广播专辑 弄堂茄山胡492 烧水煮茶用铫子

2023-01-12 14:30:0003:41 415
声音简介

烧水煮茶用铫子


文/叶世荪


 上海话中把做事不做完或说话不完整的现象或有相应习气的人称作“半吊子”。曾经有人考证这半个“吊子”有几个可能的出处。一是从“半吊钱”的借喻而来;二是从说话结巴的沪语词“刁嘴”讹化而来。“吊子”原本有此一词,即日常煮水使用的水壶。《红楼梦》里就有多处提到过这个“吊子”,如八十四回:“贾环听了,便去伸手拿那吊子瞧时,岂知措手不及,沸的一声,吊子倒了”。201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由清代孙温及孙允谟绘制的《红楼梦影》彩绘本,其中恰好有描绘此场景的画页。画中倾覆的吊子,就是有嘴有梁有盖且肚宽色深的一只水壶。从其翻洒的程度估摸,壶里也就只剩半吊子水了;上海话俗语的“半吊子”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和普通话“半瓶子晃荡”有相似。


 古时候,这个“吊子”写作“铫子”。宋代《集韵》:“铫,徒弔切,音调,烧器”;明代《正字通》对“铫”字的注释是:“今釜之小而有柄有流者”;音义都相当契合。清代小说《海上花列传》:“那半老娘姨……冲了碗茶,仍提铫子下楼自去”;清代徐康《前尘梦影录》中也有把茶壶称作“铫”的记载。从可见的实物看,这种铫子的历史能追溯到更远,譬如四川德阳孝泉镇清真寺保存的宋代银制铫子,再如浙江临安五代时钱宽墓出土的银铫。但当时这种主要用来煎茶煮水的铫子大多没有盖,是敞口的形制,应该是后来水壶的前身。


 据考证,银铫子以皇家宫廷专用居多,民间则主要是价低耐用的铜制品;因此上海人更习惯将“吊子”称为“铜吊”。沪上传统滑稽段子《阿婆讲媳妇》历数出嫁女儿拿回娘家的东西:“铜吊脚炉旧阳伞,钢精镬子洋风炉”;小说《繁花》中写道:“老板娘拎了铜吊,朝暖锅里加水”。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堦前一风炉铜铫,炭火方炽”的描述,证明这“铜吊(铫)”一词也不是上海人杜撰的。至于“铫”怎么就变成了“吊”?缘由未详。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盄”字曰:“今苏俗煎茶器曰吊子”。“盄”和“吊”字形相近,而“铫”和“吊”仅音有联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弄堂茄山胡 上海话

有近2000人的QQ群“上海话顶呱呱学院”的上海话配套节目。更多学习交流,请参与QQ聊天群:上海话沪语顶呱呱学院。群号:246407815。历史上群的...

by:阿拉顶呱呱

大胡茄

专辑:大胡笳语种:纯音乐发行时间:2012古琴手斫:『听竹』『若水』『丛竹流风』『风啸玉醉』梓又·演奏专辑(四)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国唱片深圳公司联合出版专辑简...

by:戴茹古琴

老弄堂茶馆

老弄堂茶馆讲述市井烟火品尝人生百味上海老弄堂皮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by:聿畫君紫

老弄堂茶馆

这是老弄堂居民们的日常生活,聊的就是家长里短,天南地北,国家大事,明星绯闻,这里有精彩的故事和催泪的人生经历,这里有真实的工作感悟,还有羞涩的情感传递。我们喜欢...

by:皮影社_红中

老派弄堂有故事

弄堂里有较较关关有意思额事体,或许侬熟悉,或许侬没听见过息…...

by:菊铭

老派弄堂有腔调

无论是生勒上海,还是勒浪上海,侪要识上海,懂上海。阿拉上海宁。

by:菊铭

老派弄堂有腔调

本专辑是人文杂谈,用纯正老派沪语聊老派的上海地域风情。

by:菊铭

老派弄堂有腔调2

纯正的上海闲话,即兴的脱口秀,带你回到老上海,品尝老味道...

by:菊铭

雪茄文化

雪茄文化

by:洋钱儿

番茄窃贼

哈肯奶奶抓住了那个偷摘她番茄的贼,结果却被卷进了一场魔法阴谋,和易形者、时空穿越者和神灵们搅在一起,穿越铁路横亘的荒漠,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历险。

by:大头蘑菇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