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介词的基本功能(古代汉语笔记)

2022-09-19 21:17:2306:34 162
声音简介

第十三课介词

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一种词类。介词和动词都能带宾语,但是他们的语法功能不同。

动词属于实词,在句子里主要充当谓语;

介词属于虚词,介宾结构不能充当句子的谓语,而主要用在谓语前面作状语,或是用在谓语后面作补语。

介词的基本功能是介绍动词谓语所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工具、方式、原因、对象等,

也可用在形容词谓语后介绍比较的对象。

如何区分介词和动词:

①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

②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

以上两句中没有出现其他谓语动词,而是由“在”充当句子的谓语,“在”为动词。

③夫赏,国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废也,子其受之!

分析:谓语动词“藏”,“在”介词,与宾语“盟府”组成介宾结构,在动词“藏”后充当补语。

提醒:可以根据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来区别介词和动词。

一、介词

(一)介词的基本功能

1.介绍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①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 [“从”表示行为的起始时间]

②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表示“到……时”]

③竟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

[表示“直到……时”]

2.介绍处所:

④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在何处]

⑤越子以三军滔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

[向着、正对……]

介绍工具、方式:

⑥醒,以戈逐子犯。

⑦齐氏用戈击公孟。

3.介绍动作行的原因或目的:

⑦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⑧汉之败楚彭城,布又称病不佐楚,项王由此怨布。

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前两例“于”“由”介绍原因;后一例“为”介绍目的。

介绍动作行为所支配或涉及对象:

⑩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壁。

⑪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以城予赵-把城赠给赵国”,“入之于纣-“把她进献给纣”,介词“以、于”分别介绍动作行为支配和涉及的对象。

(二)介词结构

1.介词宾语省略。

①项羽大怒,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介词为省略宾语我]

②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介词与省略宾语之(指代商君)]

条件:介词宾语在介词位于谓语前面充常状语时有时可以省略。

2.介词宾语有时前置。

③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④谚日:“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⑤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条件:宾语放介词后,少数介词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有时放在介词的前面。

3.一些介词结构的位置较灵活。

常见:介词“因、为、与、从”等组成介宾结构,位于谓语前,充当状语,

特殊:介词“以、于”组成介宾结构,位置可在动词谓语后/前。

⑥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以介绍行为的工具,以身:动词谓语前-状语]

⑦何不试之以足?

[以介绍行为的工具,以足:动词谓语后-补语]

⑧子击磬于卫。

[于介绍行为的处所,于卫:动词谓语后-补语]

⑨褒于道病死。

[于介绍行为的处所,于卫:动词谓语前-状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英语介词浅析

2分钟快速掌握英语介词用法,每天一个介词,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

by:岚烟水月_MIYO

十三夜

媲美紫式部、清少纳言的天才女作家樋口一叶经典小说集作为日本公认的第一个职业女作家,樋口一叶因其文学地位和功绩,头像被印在5000元面额的日元纸币上,成为日本...

by:只读文化

十三式

每首诗后面都附有青瓷老师的图解,让学诗一目了然。...

by:北国飘雪6

十三咒

你怕鬼吗?其实每一个厉鬼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或凄凉,或无奈,或遗憾的故事......一个千年的诅咒,一段不为世人接受的孽缘,一个不停缠绕的诡异噩梦,一个平凡无奇女...

by:阿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