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师《孟子》解读(159)【告子下 12.7 尊王黜霸】

2022-09-23 07:22:1712:49 38
声音简介
梁老师《孟子》解读(159)【告子下 12.7 尊王黜霸】

【原文】

孟子曰:“五霸(1)者,三王(2)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 ,则有庆(3),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4)在位,则有让(5)。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6)。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7)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8),诸侯束牲载书(9)而不歃血(10)。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11),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12)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13),无遏籴(14),无有封而不告(15)。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16)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译文】

孟子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现在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现在的大夫,是现在诸侯的罪人。天子到诸侯国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春天视察耕种,补助穷困的人;秋天视察收获,救济缺粮的人。进入诸侯的疆界,如果土地开垦,田野整治,老人得到赡养,贤人受到尊敬,杰出之人在位,那么就有奖赏,奖赏给土地。进入诸侯的疆界,如果土地荒芜,老人被遗弃,贤人被排斥,贪官污吏在位,那么就有责罚。诸侯一次不来朝见,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来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来朝见,就派六军讨伐。所以,天子声讨而不征伐,诸侯征伐而不声讨。五霸,是强拉着诸侯去讨伐别的诸侯,所以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五霸中,齐桓公声威最大。在葵丘会盟上,诸侯捆绑了牺牲,把盟书放在它身上,却不歃血。第一条盟约说,诛罚不孝者,不改立太子,不立妾为妻。第二条盟约说,尊重贤人,培育人才,以此表彰有德者。第三条盟约说,敬老爱幼,不怠慢来宾和旅客。第四条盟约说,士人不世袭官职,公务不能兼任,选用士人要得当,不擅自杀戮大夫。第五条盟约说,不得遍筑堤防,不得拒绝邻国购买粮食,不能封赏而不通告。并约定,凡是参加同盟者,盟会之后,言归于好。现在的诸侯都违背了这五条誓约,所以说,现在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助长君主的过错,这罪行还算小;迎合君主的过错,这罪行就大了。现在的大夫都逢迎国君的过错,所以说,现在的大夫,是现在诸侯的罪人。”

【注释】

(1)五霸:指春秋时代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一说指春秋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缪(mù)公。《吕氏春秋·当务》高诱注:“五伯,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缪也。”一说指春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句践。《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句(gōu)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一说指春秋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汉书·诸侯王表》颜师古注:“此五霸谓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也。”
(2)三王:赵岐注:“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
(3)庆:赏赐。赵岐注:“赏也。”
(4)掊(póu)克: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朱熹《诗集传》:“掊克,聚敛之臣也。”一说,自大而好胜人。《诗·大雅·荡》:“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毛传:“掊克,自伐而好胜人也。”
(5)让:责罚。
(6)六师:军队。移:调动。指征伐。
(7)搂(lōu):挟持;拉。
(8)葵丘之会: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阻止戎狄、荆楚对中原侵犯和安定王室之后,邀请宋、卫、郑、许、曹等诸侯于宋之葵丘(今河南今河南兰考、民权境内)会盟,周襄王命卿士宰孔莅会,赐齐桓公祭肉。盟约规定会盟之国互不攻伐,不阻塞水源,不阻碍粮食流通,不改换嫡子,尊贤育才,选拔贤士等。会盟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9)束牲:会盟时仅束缚牺牲而不杀。载书:加盟书于牲上。《穀梁传》僖公九年:“葵丘之盟,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
(10)歃(shà)血:结盟时的一种仪式。立盟时杀牲取血,盟誓者口含其血,或涂于口旁,表示诚信。当时齐桓公威信高,故不歃血进行盟誓。
(11)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12)专:专断;擅自行事。
(13)曲防:遍设堤防。朱熹《集注》:“不得曲为堤防,壅泉激水,以专小利,病邻国也。”
(14)遏籴(dí):阻止邻国来购买谷米。朱熹《集注》:“邻国凶荒,不得闭籴也。”籴,买进谷物。
(15)封:封赏。告:报告盟主。
(16)逢:逢迎。

【本期解读】

本章论王霸之辩,反映了孟子尊王黜霸的历史观。孟子认为,三王行王道,以德服人,五霸行霸道,以力服人,故从三王到五霸是历史的退步,五霸成为三王的罪人。五霸虽然不及三王,但仍有可取之处。如五霸中的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订立会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诸侯争端,盟约中规定的五条公约,如责罚不孝敬父母之人,尊重培养贤才,不得拒绝邻国购买粮食等等,体现了某些仁道的精神,而现在的诸侯却都违背了这些公约,故从五霸到今天又是历史的退步,今天的诸侯成为五霸的罪人。今天的大夫都在逢迎君主的过错,他们又是今之诸侯的罪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明空曌尔

一处“贤才”读成了“rén才”,一处背景音乐音量突然增大(误按键)。抱歉!但因文章较长,暂不重读了。再次道歉。

猜你喜欢
梁老师《孟子》解读

《孟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四书五经”之一书。梁涛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国学大家。

by:明空曌尔

李学江老师解读《孟子》语录系列

赤峰本地学者李学江老师做客赤峰综合广播《958读书会》节目,解读《孟子》语录。主播:孙迪

by:主播孙迪

朱老师讲国学之孟子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最有影响的一位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子散文的发展,从《论语》到《孟...

by:S朱老师Y

虚空济老师《孟子》

“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学习孟子这种潇洒自在的人生态度

by:清心抱朴

王伟老师——《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司马迁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是孔子之孙子思门人的弟子。后人将子思和孟子一起并称为“思孟学派”。而唐朝的韩愈则认为,中国文化的道统...

by:慧韬书院

陈昌文解读孟子

《孟子》是一门重要的功课,也是中国文化思想重要的一部分,发挥、发展、发扬更系统化的继承了孔子的思想。——陈昌文

by:陈昌文老板社群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