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群星闪耀时8: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2)

2022-11-10 07:28:0013:11 46
所属专辑:人类群星闪耀时
声音简介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八、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二


所以说,一桩奇迹或者一项非凡事业要想获得成功,一个人对这一奇迹本身的信念往往是占第一位的前提。

正当学者们迟疑犹豫的时候,一个并非学者出身的人的那种淳朴的勇气却大大推动了这项计划。像大多数情况一样,这一次也是由于偶然的巧遇,才使这一宏伟的壮举获得起飞。1854年一个名叫吉斯伯恩纳的英国工程师要铺设一条从纽约到美洲最东边的纽芬兰的海底电缆,以便能提前数日获悉有关船只航行的消息。但工程不得不再中途停止,因为它的财源已告枯竭。

于是,他前往纽约寻找金融家们的支持。由于纯粹偶然的机会,世界上的许多光荣业绩正是由于巧遇而产生。他在那里遇到一个名叫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的年轻人。

这位传教士的儿子在经营企业活动中财运亨通,腰缠万贯,虽然正值风貌年华,却已是一个殷实的富豪,隐居在家过着寓工生活。当然,长期无所事事对他来说也未免太空虚了,一点旺盛的精力无所寄托。吉斯伯恩纳想争取得到这位赋闲的菲尔德的帮助,已完成从纽约到纽芬兰的电缆。然而,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既非技师又非专家,或许人们会说,幸亏他什么也不是,他对于电是一窍不通,也从未见过什么电缆。但是在这位传教士的儿子赋予冒险精神的美国人的心中,却充满着热烈的信念。


当吉斯伯恩纳这位专业工程师还仅仅着眼于直接的目标把纽约和纽芬兰联系起来时,这位充满灵感的年轻人却已立刻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在连接上纽芬兰之后,随即通过海底电缆和爱尔兰联系起来呢?于是,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立刻以排除万难的决心着手这项工作。


从那时起,他就毅然决然为实现这一事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身边的所有财产都贡献出来。他在那几年里横渡大西洋,往返于两大洲之间达31次。

决定性的火苗就这样点燃了,从而使他的这个主意在现实中获得了爆炸性的力量。

创造奇迹的新的电的力量和另一种生活中最强大的动力因素人的意志结合了起来。

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使命也找到了他所需要的人。


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用难以置信的精力投身到这一事业中去。他和所有的专家建立了联系,恳请有关政府给予开发权。


为了筹措必要的资金,他在欧美两洲展开了一场征集活动,而由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人所发出的冲击力竟是如此强烈,他内心的信念是如此执着,他对于电是一种创造奇迹的力量所抱的信心又是如此坚定,致使35万英镑的原始资本在英国几天之内就被认购完了。


其实,为了创办这家电报建设和维修公司,只要把利物浦、曼彻斯特和伦敦的最有钱商人邀集在一起就够了。可是在认购股份者的名单中,还有萨克雷和拜伦夫人的名字。

当然,他们完全没有做生意的附带目的,而仅仅是为了促进事业。出于道义上的热忱,在那斯蒂芬森、布鲁内尔和其他伟大工程师的时代,对一切技术和机器所爆的乐观主义始终笼罩着英国。为了一项完全幻想的冒险计划筹措一笔巨款,只要一声号召,就有人贷款作为自己终身年金的基金,没有比这更能形象的说明那种乐观主义了。不过在这伊始之初,唯一有把握的大概也就是这笔铺设电缆所需要的估计费用。


至于技术上究竟如何实施,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类似这样规模的工程,在19世纪还从未有人设想过和计划过。而铺设一条横跨整个大西洋的电缆,又怎么能同在多佛和加莱之间的那条水下电线相比呢?


在那里铺设水线,只要从一艘普通的明轮汽船的露天甲板上卷下30或40英里长的电线就行了。


而把又粗又重的电缆沉入大洋,就像从绞盘上松下锚链一般。在海峡铺设水下电线,可以静静的等待特别风平浪静的一天。对于那里的海底深度,人们也已经了解的十分清楚,海峡的此岸和彼岸又都始终在视线之内,可以避免任何危险的意外。在那里铺设水线,只需一天的时间就能顺顺当当的完成。而铺设那根横越大西洋的电缆,至少得持续航行三个星期,在这期间,比海峡水线长100倍和重100倍的电缆的卷筒就不能一直放在露天的甲板上,还姑且不说各种不测风云的恶劣天气。


此外,当时也没有这样一艘巨船能在货舱里容纳下这么多的由铁、铜、古塔胶制成的庞然电缆。由于当时没有一艘船能承载这样的重量,所以至少需要两艘船,而且这两艘主力船还必须由其他船只伴随,以便准确的保持在最短的航线之内和遇到意外时能得到救援。虽然英国政府为此提供了他的最大的战舰之一,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曾做过旗舰的阿加门农号。


美国政府提供了一艘5000吨级的三维战舰尼亚加拉号,这在当时是最大的吨位了。但这两艘船必须先进行特殊的改建,才能在船体内藏下那条要把两大洲联系起来没有尽头的电缆的各一半。毫无疑问,主要问题仍然在于电缆本身。要制成这样一条联系世界两大洲的巨大无比的脐带,技术上的要求简直不堪设想,因为这条电缆一方面必须像钢索一样坚实和不能断裂,同时又必须相当柔软,以便能轻易的进行铺设。


它必须经受得起任何压力,任何重量,但卷起来又要像丝线一样光滑。


它必须是实心的,但又不能塞得太满。它一方面必须坚固,另一方面又必须十分精密,以便能让最微弱的电流传送到2000海里以外。


在这条巨大的电缆上,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一点点裂缝,一点点不平整,就会破坏在这14天航程的线路上的传送工作。但是仍然有人敢干。现在几家工厂日日夜夜的在制造这种电缆,这种个人的精灵般的意志驱使着所有的轮子在向前转动,铁和铜的矿冶厂全都围着这一根电缆转。为了替如此之长的电缆制造古塔胶保护层,全部橡胶树林都必须流淌乳胶织。为了说明这项工程的巨大规模,这样的比方是最形象不过了。绕在电缆里的36.7万英里长的单股铜铁丝可以绕地球13圈,如果连成一根线。


能把地球和月球连接起来,自从圣经上记载有通天塔以来,人类没有敢去想还有比它更宏伟的工程。隆隆的机器声响了一年,从工厂运来的电缆像一根绵延不断的细沙线似的,不停的绕进两艘船的内舱,在缠绕了上万转以后,每艘船上终于装满了全部电缆各一半的线盘。铺设电缆用的笨重的新机器也已设计完毕,并且安装好了。


这些机器都配有刹车和倒转装置,能连续工作一星期、两星期、三星期,不间歇的将电缆沉放到大西洋的深处。最优秀的电气专家和技术专家,其中包括莫尔斯本人都集中在船上,以便在整个铺设过程中始终用仪器进行监测电流是否中断。新闻记者和画家们也都到船队上来,为的是要用语言和画笔描写这一次自哥伦布和麦哲伦以来最激动人心的远航。


出发的一切工作终于准备就绪。虽然怀疑论者至今仍然占着多数,但全英国的公众兴趣现已热烈的转到这一壮举上来。1857年8月5日,在爱尔兰瓦伦西亚的一个小海港,数百条舢板和小船团团围住这一只前去铺设海底电缆的船队,为的是要目睹这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要亲眼看一看电缆的一端是怎样用小船泊到海岸上,固定在欧洲坚实的陆地上的。一次盛大的告别仪式自然而然形成了。政府派来了代表,致了贺词,一位神父在他感人的讲话中祈求上帝保佑这一次大胆的冒险行动啊,永恒的主,他这样开始。


是你使天空放晴,是你主宰着海潮风浪,全听你的召唤。请你以慈悲之心看着你下界的仆人在完成这项重要的工作中,请你为我们排解可能遇到的一切灾难险阻,接着。


数千只手和帽子从岸边和海面向船队挥动,陆地渐渐的变得朦胧了,人类最大胆的梦想之一正试探着要变成现实。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人类群星闪耀时

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维格的传记名作之一。《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每一个故事里,其人物的所作所为都为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by:瑛行

人类群星闪耀时

斯蒂芬·茨威格是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他的传世杰作,通过截取麦哲伦、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等十二位伟人的光芒闪耀的时刻,来展现他们对一个人的...

by:阳光行星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内容正如它的副标题--十四篇历史特写(VierzehnhistorischeMiniaturen)。作者茨威格以诗人和艺术家的笔触,尊崇...

by:东篱村居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最惊心动魄的真实历史著作!这里有因为一扇小门而一战转折的欧洲文明进程,有一个凡人一念之差改变整个帝国命运的传奇故事,有忘年相恋的老人,被拒绝后情感爆发挥洒而成的...

by:蓝之容浅

人类群星闪耀时

内容重点:在一个民族内部,总是耑要有几百万人,才能产生一个天才;同样,总是耑要有无数的光阴无谓地流逝,才能等到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

by:一只努力的城乡建筑狮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杰作,书中收录了12篇历史人物故事。这部作品以茨威格以往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迥异,被茨威格称为“历史特写”。书名中...

by:0青蓝冰水0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该书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历史的长河悠悠地流淌,漫长而...

by:曹振男

人类群星闪耀时

这些充满戏剧性的巅峰时刻,这些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决定性时刻往往发生在某一天、某个时辰,甚至常常发生在某一分钟,尽管这样的时刻在个人命运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都难得...

by:恺茸_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