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2022-11-29 20:30:0006:42 21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六十七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天下人都对我说,“道”太广大了,大到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也正因为它的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如果它像一种具体的事物的话,那么它就趋于细小而不是道了。我有三种宝贝,是应当永远持有珍重的。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啬,第三就是不敢争先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宽广;不敢走在天下人之前,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慈爱而追求勇武;丢弃了俭啬而追求宽广;舍弃退让而追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会坚固。天将救助谁,就会用慈爱来保护它。

【解析】

这一章包含两层内容:第一层讲道的广大;第二层讲道的原则的妙用。后者是本章阐述的重点,它指的便是“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个原则是从大道中推衍出来的,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这里的“大”意为崇高、伟大、广大。这句话是老子就大道的广大而做出的描述。大道是无形的,但是它有原则,那么道的原则是什么呢?下面一句给了详细的答案。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句中有个“先”字,“先”一般只作序列概念,但这里作价值概念,它与“上”“重”“多”“大”一样,具有把某个对象的价值和重要性看得高于一切的意思。“不敢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为绝不把个人的价值置于人民的价值之上。换句话说,也就是绝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句话讲的就是道的三大原则,即老子所说的三宝:一是仁慈,也就是仁爱之心和同情之心;二是俭朴,也就是节俭、不奢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不露锋芒、谦和卑下。“三宝”与老子无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是无为思想的具体表现。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本句中的“勇”指的是明智而又刚强果断。善良仁慈之人能够感受到自己与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融为一体的,这时他们的心中会激荡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而心中的一切烦恼、忧愁、焦虑、畏惧都会随之烟消云散,只留有一种神圣而又明彻一切的感觉,在这种感觉影响之下,他无所畏惧,而且感觉到道德就在自己的心灵之中,而自己就是永恒的道德的主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勇”。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善良、不仁慈,就会感觉到有很多人在监视、识破和谴责他们-其实,最先开始监视、识破并谴责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在这种状态的支配之下,他们不得不在善与恶、高尚与卑贱之间摇摆不定,并表现出畏畏缩缩的样子。当他们在这样的境况中寻求安然脱身的途径时,他们就会孤注一掷,从而走向邪恶,无法自拔。可见,一个人只有保持仁慈之心和善良之心,他才会有无所畏惧的勇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仁者无敌”。“俭”指节俭,节俭也有个限度,那就是要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高于这个限度,或是低于这个限度,都属于不健康、不自然和不道德的生活方式。人们通常所说的“无私”“无欲”也要合乎这个限度。本章中的“长”指为人们所接纳和喜欢。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老子认为,正是因为仁慈,所以才能做到英勇无畏;正是因为节俭,所以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宁、富足;正是因为谦和退让,所以人类才能成为万物之灵长。我们可以从老子的思想推理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人类舍本逐末,就会走上绝路,这也就是下句话所要阐述的问题。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本句中的“慈”是作为勇敢无畏的根本的仁慈。“俭”是作为心胸博大的根本的节俭。“后”指的是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的利益之后。

最后,老子得出“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的结论。这里我们不免要疑惑了:对敌作战的时候,怀有仁慈之心怎么能够取胜呢?如果我们从老子的无为思想出发,就不难理解此句中所包含的真意了。其实,老子所说的“慈”也可以理解为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用在战争中自然能取胜。“守”和“卫”都指的是自立的意思。由此可知,只有做到“慈”,我们才能于社会中安身立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六十七册 东京审判日方文献及报道(上)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逐章讲解《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选哪个版本最好?大家好,我现在正在罗浮山上,用中秋、十一的长假,跟家人出来游玩,不过在这山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因为这是道教名山,所以跟讲《道德...

by:宏播子窦树山

《道德经》全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by:仙人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