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2022-11-29 20:30:0204:21 21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六十八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显示威武;善于作战打仗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对抗;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总是表示谦下。这叫作不与人争的“德”,这叫作用人,这叫作符合自然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准则。

【解析】

这一章讲“不争之德”和“用人之力”。遵循道的法则,是最有效益,也是最完美的行事方式,所以称之为“善”。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这里的“不武”即不奉行黩武的政策,但是为了协调“不武”正反两个方面的含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于永久的世界和平,不抱有幻想,甚至连别国针对自己国家的战争阴谋也不做任何准备。“武”这个字所涉及的主题是国际关系。“不怒”指不像一个刚刚被人征服且沦为奴隶的人所表现的那样束手无策,以至于暴跳如雷,怒气冲天。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善于做将帅的人是不会轻易诉诸武力的,善于打仗的人是不会轻易被激怒的,善于克敌制胜的人是不会争一时之高低的,善于用人的人一定是谦下的。在这里,老子并不是不允许国家动武,而是反对人们在外敌面前只知道暴跳如雷、怒气冲天。我们知道,老子反对智巧、谋略,但他更加反对武力、暴力以及一切强大有力的表现,这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例如,他曾说:“不以兵强天下”“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等)。但老子的柔弱并不是软弱,老子的不争并不是屈从,他本人充满了智慧和谋略,在军事学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高深的韬略。在他看来,当世进行的兼并战争,根本不讲什么策略,只经过极为短暂的相互冲撞,便已经分出胜负了。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不争之德”指的是捍卫和平、反对战争的道德和勇气;“用人之力”指的是把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老子认为,在战争之中,只有保持头脑清醒、态度冷静,才能制订出周密合理的计划;有了周密合理的计划,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最终才能取得好结果。善于打仗的人,并不需要寸土必争,也不会争一时一地之得失,而是要争取最后的胜利。所以,只有在指挥战事的时候持着不争的态度,才能够掌控全局、把握战机、进退自如,并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善于用人的人应该持有谦下的态度,这样才能延揽人才。善于用人的人,一般都拥有较高的地位,掌握着较大的权力,既然他们拥有用人的权力,为什么还要表现得谦下呢?在老子看来,谦下是取得人民支持的最佳方式。一名领导者不能独立完成所有工作,他们就得依靠众人的力量,如何把众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呢?这就需要选择一种适当的方式。如果他们采取极端严厉的态度来确立自己的威信和权威,那样不仅不能凝聚人心,反而会危害自身。如果采取谦下的态度,那样才会令众人信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简译《道德经》六十八章版

《道德经》短短五千字,却让后人的万计文字诠释,永远言犹未尽…

by:玫瑰有声_安愉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逐章讲解《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选哪个版本最好?大家好,我现在正在罗浮山上,用中秋、十一的长假,跟家人出来游玩,不过在这山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因为这是道教名山,所以跟讲《道德...

by:宏播子窦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