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2022-12-02 20:30:0404:04 43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七十八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的,因而水是没有事物可以代替得了的。弱小的能战胜强大的,柔弱的可以战胜刚强的,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就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人说:能够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称得上是国家的君主;能为国家承受祸患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是在反说一样。

【解析】

这一章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后半部分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承担国家的屈辱和灾祸,那么他就会成为国家的主宰。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在前面的章节里,老子曾经介绍过水的特性,如柔弱、顺畅、坚韧,还有顺势而为、甘居下位等。在老子看来,天下的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它却是最坚强的,所以没有事物可以代替它。为什么说“莫之能胜”呢?这是因为老子所处的时代,有很多自然现象,人们都无法对其做出科学的解释,所以常常用神化的力量进行曲解。例如,当洪水气势汹汹地袭扰人类的时候,我们就称洪水为“猛兽”,并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我们。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这里,老子说天下人都懂得了柔能胜刚的道理,却很难像水那样以弱胜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争先、争强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变得争强好胜起来。然而,真正的强者是不争的,如果一味地争强好胜,就不会像水那样甘居下位、温顺坚韧,那么也就不算是真正的强者了。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受”意为主动接受,自觉承担。“垢”这里指的是外国的侵略。在这里,老子引用圣人的话来说明君主应具备的德行,即能够承受国家的耻辱和灾难。所以,只有做到不以自己的荣辱为荣辱,为了国家不惜忍辱负重,这样才配称为一国之君。例如,春秋末年勾践灭吴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本章的末尾,老子以“正言若反”作结,这句话如何理解呢?老子在此说“正言若反”,与原文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承接了上文所说的水的柔弱和刚强。在老子看来,人们所说的、所认定的东西,其结果恰好与事实相反,人们不能认识大智大慧,把大智大慧视作愚蠢,结果自己处在愚昧之中还自认聪明,以至于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这句话是老子对整部《道德经》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逐章讲解《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选哪个版本最好?大家好,我现在正在罗浮山上,用中秋、十一的长假,跟家人出来游玩,不过在这山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因为这是道教名山,所以跟讲《道德...

by:宏播子窦树山

《道德经》全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by:仙人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