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不可以被改变

2022-09-03 02:15:4411:37 92
声音简介

总有一条路,新京报十年传奇

作者曹保印

朗读—马勇丽

没有什么不可以被改变

改变,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生长姿态。所以,许多人渴望动态成长,享受超越的快感。不改变,毋宁死。

不改变,也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一种生长姿态。所以,同样有许多人渴望静态成长,享受静止的幸福。改变,毋宁死。

而世界呢?恰恰在改变与不改变的博弈中,慢慢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说是微妙,是因为这种平衡并不是固化的,而是时刻准备着由于羽毛的触碰,甚至由于微风的轻抚,被轻易地打破平衡,重新开始又一轮的失衡。于是,旧的世界崩塌了,新的世界继续创造。

“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新京报》,为整个京城报业带来的,就是打破平衡、制造失衡的改变,并且自信地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被改变。

然而,这种自信经常被嘲笑,就连“负责报道一切”的办报口号,也常常成为许多人嘲笑的谈资,被解读为“不自量力”。

事实上,“不自量力”是《新京报》创刊后,在网络上呈现的批评者、质疑者、反对者、围观者的共同心态与判断。

“不自量力”的表现之一,就是“硬着头皮选择在冬天上市”。

先讲一个故事吧。

2003年11月24日,一个叫老白的人,在《新京报》创刊13天时,通过网络发表了一篇名叫《能否捱过漫长冬天?<新京报>陷入苦寒地带》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两段文字,读来特别有意思:“当北京的天气逐渐变冷后,过惯了亚热带夜生活的南都人,感到了来自冬天的寒气。这就像他们自己张罗的《新京报》,也正遭受着寒气的打击。不知道《新京报》能否捱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南人不习冬战,这是自古而来就颠扑不破的真理,但自负的南都人却硬着头皮选择在冬天上市。不想,刚刚试版就遭遇了一场奇异的大雪,要知道,叶子还没有落下的时候就遭遇暴风雪,即使在北京也是多年不遇。

为什么罕见的暴风雪偏偏在南都即将出世的时候到来呢?这是不是某种暗示?”


《新京报》未出生时,正像电影《终结者3》片头第一句台词所说的那样:“我还没出生,就有人要杀死我。”的确,从胎死腹中的《北京时报》,到一落地就遭到扼杀的《京报》,再到浴火重生的《新京报》,用程益中的话说:我们一出生就历尽沧桑。

而这位名叫老白的人,给《新京报》创刊前的大雪,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含义:“突如其来的大雪,令北上的南都人感到恐慌和不习惯,他们压根就没有料到京城会突然降温,以至于连衣物都没有准备。

在那个寒冷的大雪天,他们的员工普遍感到了寒冷。他们谈论最多的不是即将出版的《新京报》,而是‘寒冷’和如何避寒的话题。正是这个寒冷,将可能成为主宰《新京报》命运的最要紧的关键词!”

 不是“负责报道一切”的勇气,而且“寒气”。

老白还有神的,他在文中称:“自负的南人认为高人一筹,所以,出具的中高层兵马清一色全是南都派来的人。

在这里,我们不否认这些派来的南人确实都是精英,都是办报高手,但哪怕是再高的手也要贴近生活,尤其要依托本地的都市生活,如果不融进本地的生活那就非常之虚。

可是,这些高人由于初来乍到,对北京的具体都市生活细节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在做新闻和版面的时候空有一身办报绝招,却始终找不到落地的感觉,只好玩一些非常华丽和缥缈的概念股和生活秀。


可是,我们都知道,真正靠概念和幻象生活的,北京能有几人,全国又能有几人?太多的人还不照样一日三餐,生老病死? ”

于是,这位“见首不见尾”的“神人”老白预言道:“从现在开始,北京就要进入一个漫长的冬季,季节性生活和季节性新闻将成为这个季节的重要文章。可是,南都人对此可谓没有半点经验。

在南方生活惯了的人本来就对京城的生活不熟悉,不了解,更何况是冬季生活。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生活,又怎能在报纸上指手画脚?南方的那一套生活习惯和观念压根儿就用不上,没有了生活,我看你们该如何想象?”

然而,老白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新京报》不但捱过了2003年北京漫长冬天,而且捱过了无数个比2003年更漫长的冬天,并且时刻准备着迎着下一个、下一个、再下一个越来越漫长的冬天。

老白的卦象上,没有“改变”,只有“不改变”,他看不到今天的《新京报》,已经走过九个漫长的冬天,正在走向第十个。

有什么不可以被改变,这群南方人不仅很快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而且很快融入了北京的生活,并更快地改变了北京的文化生活。

说到改变北京的文化生活,还得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和一个自称“北京大爷”、网名“带三个表”的人有关。

“带三个表”在《新京报》创刊九天后的2003年11月20日,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新京报〉怎么跟北京大爷混》的文章,他以“北京大爷”的语气教训《新京报》:“您到北京的这个地盘来搅事,北京不盛产别的,就出大爷,北京大爷喜欢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新京报》想在北京做出点名堂,就要能沉得住气,做好了,那些大爷自然也就没话说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呢?

“三个表”给了不少具体建议:“我看了这几期的《新京报》,感觉是:北京的读者大都是农民,别看这是个文化城市,其实住的都是农民,农民喜欢看《北京晚报》《北京娱乐信报》或者《京华时报》,因为报纸上都是一些老百姓关心的日常生活中的话题,这几份报纸都很乖,读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而京报好像是沿袭南方报业的思路,有点像21世纪系列或者南方周末系列,就是报纸提供什么人们看什么。因此感觉《新京报》还不是那么贴近读者。如果是周报,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日报这样做就显得有点超前了。看了几期,感觉这份报纸太需要磨合了,看看三个月后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不做些调整,估计戏就不大了。”

和老白一样,“带三个表”的卦象上,也没有“改变”,只有“不改变”,所以,他没看到也没想到,其实读者的阅读趣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被改变的。这不只是一种口味,更是一种价值认同。

“带三个表”忘记了,北京城里不只盛产“北京大爷”,更盛产“北京市民”,以及越来越多的“北京新市民”。这些“北京新市民”没有“北京大爷”喜欢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农民”的文化习惯和阅读习惯,他们更喜欢坐着看报,看时事评论,看深度报道,看包括书评周刊在内的各类周刊,因为他们更是“北京新公民”。

“读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这当然没错。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读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那么,报纸就将如逆水行舟,必退无疑。

相反,引领读者的价值观,培养读者的阅读趣味,提高读者的思想水平,这不仅是在深度影响读者,更是在深度影响中国。


“《新京报》必将成为标志性的政治事件,必将成为下一阶段新闻出版改革的试验田,也必将对中国的政治文明进步和政治体制改革产生积极影响。”程益中在新京报社成立大会上的这段讲演,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我来了,不是为了适应你,而是为了影响你!


“带三个表”预言的3个月期限过去后,《新京报》不仅没有调整自己的办报理念和办报风格,反而日益强化了“影响读者,影响中国”的采编理念,结果是什么呢?不是《新京报》没戏了,成了“牺牲品”,而是“带三个表”的预言没戏了。看来,“带三个表”真不如“带一个表”,那就是:坚持自己的采编理念,不为任何人的质疑所动摇。

直到写作本书时,我依然不知道“老白”“带三个表”到底是谁,不知道在十年之后,当他们重新回望《新京报》艰难但又不失勇气、信心与决心的创刊岁月,回望自己的预言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但,我想,对《新京报》预言的失效,也许才是他们更想要的。

毕竟,改变也好,不改变也罢,大家都是为了生活更美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

【内容简介】《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是当代哲理散文名家文丛之一,由专业作家林夕所作。书本精选了作者历年来的佳作与部分尚未公开发表的新作,每一篇文章都意味绵长,富有...

by:视纪印象文化

没有什么不可以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by:启源_领秀

没有你不可以

《没有你不可以》马丽推出最新单曲专辑,作词马丽,作曲由轻云望月创作完成,出品:陕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by:华语音乐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

人生中的许多烦恼,苦闷,焦虑皆源于自己内心的那份执念,听听弘一法师是如何放下的,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如此美好!

by:薪源书坊

弘一大师:人生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

说起弘一法师,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另一个名字--李叔同。他出身富商之家,年轻时锦衣玉食;他爱好广泛,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等领域,...

by:静空心语2024

我可以没有对手-马云

倾情打造“人生开窍手册”心理学+职业规划+人生哲学。很励志!大佬创业也不易!这本书不是辞藻华丽、情节入胜的著作,更不是粉饰形象的面子工程,甚至它不算是书,而仅仅...

by:巧珍_vz

可以不可以

可以不可以演唱:House刘佳/张晏端作词:刘佳作曲:刘佳发行日期:2022-6-16发行:杭州回声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歌曲介绍House刘佳继创作《过期的两个...

by:华语音乐

20几岁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内容简介】一部为20几岁年轻人而播的专辑,我们没有必要把这本书当作宝典,但可以将其当作一位可以信任、可以交心的朋友。20几岁的人,面对眼前不可预知的人生之路,...

by:宇乐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