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 第十节 知识获取 如何兼顾广度和深度

2022-12-15 15:11:1208:09 91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蓝天,今天给大家分享 加速 第十节 知识获取 如何兼顾广度和深度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公司发起了一个小调查,想了解同事们都是如何获取知识的。于是,我前面文章中提到过的实习生Amanda,自告奋勇要来和我分享她获取知识的经验。她正在利用业余时间写小说,每次写作之前,她都需要收集很多资料。

她把小说背景设定在宋朝,为了了解宋朝的官制还有风俗,她花了不少时间在网上收集资料。甚至为了考究宋朝人穿着打扮上的细节,还特意买了很多关于古代服饰艺术的书。
确实,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似乎也都不难。但真正获取的效果如何呢?这一问,戳到了Amanda的痛处,她拉着我开始吐槽要找到有用的知识有多难。比如,网上的知识大多数都真假难辨,对于同一个问题,浏览了三个网站,每个网站对其讲解都不太一样。再比如,看书过程中,文字晦涩冗长,注意力要么难以集中,要么被其他知识点带偏。如此一来,看似获取知识的成本降低了,但花费的时间却并没有减少,而且真正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也没有学到多少。

其实Amanda遇到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也常会遇到。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在知识爆炸的环境中,高效获取对我们有价值的知识呢?
这种时候,我们必须掌握一种知识获取能力,帮助我们从爆炸性的知识中,甄别、判断乃至提取出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是最高效的,时间才能被最大化利用,我们的大脑才不会被惰性知识占用。

学会知识获取,可以让我们从源头上跨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我总结出知识获取的四大原则,它们的关键词分别是:简化、速度、容量和深度。

首先,简化原则。

简化原则就是跳过对自己可能没用的信息,单刀直入,找出自己需要的知识。这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这期间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这次想要学习的是什么?这些知识到底在讲什么?我能不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公式来概括这些知识?
要知道,每个人都会被“可能感兴趣”以及“他人感兴趣”的内容影响。这就好比我们去超市购物,很少有人能做到直奔目标,相反大多数人购物的过程都是“非主动性的”。遇到一些别人都在围观或者抢购的商品,自己就凑上前看看,有时候不管是不是自己现在需要的,都先买下来。

这样的知识获取方式并不可取,它会让我们既觉得疲惫,又没有成就感。因为当我们进行回顾时,就会发现自己对真正想学的东西一无所获。
仍以Amanda为例。她常被其他知识点带偏,其实就是没有贯彻好简化原则。在学习一本书之前,她就应该先确立明确的目标:我这次想学的到底是什么?比如她明确了这次的目标是了解宋代女子的穿着打扮,那打开书的目录后,就直奔宋代历史而去。
书里或许讲得很复杂晦涩,大段的文字和配图让人眼花缭乱,这时候就要学会排除、提炼和总结。比如这一篇讲的是女子日常的穿着,有几种类型,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场合。她在浏览的过程中,就应该在脑中迅速提炼总结出重要知识点。假设接下来一篇讲的是辽金时期的内容,和她这次的目标有关吗?如果无关,那就果断跳过此篇。
所以,总结来看,简化原则需要我们始终紧盯自己的目标,找到围绕目标相关的信息,并用脑补的逻辑架构梳理它,比如思维导图。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速度原则。

速度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加快知识获取的速度或节奏。很多时候,我们获取知识的时间并不宽裕,我们可能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习某类知识。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学习速度呢?
短期来看,提高知识搜索能力是关键。比如要先应用关键词、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等进行集中搜索。搜索后,再进一步考证知识来源的可靠性,比如分辩其是一手知识、二手知识还是三手知识,知识的等级越低,越需要亲自去考证。而最快速的考证方法,就是运用社会资本,找到对此事比较了解的人进行求证。

从长远来看,如果想在本质上改善知识获取速度,那就需要增强我们的逻辑构建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逻辑构建能力可以帮助我们透过零散甚至毫无关联的点,找到其中更深层的联系。要知道,知识的说法和排列顺序可能会有所改变,但认知知识的方法却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多读一些训练逻辑思维的书,比如一本很简单易学的逻辑小书《逻辑十九讲》,其中讲到的内容都是关于逻辑基础知识的。

第三点,容量原则。
一年看100本书的人,获取的知识自然要比一年只看3本书的人多。所以,我们可以将“容量”简单理解为鼓励泛学、多领域积累。当我们想获得一项技能甚至要靠它来生存时,只有积累足够的知识量,我们才能更客观、更深入地审视一个行业,从而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
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本人是理科生,文史哲知识非常不扎实,所以报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历史班;有一年,我在创业中发现自己需要用到基金管理知识,于是就报了比尔·盖茨创办的深圳国际公益研究院,在那里学习了两年。今年学习情绪管理和知识管理,我一口气买了几十本市面上和这些话题相关的书,基本上能涵盖这两个领域的所有问题。
让我深有体会的是:不管是与合作伙伴沟通,还是在台上演讲,都需要调用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我们称之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有人称为素养。素养平时不会体现,它的积累需要时间加以见证,也需要持续不断做精准的输入才行。
如果容量决定了一个人知识的广度,那么第四点——深度原则,则决定了知识的厚度。
上篇文章中提到我的员工阿飞,一心希望提高自己,却饱受知识焦虑的折磨。他通过各种新媒体大号、微博、知乎、豆瓣等渠道来获取碎片化的知识。这种获取方式过于零碎、不成体系、逻辑性不强,久而久之给他带来的负面后果就是,他越来越缺乏思辨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思考能力。

我们也不妨问一下自己,上一次绞尽脑汁地独立分析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我们的大脑有多久没有真正去思考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了?我们平时获取的知识是一手的,二手的,还是三手的呢?

很多人可能有些疑惑,手机、房子才有二手、三手,知识难道也有这样的分层吗?当然。
二手知识和三手知识,是大多数人平时学习知识的渠道。二手知识,通常是出版社、媒体等机构,从一手知识中提炼出来的。三手知识最常见的就是社交网络上发布的那些文章以及他人通过演讲等形式对一些畅销书的解读。

这些知识或许平时够用,但如果你真的想学好、学精,成为某领域的翘楚,那这些知识肯定是不够的,甚至只是九牛一毛。我们必须去读该领域最前沿的专家文献,学习一手知识,甚至参与到一手知识的创造中去。

但是有人或许会说,这些专家们的话语体系,与我们目前的知识体系恐怕都没有接口,因为他们的东西都太晦涩难懂啦!于是,我们就止步在一手知识的大门前,打算放弃。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我们完全可以在二手或者三手知识的基础上,慢慢接受一手学习,开启认知的新入口,再由浅入深快速打造出自己的硬本领。

在知识决定人生的时代,我们如果坚持知识获取的四大原则——简化原则、速度原则、容量原则和深度原则,就能快速高效地获取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构建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

好了,这节就分享到这里,下期分享 加速 第二章 认知管理 第十一节 知识分类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宫殿 ,敬请关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潜意识脑波-加速对知识的记忆

近百年来,许多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阿尔法脑波,关于阿尔法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例...

by:在线精品课程清风

加速成师

节目内容:平时有很多人给我发信息,咨询我一些问题,包括一些感情类的。家庭如何跟父母相处,自己的学习规划,职业发展生涯发展,如何跟学校同事,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

by:娓姐道来

加速世界

《加速世界》是由轻小说家川原砾著作,插画家HIMA负责插画,电击文库所属的轻小说。本作是第15届电击小说大奖<大赏>得奖作品。作品原名《超绝加速BurstLi...

by:子弹时代

何李加速度

汽车节目也可以很好耍,川人川话摆汽车

by:何李加速度

创业加速度

喜马拉雅高流量广告位招商!近千张专辑,每日稳定20万以上的真实流量,让你的广告信息每日曝光20W+。懂行的、有实力的、有需求的欢迎来聊。微信请加:kefu16...

by:JL2580369

成长加速度

耶格系统又叫英特莱德国际服务有限公司。是美国人德士特·耶格创建的。它是一家著名的全球性咨询及教育培训机构,专门研究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应如何正确的思考和如何创业,...

by:李瑞频道

张萌_萌姐《加速》

高效,拉开人生差距五大助推器49个人生管理方法平衡工作生活洞察未来风险快速实现自我迭代

by:雅丽小姐

智商情商加速跑

【内容简介】本书意在给爸爸妈妈一个培养宝宝的正确方案,走出教育误区。详实呈现宝宝各个阶段的“智能发育规律”,贴心提示“培养注意事项”。详细解答爸爸妈妈栽培宝...

by:司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