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 吴门画派的花鸟画家

2022-12-11 22:33:3911:51 96
声音简介

吴门画派的花鸟画家

题梧桐秋色图

清·王武

团团明月挂长空,竟夕怀人旅馆中。

蛩逼纸窗眠未稳,一庭秋色冷梧桐。

老郑/LaoZheng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读一首清朝初年诗人王武的题画诗,题目叫做《题梧桐秋色图》。秋天所有的景色色彩很丰富,枫树,还有乌桕树。

杨旭辉/YangXuHui

乌桕树应该隆重介绍一下,很多人不认识乌桕树。清代的学者认为张继写《枫桥夜泊》的时候说“江风渔火对愁眠”,说张继也许看到的不是枫树,而就是乌桕树。清代有学者说,从植物的生长习性来说,一般枫树喜欢在山林之地生长,比较繁茂,比较健壮;在水边的枫树可能从诗歌的意境的角度来说很美,但是水边的枫树一般长势并不是很好。很多清代的学者认为,他可能看到的不是枫树,红红的秋天树叶应该是乌桕树,有人有这种怀疑。

老郑/LaoZheng

不仅是枫树,不仅是乌桕树,这些年在城市林荫道上种的很多的无患子树。无患子的叶子到了秋天是非常美的,它的叶子成排成行,有一种独特的韵律。

杨旭辉/YangXuHui

现在城市绿化当中已经非常注重城市的绿化植物的色彩。在吴江八坼苗圃有一个种子资源库,有色树种、有色植物的栽培,有各种颜色的树叶的乔木和灌木。

老郑/LaoZheng

很多古人非常愿意画梧桐秋色。梧桐叶子首先非常宽大,它是一个大叶,在秋天的时候,它的叶子会有从碧绿、青色、浅黄到深黄到淡枯黄,在造型上会很美。

杨旭辉/YangXuHui

这需要做一个解释,古人所画的梧桐是中国梧桐,而不是现在很多都市林荫道上种的法国梧桐。当然法国梧桐也很好看,深秋季节的时候也会由绿变成了浅黄,变成了枯黄,飘飞下来。

老郑/LaoZheng

这个梧桐它不是法梧,也不是泡桐,而是中国梧桐。

杨旭辉/YangXuHui

中国梧桐,除了叶子以外,秋天的时候还有像小船一样的结子的,梧桐子,小船一样的,也会随风飘摆。

老郑/LaoZheng

中国人喜欢种梧桐,为什么?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非常吉祥的一棵树。

杨旭辉/YangXuHui

但是在诗词当中,每到秋天写梧桐的时候,就会赋予梧桐一种枯涩、寒凉的意境。大家最熟悉的一个经典作品就是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这样的意象。

老郑/LaoZheng

《题梧桐秋色图》:

团团明月挂长空,竟夕怀人旅馆中。

这两句诗传达了很多的信息,这是一个月圆之夜。团团明月挂长空,月圆人未圆。

杨旭辉/YangXuHui

在这里点出了一个身居旅馆之中的羁旅游子的身份。羁旅他乡的游子在月圆之夜见到满天的月光月色的时候,通宵达旦,夜不能寐。夜不能寐的深层次的原因就很容易理解了,两个字——怀人。

老郑/LaoZheng

竟夕怀人,“竟夕”指的是通宵、一夜,整个晚上都在怀人。这个人是故乡、是亲人、是友人,有所思。

杨旭辉/YangXuHui

在画面上,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没有办法展现出来的,只能通过他的形体动作。秋色梧桐当中的这个人应该是比较的瘦削的、清癯的、形影相吊的,面对着秋风,面对着梧桐,面对着月色,他的内心世界,画家就用题画诗的方式把它展现出来。

老郑/LaoZheng

说到这一句我就想起了黄景仁那句——为谁风露立中宵。

杨旭辉/YangXuHui

这是非常经典的一个形象了。

老郑/LaoZheng

黄景仁写的是“风露立中宵”,这个是“团团明月挂长空”,景色不同,但是在月下人不寐是相同的。

杨旭辉/YangXuHui

黄景仁的这个诗的意境更凄美。

老郑/LaoZheng

第三句:

蛩逼纸窗眠未稳,一庭秋色冷梧桐。

第三句写得非常好的,写得非常细,是一个很生动的景象。“蛩”指的是那种小虫子、秋虫。

杨旭辉/YangXuHui

把它理解成蟋蟀也可以。深秋季节,生命即将终了的这种蟋蟀,各种秋虫,会在深夜的时候,在寒露侵袭当中发出一种哀鸣声。这种哀鸣声穿透纸窗,一直在搅扰着旅馆中人的那种心思。

老郑/LaoZheng

半睡半醒之间怀人。因为怀人,所以一直不能沉睡。刚刚想睡着,又有秋虫的鸣叫声传递进来,又打扰了他的睡眠。时断时续,这个晚上他辗转反侧,一直不能够好好地入睡,叫做“眠未稳”。“稳”字用得非常好。熟睡、深眠叫稳,诗人睡得不稳当。

蛩“逼”的“逼”字用的是特别的锐利。

杨旭辉/YangXuHui

下字比较重的一个地方。从我们诗的写法来说,在这里把画面当中绘画艺术没有办法表现的一种声音,听觉的感受,他用诗歌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了。

老郑/LaoZheng

刚才杨老师用了一个词叫下字比较“重”。古代人论诗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个术语——下字比较重。如果是我的诗词老师来跟我说,你这个字用得比较重,他就是在批评你,说你过于雕琢,用得太狠,没有自然的那种感觉。

杨旭辉/YangXuHui

每个诗人在诗歌的遣词造句追求不一样。有些人专门就追求那种下重字,追求这种生涩拗牙的语言风格、生新生涩的风格。后来有专门这一路,杜甫的很多一些诗,尤其早年的诗歌用词也非常地重。比如说我经常会讲的,大家很推崇备至的一首诗——《望岳》中写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我经常会讲,里面是“割”字下字很重。说泰山主峰极高,在齐鲁大地上分成了晨昏,阴阳昏晓。不是阴阳分昏晓,而是阴阳割昏晓,下字非常重。我经常说,给我感觉是巨灵神的巨斧把天地劈成两半。阴和阳,晨和昏,所以下字是很重的。

这里,通过重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所听到的寒虫的哀鸣声,月色砭人肌骨。最后看到梧桐滴细雨的声音,这样的声音的感受和视觉的感受,还有触觉的感受融合在一起,砭人肌骨,所以“逼”字是非常尖新的。

老郑/LaoZheng

一庭秋色冷梧桐

是一个冷色调的。满庭的月光,庭院当中所有的景物都带着秋意。秋意是什么?是萧瑟之意。一庭秋色冷梧桐,这个梧桐好像给你的视觉的感受,在你心理上留下的感觉是一种寒冷的东西,而不是能够告慰你的温暖的东西,像灯火一样的东西。

整首诗的调子是下行的。第一句的“团团明月挂长空”,好像还是一个比较温和、比较明亮的、明丽的调子,但到了最后“一庭秋色冷梧桐”,已经变成了一种很伤感的、很凄冷的境界。

杨旭辉/YangXuHui

这里它的诗歌语言是一种冷色调的语言。绘画也有色调,也是一种冷色调的状态。

王武作为清代初年的非常优秀的一个花鸟画大家,他的诗歌跟花鸟画往往是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所以《梧桐秋色图》应该王武自己为自己的画作所题的一个作品。

老郑/LaoZheng

我们附带说一句,这位王武是王鏊的六世孙,是王鏊的后人。

杨旭辉/YangXuHui

他并没有秉承他的六世祖王鏊在科举功名和仕宦上的成就。因为洞庭东山王氏子孙,有很好的受教育的条件,但是他对读书尤其是参加举子考试的这个事情,他并不是很感兴趣。他反而是更多的兴趣在画画上。

前一段时间讲吴门画派讲山水画讲的比较多,在明代中后叶以后,吴地的花鸟画家也是名家、大家辈出。我们前面节目讲到过的陈淳,陈淳就是一个写意花鸟画的大家,他跟徐渭是并称的。还有陆治,陆治的花鸟画的水平也非常之高。

老郑/LaoZheng

在这幅画上面,除了不眠的孤独的旅人,有团团的明月,还有秋虫。第三句的秋虫应该在画面上是有所反应的,还有一棵梧桐树。

今天就到这,感谢大家收听11月29号的《诗话江南》。咱们明天继续聊。

杨旭辉/YangXuHui

明天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2024年2月

2月的推荐书是《成功的魔咒》,由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全球共情研究专家亚瑟·乔拉米卡利著作。他们才华横溢、聪明过人、受人尊重,却无法获得任何成就...

by:N21小手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