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从未禁止女性接受教育,古代还曾出现过诸多穆斯林女学者

2023-09-07 21:22:4013:57 283
声音简介

20多年前,塔利班曾以教法的名义说过,真主不需要读书的女人。如今,他们似乎“又”打算这么干了。

最近,阿富汗高等教育部公开了一项政令,要求阿全境的公立和私立大学立即暂停招收女学生,在校女大学生也必须马上终止学业,连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都不让参加了。

政令出台之前,原本隔着帘子,女大学生还能继续学业

之后,又有消息透露,塔利班当局还在考虑限制和禁止阿富汗女孩接受中小学教育。

对于这个似乎在逐渐复制塔利班1.0版的政策,全世界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强烈反对。其中包括了多个跟阿富汗塔利班关系相当不错的穆斯林国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巴基斯坦等等,都纷纷要求塔利班撤回限制政策,尊重女性的权力。

被迫中断学业,欲哭无泪的阿富汗女大学生

沙特外交部公开表示——这一决定在所有伊斯兰国家都是令人震惊的。

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则说的更为直白——“女性接受教育有什么危害?它对阿富汗有什么危害?有伊斯兰教教义方面的解释吗?相反,我们信仰的宗教,一直在鼓励教育和科学,无论男女。”

恰武什奥卢

对此,塔利班高等教育部长很快发推文进行了“理直气壮”的解释——限制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女性的“荣誉”。

他说,阻止女孩接受教育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命令。女人就像男人耕种的田地,女人有义务为男人服务,不接受教育...

最后针对土耳其外长的质疑,他强调——没有人能从《古兰经》和圣训中证明女性学习现代科学的必要性。

虽然很多时候,土耳其人说话总是满口跑火车,但这回,土外长恰武什奥卢先生,讲的确实有道理——穆斯林们遵从的《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教义,原本都是在鼓励学习,探索世界的。而且,作为诞生最晚的宗教,在中世纪的时候,相较于另外两个源于沙漠的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还具有很明显的先进性。

伊斯兰教的很多元素都是吸收的犹太教和基督教

典型的就是,成书于公元7世纪的《古兰经》中曾经教导信众——“学习是男人和女人的天职”,对于接受教育,伊斯兰教以真主的名义强调,男女没有区别。

中世纪的《古兰经》

到了公元9世纪,宗教学者穆斯林·本·哈贾吉所著的《穆斯林圣训实录》中又一次强调——神圣的《古兰经》告诉我们,所有孩子都应该受教育,包括我们的女儿和姐妹。

而且,伊斯兰还非常强调人的价值。

伊斯兰教的“一神”非常厉害,但这个神并不会直接干预世界——他创造了这个世界之后,就把实际的掌管权交给了人类。

世界既然交给了人类,那去认识和探索世界,就是人类的使命了。

显然,这样一来,当年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就油然而生了一种“神赐”的自信,带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和使命感。

整个中世纪,伊斯兰教的统治者们,对于科学活动,不但没有什么禁忌,还一直给与支持鼓励和嘉奖。

相比之下,15世纪的哥白尼最早提出了日心说,遭到了教会的除名和各种打压;到了1600年,布鲁诺为了传播日心说,竟然被活活烧死在了罗马鲜花广场。

而在此之前,就已经有好几位阿拉伯和波斯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一辈子也活得好好的,还都拿着所在国家的政府津贴。

按照古代文献的记载,早在11世纪,穆斯林学者就已经认识到地球是圆的,直到15世纪中期以前,欧洲人要想学习最先进的航海技术,都要去穆斯林那里拜师取经。

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留下的著作,更是成了欧洲文艺复兴的火种。

也正因为当时伊斯兰教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及对人的价值的重视,让其能传播到地域和文化差异极为明显的各个大洲,涵盖了肤色各异的不同族群。

抛弃了拜火教,皈依伊斯兰教的波斯,依旧保留了崇尚世俗生活,喜好欢腾的歌舞娱乐的民族传统

这个阶段,在阿拉伯帝国、波斯王国、印度南部的德里苏丹,马来半岛,都曾出现过大量女学者,甚至是女性君主或者摄政王。

从现存的史料中,截止到19世纪初,人们至少能发现2500多名女性学者的名字,其中还不乏一些解释圣训的女经学家。

而且,许多女学者都有固定的学生和徒弟,甚至是建起了“书院”。因此她们的学术思想也曾延续了许多代,至今可考的东西,还历历在目。

《一千零一夜》里,中世纪的阿拉伯女郎各个智慧与美貌并存,他们着装色彩丰富,用料轻薄

比如,公元7世纪的女性宗教学者兼法学家,法蒂迈·凯伊斯,曾经是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的宫廷顾问。后来有许多法学家的著作,都记录了凯伊斯女士同哈里发欧麦尔一世关于伊斯兰法理讨论的语录。

而且,中世纪的穆斯林男学者们,很多时候,也不太避讳拜女性为师,或者招收女弟子。

比如,公元11世纪的历史学家,哈提伯·巴格达迪,在他的著作中,曾介绍了当时最有名望的32位女性学者,其中有他的老师卡莉娜·艾哈迈德。 另一位同时期的历史学家穆哈丁·伊玛目,他最得意并用心栽培的弟子,是一名叫做乌姆拉·阿布杜尔的女学生,后来,阿布杜尔的名声甚至盖过了自己的老师,被尊称为“知识的无限大海”。

在那段岁月中,还有许多女学者,同男子一样开设书院,招生授徒,男女兼收。 例如,有一位开学的女圣训学家艾依莎·萨阿德,名气特别大,王室贵族们想进入,都得托关系找熟人才能插班。

先知穆圣的外孙侯赛因有一个孙女,叫做哈兹拉特·纳菲沙,这位“圣裔”女性当时在巴格达公开讲学,远近闻名,四面八方的知识份子都争先恐后地来她的讲堂听课,其中就包括了后来成为伊斯兰法学大师的马立克和沙斐仪。

公元10世纪,阿拉伯阿巴斯王朝的阿布杜·马立克哈里发,也经常到民间学府去听课,其中就包括了一位叫做萨希玛·叶海雅的女学者授课的书院。

除了讲经,这些女学者主持的书院还开设了包括数学、地理、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哲学、历史和文学,甚至是家政和武术课程。

这方面,在中世纪的很多欧洲文献里,也都有记载,特别是阿拉伯女学者玛尔雅姆·叶孤白在西班牙建立的塞维利亚伊斯兰书院,被当年的欧洲人视为了一个可望不可及的高等学府。

见识过塞维利亚伊斯兰书院的欧洲人曾经在笔录里这样记载——摩尔人统治的西班牙地区是多么富庶,文明,进步,开放和包容;而我们却如此的穷困,野蛮,混乱,落后和残忍....

阿拉伯人统治时代的伊比利亚半岛,涵盖了当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大部分地区

除了女学者,曾经的伊斯兰世界,还涌现出过一批女性君主和摄政王。

比如中世纪阿拉伯半岛也门地区的阿斯玛和阿尔瓦两位女性统治者,她们都是非常有进取精神和治国能力的摄政王。

而自己直接当国王的典型,则是13世纪的励志大女主——曾经俘虏法国国王的伊斯兰女王——舍哲尔·杜尔。

后人想象中的珍珠小枝

珍珠小枝原本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送给埃及苏丹的女奴,在生下了王子哈里勒之后,才由奴隶升格为自由人。

不过,这个小王子两岁的时候,就不幸夭折了。

在母凭子贵的后宫,没了儿子的珍珠小枝依旧享受着埃及苏丹萨利赫的独宠,并成为了萨利赫御苏丹治国理政的得力助手。

1428年,西方基督教世界发动了对伊斯兰世界的第七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的中心人物是野心超大的法王路易九世,他兵锋直指开罗,杀向萨利赫苏丹统治下的埃及。

此处有必要说一下这个路易九世。他又被尊“圣路易”,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

路易九世

1249年,御驾亲征的萨利赫苏丹,驾崩于途中。很快,随同出征的珍珠小枝挑起了军队总指挥的重任,一举击败了法国牵头的欧洲十字军,并俘虏了法国国王路易九世。

在法国交出达米埃塔城和64万古罗马币的赎身金后,路易九世国王才重获自由。

靠着战场上积累起的威望,珍珠小枝成了伊斯兰世界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王。

她由此终结了阿尤布王朝,开创了马穆鲁克王朝,并且也是世间上少有的,用武力开国的女性君主。

珍珠小枝被拥立为女王后,每当星期五正午伊斯兰教团拜时,她的名字开始和巴格达的哈里发一起被人们讴歌膜拜。

至今,珍珠小枝的陵寝仍矗立在开罗城旧城区的街头。

除了埃及,在南亚和东南亚,也曾出现过多位女性君主,能力普遍都很强。

比如,德里苏丹国的女国王——拉齐亚苏丹娜。

德里苏丹国的大致疆域

此外,马尔代夫苏丹国也有数个苏丹娜,光蒂姆格王朝就出现了三位。

此外,还有已经完成伊斯兰化的东南亚地区。

比如,16-17世纪的印尼爪哇岛北部哲帕拉女王Ratu Kalinyamat,她曾统帅海军与葡萄牙人进行过多数次交战,最终打退了欧洲殖民者的进攻。

差不多同时代的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泰国北大年等地区,先后都曾经历过数位穆斯林女君主的统治。

那么,曾经开放包容,而且鼓励科学探索和女性教育的伊斯兰世界,到了近现代,为何在有些地区和群体,出现了封闭保守,甚至压迫歧视女性的“规矩”?

而且,这些“规矩”,往往还是以“教法之名”立下的。

要解释清楚这个,估计都可以写一本专著了,还是那种厚厚的上中下三册的形式。咱们最后用几段话,先简单解释一下。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按照其教义,信徒在尘世间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到永恒不变的《古兰经》里去找答案。

但《古兰经》毕竟成书太久远,很多东西可能没有涉及到,或者没直说。那么,这些地方,就要靠人的解释了。

结果,这就衍化出了伊斯兰教中多如牛毛的派系。

不同教派在传播教义时,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统治要求,发展出独特的教法和相关准则,其中既有温和世俗的,也有严苛甚至是走极端的。

比如,有关女性“需遮蔽身体”的要求,具体用什么“遮蔽”,“遮蔽”到什么程度,不同教派,就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

奥斯曼帝国早期也出现过一些“女武士”,和男人一样上战场杀敌,没有罩袍遮面的传统

类似的还有对音乐和娱乐的认识,其实,如果你仔细读读《古兰经》,就会发现其中并没有直接提及过反对信徒演奏乐器和唱歌跳舞的文字。

以性感火辣闻名于世的肚皮舞,就发源和流传于中东地区

但如今的阿富汗塔利班,却在以伊斯兰教法的名义,要求女性出门罩袍蒙面,并明令禁止公开场合的歌舞娱乐活动。

当然,禁止女性受教育的说法,也是一样的操作。

客观看,这种保守和封闭的规矩,大多都是近代改革失败后形成的,当伊斯兰世界面对西方文化深感不安之时,在反殖民主义的大环境下,某些群体开始产生了回归保守生活的思潮——他们认为,只要按照古人的生活模式,过上“严肃纯洁”的生活,就能抵御西方势力的入侵。

就这样在主导话语权的统治层的影响下...很多《古兰经》里原本并没有细说过的议题,逐渐成了他们生活中认真奉行的清规戒律。

而对于阿富汗来说,此地民族成分复杂,更像是一个由大量部族所组成的“酋长联盟”,而非一个完整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长期以来,各民族以部族为核心山头林立。大小纷争和混战,一直是阿富汗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再加上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几乎未能起步的工业化进程,对于阿富汗而言,宗教,就是连接中央与地方,国家领导人与部族长老们的精神纽带。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塔利班在试图利用伊斯兰教,塑造国家认同。

更何况,对教法的坚持,仍是塔利班保持内部团结的基础,指望他们短期内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仍旧是不现实的——冒然做出大幅度改变的话,塔利班的内部也可能会产生信仰危机,甚至造成组织的崩溃。

矛盾的是,塔利班一方面说要建设发展现代化的阿富汗,但另一方面又在试图一点点地恢复早就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教法”。

让全国一半的劳动力在家里蹲,只从事人口生产,不学习知识文化、不出门工作和接触社会。很可能,别说建设现代化的阿富汗,这样下去,连吃上饭都将愈发艰难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伊斯兰教做大的秘诀何在?

伊斯兰教是人类文明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影响力最深的宗教之一。这个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在短短百余年间便横扫欧亚非,一举成长成为世界级的宗教,其发展速度之快可谓惊...

by:疲倦的局座梵高

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I一姐有声演播

嗨,亲爱的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出品的世界历史百科《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作者:闻明彭萍萍。主播:一姐有声。本书分为蒙昧时代的阿拉伯半岛、阿拉伯...

by:一姐有声

伊斯兰教的摇篮\心田耕读者演播\闻明、彭萍萍著

提起伊斯兰,人们总会想到阿拉伯,充满神秘而又神圣感……伊斯兰教的实用性,造成了直到现在世界上仍然有57个伊斯兰国家。公元632年,阿拉伯半岛从麦地那...

by:心田耕读者

《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闻明 彭萍萍 主编,逸蓑煙雨演播

通过本书您能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对伊斯兰教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书中讲述了包括蒙昧时代的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帝国的兴衰、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源泉、阿拉...

by:逸蓑煙雨

轻历史| 伊斯兰1400年

不仅仅是宗教,更重要的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统治阶级的生活方式、民俗民情。穿梭上下1400年,叙及西亚、北非、东非、西南欧、中亚、南亚次大陆、东南亚,...

by:佃客villein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史

古波斯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在中古以前,波斯文化的影响力覆盖着从东北亚草原到小亚细亚的大半个欧亚大陆,甚至在罗马帝国内部也有大量波斯宗...

by:朕乃开朗之帝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埃及】艾哈迈德.爱敏

by:杨柳轻飏1

三亚-伊斯兰教徒古墓葬群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暂无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暂无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斩向天主之盾的伊斯兰弯刀(完)

14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兴起,强大而残暴,频频向巴尔干半岛侵掠,作为天主之盾的匈牙利能不能抵挡住雷霆般挥来的伊斯兰弯刀呢?

by:老黄粤语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第三卷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是1999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埃及)爱敏。本书详细论述了西班牙自公元711年至1492年这一时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史及其在各...

by:道途一夫经堂文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