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忙着抢药,专家教授们却在斥巨资研究“伟大的抗疫精神”

2023-01-03 00:11:0007:37 284
声音简介

最近,在忙着抢药的同时,网友们顺手把一个日常存在感并不很强的北京高校——首都师范大学主持的课题,给喷出了天际。

课题的名字叫做——伟大抗疫精神及其弘扬机制研究。

猛地一看这个高大上的课题名称,你把其中的每个词汇单独拿出来,都能明白是啥意思,但连成一句话,细品品,却让人感觉有点“不知所云”。

可能,该课题要研究的,就是伟大抗疫精神本身,和弘扬它的那些途径吧?

照说,这个社科类的立项课题,不用买材料、做实验,或者天天衣不解带地在实验室里观察记录;大部分研究,除了对着电脑折腾,可能也就是进行调查问卷,实地访谈这类了,很多操作直接以线上会议讨论的形式就能搞定,连差旅费都省了,好像基本没啥需要花大钱的地方。

然而,此课题级别很高,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妥妥的国家级课题。因此,它的这个研究载体,是非常庞大的。据“陆家嘴共享图书馆”公众号转载的通稿显示,这个“重大科研立项”,已经初步确定了115个研究方向,资助经费可是不便宜,基本每项至少60-80万元。

至于这一笔笔的大钱要怎么花,也不属于咱们操心的范畴,就不多妄言妄议了。但据我自己的经验推测,可能会用掉一大部分,作为相关科研论文的“版面费”。

而更令人迷惑的却是,这个级别很高的课题,它的参与研究人员,除了一位老师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外,其余的基本全都是各个高等院校的重要领导,以及马克思主义、党史研究方面的专家教授——竟然没有与新冠疫情有关的医学界人士、卫健委或疾控人员参与!

课题的主持人是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冠中教授。在线上开题会重点发言讲话的还有——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副院长雷兴山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永福教授。

另外,参与研究的一些重磅专家,也几乎都是思政界的“大佬”级人物。比如,中国史学会会长、原《求是》杂志社社长、清华大学李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原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兼教务部主任柳建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教授,赣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邱小云教授。

这样一个斥巨资的课题,没有医学界专家,更没有临床医生或者社区工作人员的参与,课题的支撑材料如何获取,如何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技术层面的科学性,让人不禁产生了疑问。

毕竟,社科类课题立项的选择要有价值意义,不能为研究而研究。

但目前的高校,很多人都在“为研究而研究”。

原本,科研立项的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全程要贯穿真实的支撑材料。

可放到当下,特别是社科类的课题,一些时候,就像我们教研室主任符老师说的那样——这些混子,他们基本都是先搞出个结论,然后为了论证再它整个问题,也不管别不别扭,就拿出来申请课题。

而这种本末倒置的“科研”,其实也是高校老师们没有选择的选择。

大学的工作环境虽然没有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但也是相当卷的。

在事业单位,哪哪的都跟职称挂钩。那么,为了评副教授、评教授,而且,这个教授还分了好几级....所以,科研成果的量必须得大,级别得高,你才有参与竞争的把握。

如今的论文,一般都是带着课题,或者是跟课题相关的科研成果。于是,职称评选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尽量申请课题,高级别课题,然后再不惜重金的去发论文。

除非你是知名专家,或者院士级别的业内大佬,有专门约稿;此外,绝大部分普通高校的老师们,要想发表论文,他/她再舍得花钱,也不一定就能及时排上队。

此情此景下,申请高级别课题,多发重量级论文的这类事儿,就成了老师们魂牵梦绕的一个“主要人生目标”。

但现实却是,你天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工作中,哪里有那么多适合研究的“问题”能?

于是,这就有了“创造问题”,闭门造车,为研究而研究的操作了。

也正因为我自己木有那么厉害的“创造问题”的本领,所以,一直没怎么申请过很体面的课题。

老实说,对我而言,去“创造问题”,为研究而研究的难度,要远高于每天写到深夜,在平台上发表一篇几千字的原创文章。

当然,也不是我有多清高,只能说,评职称这方面可能相对比较“躺平”吧。更何况,我是教军事理论的,很多时候,相关的东西还有一定的保密性质,没法直接发表,只能走内参。

算了,就这样吧,保持美美哒,干自己喜欢的事儿就行了。

好了,咱们再说回这个首师大牵头的国家级课题——伟大抗疫精神及其弘扬机制研究。

实际上,在这种大环境下,类似的选题,即便首都师范大不去申请,也自有其他院校的骨干教师专家们争着申报。

根源,并不在首师大。

最近这三年,无论是国家级这么高端的,还是省级、市厅级课题,牵头去研究“伟大抗疫精神”的可是不止首师大这一家。

你在网上搜搜“抗疫精神”的相关科研论文,那是多了去了。

比如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某些论文,为了蹭“抗疫精神”的热度,题目和立意生拉硬套,让人一头雾水。

也正如刚才说得那样,近几年,有关“抗疫精神”的论文课题,并不止首师大牵头的这个“伟大抗疫精神及其弘扬机制研究”。

但为何首师家的这个,却突然成了网民们的嘲讽对象了呢?

首先,“伟大抗疫精神及其弘扬机制研究”的级别非常高,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可能是同类课题中级别最高的一个了。况且,还自带那么大笔的科研经费。

能有这个基金给背书的,都属于大陆学术界社科类课题的天花板了

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它出现的时机非常敏感。

目前,全国范围内,很多地区都正处于“过峰”的困难时期。在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在大家天天紧绷精神,甚至正经历着病痛和生离死别的时候,在尚未取得抗疫的全面胜利之际,就急急忙忙的研究抗疫精神,似乎有些脱离实际,脱离了群众。

毕竟,抗疫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都三年多了,全球专家们还没完全弄明白这个病毒。再厉害的精神力量,也不能直接转化为“药用”吧。

赞歌可以唱,也应该唱,抗疫精神确实非常伟大、让人感动,其产生的精神力量和鼓舞作用,也确实值得好好研究。

但是,那也得等到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吧。现在人们急需的,除了精神力量,真的还有许多物质方面的东西。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一代萌妃(本宫忙着捉鬼!)

内容简介:一个经脉被毁的无能废材,受尽渣爹继母百般其辱,还被渣男未婚夫和白莲花妹妹联手背叛。一朝穿越,灵诡族公主横空出世。看风水,御百鬼,养灵兽,炼神丹。暴爽虐...

by:黑岩听书

穿越后我忙着种田|多播|种田经商|男强女强|1v1

内容简介上辈子杀人放火,这辈子早起种田。林晚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穿越,结果是,不何穿越了,还是三个孩子的娘,夫君是个猎户,家里三亩地没人种,看着可怜巴巴的孩...

by:奶茶芝麻糊

诗经译注丨《诗经》研究专家程俊英教授编著

《诗经译注》我国著名《诗经》研究专家、华师大古籍所程俊英教授编著的全译本。自1982年问世以来,《诗经译注》哺育了无数海内外学子,也是许多英译本的最佳底本。书...

by:寂静山林_

教授带你逛专业

高考前选择什么样的专业?给您参考。

by:阳光小月心生命

财迷道姑正忙着降妖除魔丨古风灵异玄幻【多人有声剧】

一本《众生相》,历三界奇遇,看爱恨情仇!前世今生+三界真情+降妖除魔+多支线故事的完美结合!每一个【奇遇】都是一个支线故事她自愿封锁了记忆,成了太上老君的徒儿,...

by:冬竹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