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子老师-二十四节气课程之立春

2023-02-03 18:20:1306:07 123
声音简介

二十四节气——立春


朋友,你好。欢迎收听太华路小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之“二十四节气”栏目,我是菊子老师。公历202324日,农历正月十四,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立春。

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从这一天直至立夏。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开启。此时,虽有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蕴藏的勃勃生机正在被唤醒。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到了立春,冰雪逐渐消融,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因冬寒而僵硬的身体渐渐变得柔软,慢慢苏醒;再过五日,鱼儿仿佛感受到春天的召唤,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片片碎冰,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立春,作为其中的第一个节气,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重大的祈岁纳福、除旧布新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芒神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以及“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等,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鞭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咬春则是立春时令的饮食风俗。杜甫《立春》中就曾写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吃春卷等,都是迎春、庆春的活动。  

一百五日麦秋冷,二十四番花信风。立春的花信依次是:迎春花、樱花、望春花。

迎春花,因为在百花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山间,溪旁,校园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而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如宋代诗人韩琦在《迎春花》中写到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立春第二候花信:樱花。据文献的资料参考,樱花在两千多年前的汉唐时期,已普遍栽种在私家花园中,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间,随处可见绚烂绽放的樱花,烘托出一个盛世华夏的伟岸身影。

立春第三候花信:望春花。一般指原产的白玉兰,也指紫玉兰。玉兰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艳丽怡人、芳香淡雅。

伴随着立春,我们将与春天相拥。假期归来,相约校园,看迎春绚烂,闻玉兰清香。相信那时抽枝发芽的不止花草树木,更有我们新的愿景与希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

“带你用植物重新观察世界”,这是科普自媒体“一方见地”的宗旨。主播璐璟温婉美丽,听着她对植物前世今生如数家珍般地了解,感受她对植物的浓浓的热爱,再配上那精美的视...

by:_凭海临风

二十四节气

赏析古诗文,了解国学中二十四节气常识,资源来自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汉语大词典》《辞海》《中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

by:上海辞书社_问道国学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根据气候以及太阳运行规律总结、创造的一套节令体系。一年365(或366)天,24个节气,每个节气...

by:_兔公子_

二十四节气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by:璟妤灼华

二十四节气

专业语文老师讲节气,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by:朱啦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by:铁蛋姐播书

二十四节气

贝壳朗读,用耳朵“看”世界。我们发布的所有音频,版权均属于贝壳朗读。如果没有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剪辑和再利用。原创不易,一经发现,我们将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by:贝壳朗读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们,主要指黄河流域地区,经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不断地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节气的划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其中有反映...

by:风吟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