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囤的药过期了,留着继续吃还是扔掉?看看专家怎么说

2023-09-07 17:21:2804:15 6813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新冠疫情放开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当时的你,有没有囤药呢?

在疫情放开的早期,大家都担心自己会感染新冠病毒,于是许多人开始恐慌性地囤药品,无论是零售药店,还是医院,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甚至连花清瘟、板蓝根等都被抢购一空。

当然,虽然最后大多数人都已经阳过,但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无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的,以致于前期囤的药压根没有派上用场或者不小心囤多了,有些效期近一点的可能都已经过期,这些药到底是继续吃还是扔掉?今天来探讨这个问题。

盲目囤药不可取

在家里准备一些必要的药品是应该的,但盲目囤药则不可取,所以首先需要清楚认识哪些药品可以储备?如何备?备多少?

比如说疫情放开以后,布洛芬等退烧药是必备的,但退烧药通常只在体温超过38.5℃时才需要吃,而且新冠病毒感染发热时间通常不超过7天,所以建议在家里备7-10天常用量的布洛芬片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去囤一整瓶,还有其他如止咳药、化痰药、平喘药或者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也是一样。

对于一些处方药,更不建议盲目囤药,因为处方药需要医生结合具体病情开具,自行服用可能不符合适应症用药,比如现在多地爆发的甲流疫情,也不建议自行囤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

退一万步讲,如果真不幸被感染,自服三天药物病情不见好转,就建议马上到医院去就诊了,以免发展成重症,所以这些药物根本不用大量囤积。

疫情期间囤的药,是继续吃还是扔掉?

前段时间“网友囤1000片退烧药全砸手里了”,“上百盒布洛芬片被扔垃圾桶”等新闻频频冲上热搜,很明显这就是网友盲目囤药的结果。但在后疫情时代,这些在疫情期间囤的药,真的需要扔掉吗?还是继续吃?这得分情况来看,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做好药品分类

许多网友家里的备用药存放杂乱无章,各种不用作用的药物混放在一起,药品是否过期不知道,药品是否变质也不清楚,所以需要把药品做好分类,可以先按系统分类,呼吸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等,然后再分退热药、止咳药或者化痰药,心血管系统也可以分降压药或降脂药。

2.注意药品有效期

我们不建议服用过期药,如果药品过期了,在保证药品可及性的前提下可以丢弃,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网友却常常不注意药品有效期,以致于生病后吃到过期药都不知道。最好的做法是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比如每月或者每两个月检查一次,近3个月到期的药品要做好标记,过期及时处理。

3.注意药品的储存条件

大多数药品都只需要在遮光、密闭和阴凉处储存即可,但有些特殊药品需要避光,或者对温度有要求比如冷藏,所以在拿到药品时应第一时间查看药品的储存条件,按要求储存才不至于导致药品过快变质失效。

至于疫情囤的药是继续吃还是扔掉,就要先看看是否做到以上3点了。如果尚在有效期内的药品,不妨继续保留,因为毕竟也不能完全排除爆发第二波疫情的可能,虽然看起来几率不大,有药在手,至少能在紧急情况下不至于手足无措,你说对不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云中漫步_dF

这些屯药的人素质低下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老年心理保健调适手册|健康|心理

【内容简介】目前,全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防控工作为当前首要工作。现在正处于...

by:北方文艺_电子书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老年心理保健调适手册|心理|健康

【内容简介】目前,全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防控工作为当前首要工作。现在正处于...

by:北方文艺_电子书

冰墩墩雪容融的疫情期间

冰墩墩和雪容融也有疫情了,他们会怎么样呢?他们两个会不会去隔离呢?快来听听故事吧!

by:音_Click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

随着新冠肺炎防控形势逐渐紧张,如何科学面对新冠肺炎防控,又一次摆在每个人的面前。正确的态度是——做好自己、尊重他人、顺应自然!我们赣榆区健康促进志愿者协会在此困...

by:健康促进志愿者协会

物业企业疫情防控期间法律问题

【物业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常见法律问题】疫情期间,如果业主不配合物业企业进行疫情防控、检查,物业是否有权采取强制手段?物业企业是否有权收集业主的个人信息?物业可否以...

by:张琳老师和诵法青年们

同心战“疫”|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战疫情,每天都有大量的战“疫”信息,扬州交通广播特别推出战“疫”节目《同心战“疫”》,每天关注疫情发...

by:飞扬1035

声音主播

158337046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