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 寄左省杜拾遗:白发悲花落,青云羨鸟飞

2023-03-12 22:43:2506:28 137
声音简介
当下那些不热哀于考公的书生,也许会从这里找到知音。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圣明的朝代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见稀微。
注释
1联步:同行。
2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3曹:官署。
4限:阻隔,引申为分隔。
5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
6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
7惹:沾染。
8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9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10阙事:指错失。
11自:当然。
12谏书:劝谏的奏章。
摘要
《寄左省杜拾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这是一首委婉而含讽的诗,采用曲折隐晦的手法,感慨身世遭遇和发泄对朝廷不满的愤懑之情,名为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含深隐的讽刺之意。此诗辞藻华丽,雍容华贵,寓贬于褒,绵里藏针,有寻思不尽之妙。
作品赏析
此诗悲叹诗人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前两联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既没有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定下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诗人特意告诉读者,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颈联,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读者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尾联联,是全诗的高潮。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6]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从叛军囹圄中脱身逃到凤翔,见了唐肃宗李亨,任左拾遗。而岑参则于至德元年(756年)东归。从至德二年(757年)至乾元元年(758年)初,两人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当写于至德二年(757年)前后。当时国事纷纭,贤愚难辨,诗人虽然位列朝堂却居官闲散,只能与杜甫等朝中友人诗文唱和,遂有这首自我解嘲的诗。
作品评价
《巩溪诗话》:岑参《寄杜拾遗》云:“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退之《赠崔补阙》云:“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皆谬承荀卿“有所从,无谏诤”之语,遂使阿谀轩佞用以藉口。以是知凡造意立言,不可不预为天下后世虑。
《唐诗广选》:“白发”二语,托兴堪咏。
《唐诗直解》:写得雍容,有体有度,与子美《左掖》诗相敌。
《唐诗归》:谭云:伊、吕之言(“自觉”句下)。钟云:勿忽作颂圣谀语(“自觉”句下)。
《唐诗训解》:首二句言同朝不同曹者。结有体。
《唐诗归折衷》:吴敬夫云:多少规讽,寓于浑厚之中。
《唐诗观澜集》:气格苍浑,词旨温远,探得古人赠言之义,直堪与少陵旗鼓相当。
《唐诗别裁》:下半自伤迟暮无可建白也。感叹语以回护出之,方是诗人之旨。
《一瓢诗话》:岑嘉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正谓阙事甚多,不能诊缕上陈,托此微词。后人不察其心,至有以奸谀目之,亦属恨事。
《网师园唐诗笺》:婉而多风。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摩诘五律能备诸言,嘉州各篇惟工美隽,顾其赋分自天,姿韵绝俗,与王并配,岂有闲言。非有他警,而句字矜琢,体韵安雅,读之令人矜浮之气俱尽,岂非移情盛音也!汪献公曰:结笔犹是温然。
《瀛奎律髓汇评》:陆贻典:落句有含蓄。何义门:第七反言之,末句自省之词。“自觉”者,问心常有自负也,故是少陵同调语。“花落”则君子渐消,“鸟飞”则智士先去,是皆谏臣所不容坐视者也。句句有两层。纪昀:子美以建言获谴,平时必多露圭角,此诗有规之之意,而但言自甘衰朽,浮沉时世,则诗人温厚之旨也。五六寓意深微,末二句语尤婉至。圣朝既以为无阙,则谏书不得不稀矣。非颂语,乃愤语也。或乃缕陈天束阙窜驳此句,殆不足与言诗。无名氏:腹联炼沉思于五字,情景俱到。
《唐宋诗举要》:吴曰:能茹咽怀抱于笔墨之外,所以为绝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看云时

可以不去考公吗?当下那些热衷与不热衷于考公的书生,也许会都能从这里找到各自的知音。

猜你喜欢
岑参

岑参(岑嘉州,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

by:假说真听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诗词集|by安莲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诗词集|by安莲

by:安蓮

岑参、舒婷北庭边塞诗朗诵会

1、新疆朗诵艺术协会微信订阅号【声动新疆】上线,扫码、搜索都可以关注哦

by:听友13703609

杜甫传,豪华朋友圈,李白、高适、岑参、王维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颠沛流离的人生轨迹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颠沛流离的人生轨迹

by:梅子静读

免费多音色|盛唐烟云|历史军事&李白&岑参&郭子仪&安禄山&杜甫&哥舒翰&高适

稳定日更20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王洵是个胸无大志,终日混吃等死的长安纨绔,一失足成千古风流人物。遭遇安史之乱,他随郭...

by:17K_电子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

by:小巧小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出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

by:拾年树自然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