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享——永不逝去的武林国学与国术(上集)

2024-01-24 11:06:2728:19 129
所属专辑:听闻太极
声音简介

永不逝去的武林:国术与国学

——北京大学武术文化讲座

前言:1982年12月1日,全国高校第一个武术协会“北京大学武术协会成立”,当时校方还将12月1日定为“北大武术日”。北大武协的成立,极大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高校武术活动的发展,全国各地高校相继成立了各自的武术协会,形成一股大学生习武热潮。2016年12月1日,北大武协成立纪念日之际,应激回母校进行武术文化讲座。讲座之后与北大师生进行了充分的答疑交流。

今天我算是回家,今天还是个特别的日子,1982年12月1日,北京大学武术协会成立,这是全国高校第一个武术协会,我来之前一路上收到了历届北大武协负责人给我发来的当时的一些照片,现在算老照片,特别有意思。你看这一张,中间穿黑衣服的是我,这是刚刚他们发给我的照片。这是我们北大武协筹备第1届科学论文研讨会的时候,在勺园,右边的这个是当时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先生。他当时是主管全国武术的最高官员,领导创办了中国武术研究院,新中国第一个官办的武术研究和管理机构,现在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他是第一任院长。他对北大武术协会非常支持,经常到北大来指导、支持。后来我们在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北大武协刚成立的时候,人非常多,第一批会员人数达到800多人,创全国高校社团人数之最。《中华武术》杂志专门派记者到北大进行采访,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没有新媒体,如果被报纸和杂志采访一下,那是不得了的事情。他们派记者在燕园转了一天,拍摄我们北大武协的照片并发表的一篇文章叫“燕园武踪”,全面报道了北大武协办学生习武的盛况。

为什么武术在北大那么受欢迎呢?就跟今天我们讲的这个主题有关系,就是武术精神。其实学生可供选择的锻炼方式有很多种,武术特别受欢迎是有多重因素的。比如1982年电影《少林寺》刚刚放映,在中国掀起了武术热。我们当时的几种主要武术杂志,发行量都在百万以上;比如我刚才说的刊登介绍北大武协文章的《中华武术》杂志,发行量达两百多万份,超过当时最受欢迎的《大众电影》。为什么武术热?一部《少林寺》仅仅是催化剂,核心要素还是跟中国人接受的武术精神密切相关,它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的东西。

北大应该说练武术是有着悠久的传统,从蔡元培先生那时候开始就提倡,曾经做过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毛主席也大力提倡传统武术的锻炼。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上学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论体育之精神》的文章,其中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其核心也是身心并练,这正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核心主旨。毛主席后来还专门提倡太极拳的锻炼。

北大武协成立后,又带动了全国100多所高校成立了武术协会。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利用寒暑假到全国一些大学进行交流,比如,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等,那时候交通不太方便,但大家热情很高,进行校际之间的武术交流,发现很多地方大家是共通的。实际上大学生练武术不仅仅把它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当然这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更多的是体悟武术当中的文化,体悟到其中的人文精神。所以,后来有人做专题研究,把大学生练武术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的武术精神?其实中国的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不仅仅简单地作为一项军事的或者是作为一项体力的运动形式。这跟中国的文化思想有关,中国文化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肢体的运动是一方面为“器”,“器”是属于技艺的部分,“技”要进乎“道”,所以武术的东西一定要上升到“道”。到了“道”这个层次,你通过练武术来体悟你自身的环境,体悟外在的环境,体悟这种环境的变化,体悟一种生命状态变化的趋势,这是它的人文精神。所以武术从一开始就有一种特别博大的、容纳自然的情怀在里边,武术的精神又蕴含一种人天关系。所以练武术不能封闭自己蛮练,要带有一种贯通天地的意志在内,这样你才能练出大气魄、大境界。

所以,练武术的人往往容易培养一种家国情怀、侠义精神。历代的武侠小说,那些侠客都是“家国天下”的,跟他相关的事他去管,不相干的事也去管,他要管自己,要管别人,管乡邻的事,还要管国家的事。他把生命个体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看待社会、看待自然都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武者就是练的这种“张力”。所以,我们中国武术讴歌的那些英雄一定跟抵抗外部有关系,卫青、霍去病、戚继光、岳飞都是如此,到了民国时期的武术家,也流传着很多抗击外来侵略的故事,比如抵抗八国联军的八卦掌名家程廷华等。

中国武术的精神是一种大的情怀,一种责任,不是一种简单的东西。我们看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面写的就是武术的精神,他写了很多很神奇的武功武技,很多都是想象力的发挥,很有创造力,什么“降龙十八掌”、什么“北溟神功”等。上个月我参加了一个全国的高级武术论坛,有一位老武术家,非常有名,在新疆号称叫“天山侠影”的方汝楫先生。20世纪90年代我们评选“中华武林百杰”他是其中一位,新疆武术的代表。他认为金庸就是最高层次的武术家。有的人觉得不服,金庸不会练一招半式怎么算武术家?金庸自己都说他写那么多武侠小说,代表性的14部,但是自己一招不会,从来不练武,但是方老师认为金庸就是了不起的武术家。为什么?方老师就是从武术精神、武术情怀、武术的层次境界这个角度来说的,金庸写的东西很多都是关于武术的精神、境界、情怀、责任、家国,所以他理解的武术比很多武术家理解的都要深刻。我们经常会面临家国、事业、爱情等冲突,需要取舍,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人生躲不开的境遇,有所为就是责任,有所不为就是道德,真正的武术家要懂得这两点,在大的问题上不糊涂。这两点具体表现为“侠”和“义”,武术的技术、功夫可以千变万化,这两点是贯穿的。

我1982年到1986年在北大上学的时候,找不着武侠小说,北大的小南门对面有个租书摊,我在那里一本一本租着看,拿回来整个宿舍的同学都传看,我们是学理科的,大家都喜欢看。后来毕业以后有条件了,在首都体育馆中国武术院上班的时候,离北京图书馆近,经常去那里把它馆藏的武侠小说一本一本的都看了,金庸的、古龙的、梁羽生的,还有其他一些港台的武侠小说作家,这样读下来,无论是对文学修养、哲学修养,还是武学修养,都有一些启发和帮助。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曾经会见了金庸先生,他也看金庸的小说。大政治家家为什么读,金庸小说中很多讲人性的,其中蕴含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元素。研习武术的的人读一读,对你学武的境界有一定帮助。

古龙的小说、金庸的小说基本上部部是精品。古龙的小说两极分化,有的非常好,有的比较粗糙,因为是赶写的,应付报刊要在规定时间登载。他真正下功夫用心写的都非常好,古龙的武侠小说无论是文字的精炼和意境,跟金庸的不一样,金庸的很宏大、很缜密,层层叠叠的,非常有逻辑性,而且文字很考究。古龙是天纵奇才,有激情,像“小李飞刀”系列、“陆小凤”系列都不错。我很喜欢他的《三少爷的剑》,从武学角度来看有意境,三少爷谢晓峰追求武才术境界中“有”和“无”、“武”和“道”的过程,很有意思。谢晓峰和剑客燕十三比比武,此时燕十三悟出了极为厉害的剑招,当谢晓峰的剑钉死了燕十三的第十四剑时,无形随性的第十五剑出现了,这是代表着“死亡”的一剑。就在谢晓峰将要死在燕十三的“夺命十三剑”的第十五剑时,燕十三将剑刺向了自己,燕十三不想“夺命十三剑”最狠毒的第十五招变化存于世上带来更多的灾祸而引剑自刎,他为了这份伟大的的情怀与境界而割掉双手大拇指,终生不再使剑。有些东西必须看书,电影拍不出文字的感觉。

金庸的武侠小说他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是《鹿鼎记》。《鹿鼎记》本质上是一部反武侠的小说,那么多高手有什么用,天南地北的最后都玩不过一个小混混韦小宝。武技是受人驾驭的,人心是最厉害的功夫。所以《鹿鼎记》本质上是超越武侠的,《三少爷的剑》也是一样。

我们真正的武术精神是什么?就是止戈为武,这就是一种中国武术的文化境界。战国时候武术是一种士大夫精神,都要佩剑,包括唐代李白他们以佩剑为荣,皇上很多也佩剑,代表一种权威和力量。秦始皇在上朝的时候都要佩剑,荆轲刺他的时候剑还救了他一命。包括我们的文圣人孔子也佩剑。古代的武是作为一种礼,中国武术的精神是一种礼,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个象征。所以真正的大武术家,需要有文化修养,有国学修养。中国文化本质上就是关于人、关于生命的一种文化、一种体验,这种学问需要一些生命实践行为通过修行能够体悟到你自身、体悟到自然,能够体悟到你的生命的意义、社会的意义、自然的意义,这是练武的一种高级境界,也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武术的精神。我们的中医怎么来的?到现在对于经络、穴位,再高级的医学院也没有解剖出来,有些研究者认为这是我们古人在自我修炼中体悟的,是我们先人通过练功,比如静坐站桩,反观内视,看到、体察到自己的经络走向,感受到自己的气脉走向,然后图画下来,这是一种说法。

为什么讲一些武侠小说?因为我们称武术为国术,不仅是武技、武功,它和我们的文化,还包括文学是有关联的,在精神层面上是相通的。

中国很多的国学家、艺术家也练功夫,像梅兰芳先生练李式太极拳,郭沫若先生练静坐,李苦禅先生和很多武术家有深入交往,他们把武术中的元素吸收融合到不同的艺术形态中。练武有两个层次,一个叫“练”,另一个叫“修”,是不一样的。练你可以是学,可以是习。修就是要从内外兼修,有精神的因素参与在内。

研究了解中国武术精神层面的东西,有利于学习技术方面的升华和提高。中国武术中有博大的人文关怀的东西,练到高级境界绝对不会想着打人,它是“化”,太极拳讲究化劲。“化”就是一种容纳,你能容纳才能化。武术练的是一种胸怀,这种胸怀能够包容自己,包容他人,包容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关于中国武术的精神。

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武和侠的关系武和侠我们一般连在一起,如武侠小说。武和侠,“武”是内容,“侠”是它的一种外包装。武术的精神有了以后,侠只是洋溢在外边的一种气场。“侠”的内涵可以写几部书来论述。我觉得如果用一个大白话来说什么是侠,侠就是一句话—“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中国的侠。“有所为”就是济人,劫富济贫的济,医学上有济世救人。“有所不为”就是克己,儒家讲的一个重点就是这个。再说的文艺点,有所为就是兼济天下,有所不为就是独善其身。“侠”这东西就是我刚才说的责任感,这个跟功夫高低没有关系,侠就是侠,它可以不是高功夫,不是说你有了很高的功夫你才能行侠仗义。所以我们看很多武侠小说里最感动人的最具侠义精神的是那些武功比较低微或者一般的人去行侠仗义,它跟你的功夫高低没有必然的关联性,“侠”其至可以不是武人,文人也有侠,也有侠客。

我有一个朋友,阮纪正先生,也是北大毕业的,20世纪60年代北大哲学系,广东省社科院的研究员,也是练了一辈子的武术,他在哲学方面有很多文章和图书在全国研讨会上获奖。他写了一本武术的书,请我给他写了序,书名就是《至武为文》,论述文、武的关系。金庸武侠小说里写了很多有所为的事情,有些事哪怕我做不了,我也必须去为,就是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状态。一般来说应该是是这样做,先评估一下风险,看一看我的能力“侠”没有这个,他没有考虑。所以“侠”是一种特别感性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一种冲动,就是骨子里的这种冲动,当然这种冲动是有认知、有价值观作为基础的。所以“侠”是跟你的能力没有关系的。这种感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如果单纯地凭你的能力估算好了以后,你很难突破自己,所以这也是激发自身能量的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说练武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充分激发你的内在能量,激发你的能力。大家都知道马云练太极拳,他总结太极拳的核心是三个字“定、随、舍”,定就是有定力,练下来,静下心,静气;随就是你能够顺应大势,太极拳里边有一句话叫“随曲就伸”。《舍就是你要敢于舍、善于舍。人生的高境界不是你怎么样去攫取,大多数人都想的是我怎么样获得这个、怎么样获得那个,但是他不懂得舍,其实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舍,要舍掉很多东西,一千个选择,你要舍掉九百个,剩下的可能是你要得到的。再从这里边再舍,最后人生能得个四五个就不得了。往往大家不懂得舍不懂得舍东西就是你不明白你内心的需求是什么。武术练的就是让你明白自己,真正地了解自己。你首先要做到定,你要能定得住。太极拳和中国武术都讲究“中”,要跟人家搏击,形意拳为什么上来先练三体式,就是得“中”。往前可以进攻,往后可以防守,然后支撑八面。把你自己一个“中”的东西练好,守住了,才能用中,“守中用中”才能达到动态的平衡。人生能够把握这种动态的平衡,对身体来说能促健康,对事业来说能进退有余,所以这是一种人的高智慧。

我们在国内外交流中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越发达的国家对中国武术的喜爱和推广越深入、越全面、越彻底。可能随着对社会的理解、对人的理解不断地拓展,不断地深人,它更加理解这种价值观。

“侠”是中国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它可以依托在武之上,也可以脱离武而存在,我们重点培养的是“侠”的精神。侠义与侠气,洋溢在外的就是侠气,蕴藏在内的就是侠肝义胆,民国时期的一些武术家就显现了武术的“侠”的精神,其实历代都有。

中国武术的发展分不同的几个阶段,最早是萌芽形成时期,应该是在唐代以前,它的一个标志就是没有形成完整的套路,主要是用于军事搏杀,所以古代的军事武术很多。宋代就有了一些简单的套路出现,明代是中国武术的第一个成熟阶段。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武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出现了众多的武术流派和武术套路。到了民国时期,真正第一次涌现出了大量的民间武术家.比任何一个朝代都多。为什么? 武术发展到这个时候,它是处在一个历史的交义口,民国时期也是中国新旧文化的一个交替时期,民国诞生了中四很多的国学大家,有深厚的国学底子,同时还吸收了西方外来的变革思想和学术流派,武术也一样。

民国时期的武术,当时叫国术,有几个特点。第一民国时期是中国武术的一大高峰,不说它是最高峰,是一大高峰。第二,民国时期是中国武术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民国的武术是最为丰富多彩的时代。过去大家都是保守,师傅传徒弟都保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为它是谋生的手段,深宅大院里面一代一代的传。比如形意拳可能在山西、河南、河北带传。所以你看一个地方扎堆,一个村里边出来好几个大武术家,为什么?他就在那个地方传授。民国时候社会结构改变了,出现广泛的交流,第一次出现了中国武术的大融合时期。孙禄堂能够融合三拳创孙式太极拳,要没有这种融合的气氛和思维,是不行的。民国时期也是武术第-次引人了 科学化的手段来进行研究,出现了--批科学家、学问家来研究,那时候出现了中国武术出版物的第一个高峰,所谓的武术秘籍全方位解密。民国时期的武术书出了很多,不少书现在都非常有价值。民国时期实现了一次武术理法的整合,把过去的秘籍整合,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很多武术家也有文化,当时的一些国学家,包括一些政府的官员都非常支持武

术的发展。比如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尚武精神”,蒋中正先生还给太极拳图书题词,包括于右任先生,都给武术题词。杨澄甫先生去世在上海的追悼会,到场的很多都是显赫的人物。

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件大事,包括到现在都影响深远,就是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中央国术馆应该说是中国官办政府来批准成立的历朝历代的第一个中央国术馆,它是由当时政府拨款,政府的要员担任主要领导。馆长是张之江,副馆长是李景林,这都是当时的要员,包括冯玉祥等都是非常支持国术馆的。中央国术馆成立以后,在全国各省都开设了分馆,后来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些人在各省武术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他们很多都是中央国术馆培养出来的。1988年的时候,国家批准成立了武术的研究管理机构,就是中国武术研究院,也是我过去曾经供职的地方。它是几块牌子合在一起,包括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武术研究院,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一套人马,这也是我们官方批准成立的。民国时期由中央国术馆参与推动,1936年组织武术队参加了柏林奥运会,那是中国武术人第一次走向全世界,走向真正的体育竞技正式场合。参加柏林奥运会的武术运动员后来都是武术发展的带头人,像创办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的张文广先生,创办武汉休院武术系的温敬铭、刘玉华夫妇,这都是当时参加奥运会的人。所以民国时期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民国时期也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侠义精神、具有人文情怀、家国情怀的优秀武术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大家知道戊戌变法后来失败了,戊戌变法里的一个代表人物就是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逃走了,谭嗣同也可以逃走,但是他不走,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术间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要做变法牺牲的人,以此来唤醒民众,后来给押赴菜市口行利,

就是当时的“戊戌六君子”。处死前他留下了著名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两昆仑”就跟民国时期的武术家有关系,一个“昆仑”是指大刀王五,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家。后来拍过电影《大刀王五》,由著名武术冠军赵长军主演。谭嗣同被抓起来关到监狱的时候,大刀王五曾经联络一批武林界人上想劫狱,被谭嗣同给制止了。还有一个说法是指另外一个武林人士叫陈七,也是跟王五不错,他俩一

块要劫狱劫法场。另外一个“昆仑”是指康有为,一文武,文武“两昆仑”,当时武术界的人支持社会的进步。

在民国时期,流传了一些著名的武术家比武的记载,也是突出武术的爱国情怀和行为。

日本侵略中国以后,日本人就拉拢了一批文化界、艺术界的知名人士来为它服务,梅兰芳先生则蓄须不演。他们也去拉孙禄堂,因为孙禄堂的当时威望高,让孙禄堂出来做事,孙禄堂坚持不受,拒绝了。后来找了几个日本武上和孙禄堂比武,也被孙禄堂打败,所以孙禄堂在日本武术界威望很高,被称为“武圣”。

还有大家都比较熟知的两个人,一个是霍元甲,另一个是韩慕侠。

他们和外国武士比武的故事后来改编成了电影《武林志》,在20世纪80年代影响很大,男主演是当时北京武术队的教练李俊峰,女主演是北京队全国武术冠军戈春艳。韩慕侠这个人也不简单,他在南开大学教授武术,其中有个跟他学武术的学生鼎鼎大名,叫周翔宇,也就是周恩来。周恩来很早就确立了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志愿,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倡导“德育、智育、体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对学生产

生了积极影响,周恩来认为武术对于强国强种有积极意义,把它作为体育锻炼的重要内容。周总理可不是一般地学,是认真、深入地学,他不仅积极参加校内的武术教学活动,还经常到武术馆跟韩慕侠习武练功。现在保存的-张当时的照片是韩慕侠的核心弟子跟他一块合的影,黑白照,从左边数第三个是韩慕侠,第四个是周恩来,当时站在一起,大概有10个人,可见周恩来跟韩慕侠的关系也很密切。

孙中山、周恩来等充分认识到,武术倡导民族正义,历来的核心思想就是保家卫国,当时中国积弱太久,一定要强国强民,通过练武术来唤醒、振奋民族精神。所以当时大力提倡武术,普及到中小学,当时政府也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霍元甲也和日本人比过武,关于霍元甲的电视剧、电影非常多。霍元甲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精武会,一直发扬下来。精武会典型地体现了民国时期武术精神的一个方面,就是强国强民。精武会后来不光在中国内地,在港澳台地区,在世界各国有华人的很多地方都有精武会。中国的武术家自始至终不是把武术作为一个简单的个人防身强身的工具,而是把它跟家族、跟国家、跟道义联系在一起。

1949年以后,有一批武术家去了台湾。他们在台湾继续发扬传统武术,传播传统文化。其中有很多著名武术家,比如有一位太极拳家郑曼青先生,他是杨澄甫的重要弟子。郑曼青很不简单,他是宋美龄的老师,号称五绝老人,中医、书画、国学、诗词、武术,五绝老人。宋美龄女士要学绘画,向郑曼青先生请教。郑曼青先生传的太极拳后人称为郑子太极拳,它有一系列的理论,比如他讲解练功夫要如“陆地游泳”,很有特色。他有一个很有名的弟子叫徐忆中先生,现在90多岁,今年我们4月的时候还见过面,精神抖擞。我们在香港开太极拳论坛会,他下了飞机直接到会场,演讲授课,我主持活动,我说徐先生,您休息一下再讲吧。他说不用休息,上去就讲。上台的时候比这台阶高很多,噌噌噌几步上去了。他练的就是内养精气神。郑子太极拳手型上讲究“美人手”,很有意思。练太极拳的可能懂,太极拳很多勾手,有些手腕这个地方是折的,包括推掌,武术是这样的。而他的“美人手”这个地方是松平的,讲究顺气,要气达四梢。我们练传统武术都讲究气要全身鼓荡,要有内气。练拳一定要鼓荡全身,你把气都运到,叫气遍周身不稍滞,你不能淤在那里,一定要把气运化开了。

练武术就是养气,跟我们的武术精神也相关。我到各地经常遇到有人问我,说你评价一下当今哪个武术家功夫高。我说你懂不懂武术没关系,很简单,你就看这个人的精神状态,练好了武术一定中气充沛,器宇轩昂,不会畏手畏脚萎缩的样子,他一定是很通透的,这就是一种气,气是骗不了人的。你当演员诠释一个角色,可以装一时半会,不可能永远装,那个气是油然而生的。

中国人讲究气质,气质变化。中国相学的一个原则就是相由心生,一个人的面相是不断变化的,你看失恋是一种状态,刚谈恋爱满面红光,又是另-一种状态。考试考的很好是一个状态,考的不及格又是-.个状态。而且这种状态会长期累积在体内,人体的细胞有生长更新周期,一段时间更换一 次。相是在变化的,你的精神状态是老锁着眉头,它一定是拘在块的。所以武术家你看他功夫高低,就看他的精神状态。大

家可以去看看一些优秀武术家的拳照,比如刚才说的孙禄堂、郑曼青等,你再把真正的国学大家的照片摆在一块,无论文武,相都有类似成分,气都有共同特点,就是那种气质,那种中气,那种浩荡。

练书法也一样,练书法为什么能长寿?书法家就是在练气,练行气。所以好的书法家,写的那个字是真正的书法,那是由心而书,书为心画,写出来的东西有气象。你看弘一法师的字后来没有多高的技巧,叫“孩儿体”,还有谢无量的字,就是返璞归真。那是脱离开一切技法,是一种心境的表达,那些书法是真正有价值的。我们现在奉为经典、奉为楷模的那些字帖,早先没有太多笔法讲究,没有章法这回事,拿什

么去做笔法?书法家是通过书写表露他的心迹,表露他的修养,这些反倒是伟大的书法作品。大家看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米芾的《蜀素帖》、黄庭坚的《松风阁帖》等,都是有一股气在内,这是远超笔法技巧之上的东西。王羲之《兰亭序》怎么来的?徜徉在自然当中的一种人文享受,那也是一种气。号称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颜真卿先生写的,满篇气机激荡,信手而书,率性而做,不加束缚,淋漓挥洒。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颜体是他创立的,但是他的行书也是非常了得。《祭侄文稿》什么情况下写的?你看满篇勾勾点点,毛笔一挥,什么章法什么笔法不去讲究。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他的侄子颜季明的草稿,在平定安禄山叛乱时,其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颜真卿激愤交加,书写文稿,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我跟很多练武术的人说过,我说你要练气,你一定要去看《祭侄文稿》书法,那才叫气脉贯穿。一套拳就应该打成这样,没有丝毫的阻碍,脱离开形式羁绊。所以武术到高级境界招法是次要的,最重要是要养气,就是养浩然之气,也就是文化。

要练气,核心有三点。一个是你首先要有气,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第二,解决气的质量问题,纯不纯的问题,气要纯。第三,解决气怎么用的问题,你不会用,再纯也是死水一潭。只有会用,它才能不断气生气,不断周而复始、循环不尽,这样练拳才能生生不息,所以练拳的气很重要。民国时期有很多优秀的武术家,都是练气的高手。

另外我再讲一下关于功夫的传承与传播的问题。现在武术有一种非常严酷的现状,就是在传统武术功夫上,在很多拳种中,存在着一代功夫不如一代的现象,这个有多种原因。所以我们也面临着真正的武术精髓失传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武打电影很盛行,在国际上都是一个类型片。但是作为武术来说,跟武术片繁荣的表象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武术的很多功夫在逐渐地失传,很多武术的理法在失传。社会生

存环境在发生巨大变化,讲究快餐文化,短的视频手机上看,超过3分钟阅读量就不行了。武术也是这样,过去要用它谋生,或者是有那种需求。现在人的这种需求少了,另外练功的这种积极性和条件也少了。我碰到很多老武术家跟我抱怨,说有悟性、能吃苦的好徒弟不好找。功夫是练出来的,说不出来。北大武协虽然都是学生练习,我们那时候是很吃苦的,周末在五四操场很多人都在练武,平时晚自习结束后,也有很多人锻炼。研究是一方面, 同时你一定要练,练到那种程度你才能体会。所以我说为什么功夫现在在逐渐地退化,因为传承者下不到功夫,这也是我们一个忧心忡忡的地方。

武术流传是两个层面,一个叫传播层面,另-一个叫传承。传播,人越多越好,你练3天也好,练3个小时也好,来的都是客,你通过练,你知道这个好处,你练3年也好,30年更好,这个是传播。电影也好,武侠小说也好,各种方法都是传播手段。有人说简化太极拳不好,把传统的东西给削弱了。简化太极拳其实也有很大的优势,它让更多的人先人门了解太极拳,这个就是传播。传播就是要敢于创新,当然是在依据传统的基础上,你不能糟蹋老祖宗的东西,核心原则不能变,形式可以变。传播要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广泛地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同时要抓好传承,传承就是精英文化,一个师傅一辈子可能只能精心传授少数几个弟子,但是很深很精。传播现在我们一点儿不担心,我们现在做的很多都是传播的事,让更多人知道。但是传承是要静下心来,关起门来,身体力行,真正地下功夫。传承目前存在很大的问题。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逝去的武林

李仲轩之后,中华无武术。武不为斗勇呈强扬名立万,术非简单形式是身心感应之道。时光轮转净心难觅,唯高人甘心藏于平凡,耽于朴素。

by:单单真

逝去的武林

主播简介: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博士,高校武术教师。书籍简介:上世纪初,武术被称为“国术”,中华武学呈现高峰,尤以形意一门风光无限,代表了当时武术实战的最高水平。...

by:俊亚武塾

逝去的武林

《逝去的武林》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武术界的故事,该书以作者七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向读者们叙述了真实动人的武林世界,揭示了中国武术的无上境界,也就是“道”“禅”“儒”的境...

by:九龙汇

逝去的武林

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多年来高温不退,而真实的武术和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始终浓雾重重,一般民众难有概念,甚至会觉得武侠文化仅是想象和虚言。《逝去的武林》这本书则讲述...

by:桦中一品

逝去的武林

上世纪初,武术被称为“国术”,中华武学呈现高峰,尤以形意一门风光无限,代表了当时武术实战的最高水平。李仲轩先生以七十余年武学实践,讲述他所师承的民国年间三位形意...

by:如是我闻瑜书

逝去的武林

上世纪初,无数被称为国术,中华武学呈现高峰,尤以形意一门风光无限,代表了当时武术实战的最高水平。李仲轩先生70余年武学实践,讲述他所师承的民国年间三位形意拳大师...

by:Maryam澄澄

《逝去的武林》

读此书纯属个人爱好,因为它对我的康复影响至深。任何人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by:Jenny姐姐

《逝去的武林》

武侠小说和电影多年来高温不退,而真实的武术和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却始终是浓雾重重,一般民众难有概念,甚至会觉得武侠文化仅是想象和虚言。《逝去的武林》这本书是由李...

by:双硕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