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享——太极拳的道、法、术、功

2023-09-10 21:40:5530:20 126
所属专辑:听闻太极
声音简介

太极拳的道、法、术、功

——“大学堂”深圳培训班上的讲课

前言:“太学堂”为世界太极拳网所属的太极文化教育品牌。2018年7月 在深圳举行了“太学堂”名家课程——吴阿敏太极培训班,由吴阿敏老师主讲了太极拳、太极扇等课程。培训班由深圳市武术协会、深圳前海万方内家功夫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太极拳研习者近50人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课程。7月25日,在深圳前海万方内家功夫研究院内举行了结业典礼。

2018年7月25日深圳前海

这次培训班办的很成功,刚才我跟一些学员进行了交流,大家觉得通过几天的学习收获很大。吴阿敏老师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富于责任感。这是世界太极拳园“太学堂”第一次在北京之外办班,大家准备也很充分,阿敏老师提前几个月在美国就着手备课了。深圳市武术协会、深圳前海万方内家功夫研究院也做了很多工作。在此也对大家的努力表示感谢。

今天是结业典礼,我听说咱们这次培训班的学员不少都是练了多年太极拳,有很多切身体会。所以我就不讲入门的知识了,就讲一下太极拳的道、法、术、功几个方面。

太极拳的道,包括拳道、人道和天道。

拳道,就是拳的运动规律,拳的练习的规律。人道就是关于生命的规律,关于人的生命的产生、发展、变化、改善,以及衰败的这种规律,是生命之道。另外一个道就是天道,也就是自然之道,就是自然规律,包括四季的运转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宇宙的运行变化等综合规律。

所以太极拳的道包括拳道、人道和天道。

法就是太极拳的练习原则。是抽象的原则和方法,是关于大的宏观的原则。术,就是他的技术要领,比较具体的技术要领,相对于法来说,它更具体,是它的要领。法讲的是拳是什么样的,术讲的是如何实现的。比如说缠丝劲的练习,它就是一种术。“功”就是内功和心法。内功一定有心法,但心法不一定都是内功方面的,还有人文的、修为的武学修养等。

要练好太极拳,修好太极拳,用好太极拳,深人领会这几个方面很关键。

真正在练拳中,这几个方面是合在一起的,任何理论、概念、方法是要落实在练拳实践中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拳道就是你练拳要能够领会脱离开举的形式之上,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练拳其中要领之一要求“整”,就是你练的这个拳整不整,这是一个衡量指标。练拳不能散,要“完整一气”。练拳的过程中,你必须时时做到完整一气。

一个“搂膝拗步”不光是在手上、在骻上、在腿上、在百会穴上,甚至在你的内脏都有关联。练个“搂膝拗步”,你只有手、膝上有动静有感觉不行,你感觉不对也不行。你这一个搂膝推过去了,你内脏不能收缩得很紧张,否则造成憋气,你推出去的时候试试一口气呼出去,同时一松百会,再一松内脏,一下内外整体性松下来,这叫各安其位。这样练习时间长了以后,你这每一个外边的动作就都带来你内脏的锻炼,形成“完整一气”的状态,这是“拳道”的具体表现之一,是超越动作之上的东西。你没有这个内在的东西,你光是动作比划,就叫没有入道,没有入道就没有掌握这个规律。

每一个拳式动作的练习,都要有这样整体性的联动。再比如手挥琵琶,手挥出去以后,前手后手它是一个什么关系?要从整体对应要明了,一个阴一个阳,合抱成阴阳鱼,混元的状态,同时暗含了阴阳的下一步变化。两只手合抱的“阴阳鱼”又和内脏相合,身体里边的周天也要相合的,这样就是涉及到内功了。可能大家有的还没练到这个程度的,听不太明白,没关系,你就先有这个印象,以后练到了就会将然明了。很多传统拳论就是写给练到功夫的人看的,没练到,先当做指引,暂时不那么透彻也无妨,但你要知道。

这样的动作相合就带来了你的内外完整一气,就是你的形体、你的内气、你的意念,乃至你和自然的关系,都是完整一气的,这就是道理,练拳一定要入道。

太极拳的入道,就是通过练习太极拳,体悟到人的生命规律,即使你不练拳的时候,你达到这种思维状态,用这种思维去生活、去行事,都会符合规律。我们生命里边有很多规律,中国古人总结了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中包含五行、八卦,明阳,这些元素要调和。比如在金、木、水、火、土中,心属火,肾属水,水火在一起时,火为阳,水为阴。练内功要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行拳就要符合阴阳五行的相和、相应、生克的理法和原则。当然,我们讲这些是要从实践出发的,要把这些理论落地,不是故弄玄虚,把练拳复杂化。

传统的阴阳、五行、八卦理论跟太极拳要领是有一定的映照关系,但不是生硬的对应和套用,是一种内在的感应式关联,或者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是一种"场”“势”的关联,并且这种对应的关系在很多行家那里得到切实印证,通过练拳来构建起人体有序化的、优化的五行、八卦系统,达到阴阳和谐、平衡。所以太极拳练到一定的程度,有了一定的功夫,你即使不练拳,身心也呈现这种优化状态。有的人说“24小时都在练拳”,就指的这个状态,所谓“行走坐卧,不离这个”。阴阳、五行、八卦实际上是一套系统,每一个五行,每个八卦都有阴阳属性,但这些东西不一定每一个练太极拳的人都去了解、都去掌握,不需要些掌握那么细,但是你要掌握一些太极拳的基本要义。

功夫在拳外。通过练拳,体悟到人的生命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把太极拳这种平衡的规律引入到你的生命当中去,通过拳道达到人道。当然最终它要达到一种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就是你的人跟自然怎么样去和谐,人的生命和地球上万物都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这个自然之道最核心的一点就叫“顺应”,就是要“顺”,要“应”。 因为自然的变化,是有它自身的规律,人要跟其顺应、应合。四时变化和练拳也有关联,有升发、有收藏,这就是练拳、练功的过程跟时间、空间发生对应,通过练拳使我们生命跟随自然变化的灵敏度和适应度都得到提高。当然对一些极端的变化,包括自然环境变化、身心环境变化、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力也得到提高。这里面有生理的内容,也有心性的内容。

“法”是太极拳练习的原则,这些原则体现在具体的练习方法上。我再举几个例子,大家常讲的一个要领叫“中正安舒”,练习太极拳一定要中正, 这个中正不仅是你形体的端正,你的百会松畅,下颌微收,脊柱松直,松裆、圆胯等,这些都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气”要正,气正才能够鼓荡起来。还有就是心境要正,不能偏。所以儒家讲究中正为天下宗,只有达到中正,才能够心气相通,气如果不正你练着练着就憋了。我们的身体就像个拨浪鼓一样,中轴正了 ,怎么旋动, 四周的小珠子都围绕中轴转动。“中正”不要简单去理解,不能机械化,太极拳练习中,可以有各种身形的变化,有时候身体中线暂时是斜的,但它的变化趋势依然不离中正,所以“中正”是一种动态的中正。在身形变化当中,俯仰啊、屈身啊,这些都没有关系,它始终可以处于变化中,但中正的“向心力”一直在。

太极拳还有一个原则叫“动静相生”。我们要真正理解“动”和“静”的概念。太极拳本身作为一种运动,它始终是在动的。但是这个动态的拳又讲究“静”, 就是这个“动”一定是均匀的动,真正的静就是均匀的动,不是说你静止状态不变了。

太极拳的“静”有两个核心要点,第一个是你的心要静, 练习当中你始终是一种平和的心境,不起波澜,避免大起大伏。有些妙处是你静了以后才能感受到的。第二个是始终把握一个动态平衡,均匀的动就是静,在动中找到平衡点,那个平衡点就是动的一泓湖水。大家开车有这个体会,如果你开车在城市里边,不停地遇到红灯,一会儿启动一会儿刹车,最耗能量也最耗你的神。如果在高速公路上,你即使很高速地开,但它是很均匀的速度,这个是最省能量的。练太极拳可以有各种变化,比如陈式太极拳快慢相间、刚柔相济,但它也讲究一种“静”,就是你始终把握这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动静”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养生术里边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气功热中,一些人练功出现了偏差,我们曾经一段时间组织很多专家专题解决这些偏差问题,发现相当一部分人是在“动”“静”关系上出现了问题。我在很多场合提倡一个观点,就是太极拳是一种高级的气功。为什么?因为太极拳是一种动静相生的练习方法。真正的养生是一定要动静相生的,你单纯的动,单纯的静都不全面。我曾经访问过全国不少90岁以上的练太极拳的老师,比如说钱育才先生、杨德厚先生等,他们几乎所有人都和我强调一一个观点,就是一定要“动静结合”。因为你不动,你的机体就会固化、僵化,但是你动的过了就是损耗能量,要掌握好这个尺度。太极拳也是一种导引术, 练习的要领就是性命双修、动静相生。有些人对太极拳的认识有一种误区,觉得是老年人练的、体弱者练的,这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太极拳真正的动。真正的动不是只有外形动作的动,真正的动是内动,是外部肢体带动你的内脏,由“静” 而产生的深刻的动。

太极拳还有一个原则要领“刚柔相济”。完全“刚”不行,没有转折,没有圆润;完全是“柔”也不行,没有力度,没有气势,所以要“刚柔并济”。每种太极拳都有刚柔关系问题。还有一个“法”很重要,就是“内外相合”。当然“内外相合”有很多拳里边谈得也很多,比如“内三合,外三合”等。其实你还可以说“内六合,外六合”“内九合,外九合”“内N合,外N合”,但最根本的就是“合一”。“合一”就是你自己内部相合、外部相合,内部和外部相通,就是“内外如一”。拳练到最后不分内外,架子就是内功,内功就是架子。我们的传统太极拳有很多个套路,每个套路几十式,甚至上百式不等,太极名家杨禹廷先生曾经说,太极拳其实只有两式,一式为“阴”,一式为“阳”。这就是在“内外如一”这个层次上来讲的。动作可以随便编,练到一定的程度,有经验的老师说编一个套路,关起门来一个星期就能编一个,还能变化出很多的招式,招式可以千变万化,但是最终你编出来这个套路的招式合不合乎太极拳的规律很重要。比较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现在有些人自身拳学造诣还不太高,就编了一些套路在社会上推广,容易混淆视听。

太极拳的道、法、术、功是什么?就是太极拳的“度”。练拳是有尺度的,这个尺度最核心的一个原则就是 一个字“中”。刚才我说 “动静相生”也好,“中正安舒”也好,“刚柔并济”也好,“内外相合” 也好,都离不开这个“中”。

太极拳的“术”就是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 练好动作是“术”的第一层次,这太极拳的“术”就是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练好动作是“术”的第一层次,这个层次虽然基础,但十分要紧。动作练不好,基础打歪了,后面很难深造。动作练好的个关键点就是“到位”。一举一动一定要到位, 从开始到一个动作的介绍, 再到动作的相互转换,都必须“到位”。你身形歪了,不叫到位,你动作大了、过了也不叫到位,动作做的不充分也不叫到位。“ 到位”就是形成正确规范的动作定型。动作到位了以后,要追求内在练习方法,要懂得“行气”,每一个动作的变化都会带动着内气的变化。比如我们手上有手三阴、三阳经,脚上有足三阴、三阳经,你的手足移动,就会带来全身的经脉的变化。比如你这个手往外一推,中指稍稍的一领一竖,脚下微微一抓地,心、肺、肾等系统就会有动静变化。、搂膝拗步” 中,如果你这个食指推出去一竖,百会穴稍稍往上一领,下颌内收, 舌抵上腭,这个过程中外形就能够带动小周天的运转,任脉和督脉就有升降周流。但是你的要领如果不对,就带不动这个行气的过程。

太极拳的“功”是关于修持的部分。对于生命本体的修持,对于生命状态的改善,是对生命的一种自我完善和提高。太极拳倡导的是建立的功夫。你衡量什么叫太极功夫,它有几个方面,包括它的内气、内功和内感。

太极拳的功包括八个字,叫“涵养道德,变化气质”。你练了这个拳功以后,你的境界、你的生命的状态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叫“涵养道德”。你的功练得越好,你的道德容量越大。“德” 是什么?我们通常讲“武德”,武德大家一般的解释是伦理道德、社会公德,不打人、帮助人,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当然这也很重要。但是“武德"还有更广的含义,老子的《道德经》,这个道德指的是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把握、理解。“道”一方面是规律,“德” 是指你的容量和涵养,所以我们叫涵养道德。你的容量有多大,你涵养有多大,你对于生命的能量容纳多少,对社会、对生命的体验这种愉悦感就有多少。所以这个“涵养道德”就是你生命的张力和维度。练太极拳提高你生命的容量,比如原来不能容纳的一个事,练了太极拳以后,你能够容纳了;比如别人对你的批评,你原来不能容纳,你现在能思考、能平静对待了。当然,容纳不是说他怎么批评我都接受,你能容纳,就是你能仔细地去听、去分析,能够去感受这个对还是不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能很平和地对待。你还可以容纳别人的一些不足,也能容纳环境的变化。我们现在一些小孩的教育有问题,就是他容纳的程度低,抗干扰能力差。比如有些小孩他不能失败,不能面对失败,可能越是好学生,他这个“容纳”的程度越低,每门考95分以上,就一直要95分,他不能容纳失败,不敢面对失败。有一次突然考了70分,他心理上就受不了了,甚至很长时间一直郁郁寡欢。当然,我们需要每次都力争好成绩,但各种因素很复杂的,出现了意外,就要能够很好地面对,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用一种平和心境去勇敢面对,这就是关于“涵养”的东西。这就是太极拳可以解决的问题。

“变化气质”是太极内功修为的另一大功用,能够培养一种贵族气象, 一种沉雄的气象。你练了太极拳了以后,整个人的气质就变了,气质变了,就带来很多方面的变化。中国古代相学中一句很核心的话叫做“相由心生”,人的相基本要素有基因、遗传方面的原因,还有后天变化,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细微的变化就是相由心生,这个相跟你的心境是有关系的。气质变化了,“相” 自然也变化,“相” 不仅是骨骼、结构这些表象的,还包括气色、气势、气度等方面。

太极拳“功”的锻炼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个叫“增强体能”,使自己更加强壮。包括提高各个方面的控制力、平衡力。第二个叫“增进体质”,增进体质跟增强体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一些运动员,他的体能增加了,体质不一定得到增进。练拳的过程除了增强体能,更重要的是增进体质,一个是“强”的问题,一个是“好”的问题。第三个叫“优化结构”,建立一种良性的、趋向性的生命优化结构。每一天人的生命状态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可能停滞,这个变化往哪个方向走很重要,甚至比你现在的状态更加重要,因为你现在的状态是可变的,你现在的状态向好的方向变,那你就不断向好。如果你向坏的方向变,身心状态就越来越糟。所以练太极拳的“功”就是要建立生命的一种优化变化的趋向结构,把这个结构建立好, 生命就有了一种“保险”,一个“稳定器”。就像做一件事,有资源、有能力很重要,但走对方向更重要,方向对了,能力越强,资源越多,成功越快。如果方向错了,能力越强,资源越多,垮掉就越快。走错了方向,越用劲走越错。练拳也是这样,建立起一个生命的优化结构。

对我们身体而言,功能性的病变可以慢慢调,结构性的病变一旦形成以后,困难很大。从医学上讲,中医在功能性的调节上比较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调理也更快、更有效,但一旦形成结构性的病变就比较麻烦。太极拳就是把健康防御线前移,也就是中医说的“上工治未病”,即在你这个疾病形成之前,先建立起一套优化性发展的结构。

太极拳道、法、术功几个方面,我们是分开来说的,但实际上是融合在一起的。能够正确、完整地理解、习练太极拳,就会使我们生命更加健康、愉悦。大家此生能够和太极结缘,并充分享受太极,我觉得是一个特别幸福的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太极拳

太极拳,以中国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

by:魏蓝健康

太极拳教程:陈式太极拳小架

陈氏小架太极拳俗称"小圈拳",陈氏太极小架一路即为小架的首个套路;《拳经》云:“若要拳练好,除非圈练小。”即由大圈练至小圈,由小圈练至无圈,方臻神品。陈式小架太...

by:北语点点

太极拳史

作品《太极拳史》作者:于志钧此系列仅为个人和大家朗读、学习、欣赏。演读者没有夹杂任何自己主观做出评论和讲解,完全还原本书内容,供听者自行理解感悟。过程中有口...

by:隐之茧

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2)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

by:簾外雨几闲田

太极拳论

王宗岳:明朝万历人,内家拳名家。精通拳法、剑法、枪法,研究数十年,颇有心得。所著《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另有《阴符枪谱》等。见《清史...

by:小巫读经

杨氏太极拳(杨式老六路太极拳)

杨式老六路内功太极拳(李和生)拳架、拳谱、太极推手秘技:杨式老六路太极拳拳架及意气走向(汪永泉),杨氏太极拳揉手。音频引用的一些书籍如果有不当之处希望书籍的版权...

by:三品有声_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