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第三十讲 衣不举领者倒

2023-04-08 14:19:5417:23 138
声音简介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讲了两种自然现象,山过于陡峭会崩塌的。沼泽水太多会溢出来的。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做人不能太过于锋芒,不能骄傲自满,否则是会崩塌的。



圣贤的文化都告诉我们,谦逊祥和,道家文化告诉我们善于处下,这个也是自然的规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老话也讲:“棒打出头鸟。”所以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能锋芒太露,要懂得谦逊有礼,这个才是和为贵,当我们没有太多的锋芒,让人觉得很舒服的状态,就是和,就是礼之用。



第六章整个在讲安礼篇,我们安然地按照礼法去做事情,就会让别人觉得很舒服,就会达到和的效果,和的成果。做事情阻力就会变少,如果我们自己锋芒太盛,骄傲自满,就会有很多人觉得不舒服,就是不和,一定会遇到很多人的阻碍,做事情一定要懂得,满招损谦受益,做事做人太满,都会遭到损害的,只有谦逊有礼才能受益。



弃玉取石者盲。如果我们取了石头,而把美玉丢弃了,如同盲人看不见,有眼无珠。这句话很简单,哪有一个人会把玉扔掉了,捡一块石头呢,不会的。可是我们往下延伸,形容的依然是我们的智慧和观察能力,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懂得了,玉比石更昂贵,所以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



如果我们不学习圣贤文化,如果不修身又如何习得,很多人弃善从恶,看不到人性的光芒,看不到善良,而去做一些利欲熏心的事情,去做一些恶行,说一些恶语,伤害他人,而不自知,这也是一种弃玉取石。



《素书》告诉我们修身为本,只有自己懂得修身之道,有了道、德、仁、义、礼,才能知道这些品质,是人性的光芒,这些品质才是玉,而不是一些小聪明。我们才知道识人,知道如何用人,知道怎样用员工,用他身上好的品质,像玉石一样完美无瑕,像玉石一样干净的人性光辉。



如果我们不懂得修身之道,我们就会觉得油嘴滑舌的比较好,就会觉得秀而不实的比较好。我们就会觉得只要创造业绩,就一定是优秀的人,可是我们学习了圣贤文化,未必尽然,我们看的更多的是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是这个人心中有没有仁义,有没有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有没有利他的念头,这个都是一个人美好的品质。



通过一个自然的道理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取舍,而这个取舍的关键,又回到了修身为本,如果我们自己不修身,不明白这些才是符合道的,才是人性的光芒,只有用了这些人性的光芒,我们自己走的才能更长久。



道前定,则不穷,否则一定是短暂的。就好比是把最美好的玉扔掉了,而捡起了石头。因为我们当下看着石头比较大,如果我们不认识玉,我们可能就会拿大的捡,这块石头好大,当下的利益好大,我们就计较了当下的得失,就取了石,而弃了玉。



羊质虎皮者辱。羊质,我们内在是羊的本质,却披了一张虎皮,这样所导致的结果自取其辱。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就是虚荣心作祟,有贪念在伪装自己,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却非要做那么大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形容词。



本质是羊,却披上了老虎的皮,在什么时候会自取其辱?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披了个虎皮。如果真的遇到其他野兽的时候,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



延伸到生活当中,工作当中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是羊质虎皮的,勉强地坐到了那个位置上,可是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本领,一旦遇到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是没有足够的能量和智慧去面对的,结果显而易见,自取其辱啊!



所以修行之道告诉我们,要表里如一,要知行合一的。我们自己内在不足,就不要去虚荣,踏踏实实地去修正自己,让自己内和外都是老虎,而不是羊质虎皮,只会让自己陷入非常危险的境遇。



在一个企业当中也是同样的,我们可能只追求升职,可是如果内在的品行和能力并没有达到,真正让我们坐上那个位置,会发现苦不堪言的,每天会变得更加焦虑,更加劳累,因为我们的能力是无法胜任的,很多人做生意亦是如此。



本来我做一个小的生意,其实衣食是富足的,还不错,可是我又不懂得提升自己的内在,不懂得修自己的德行,我们非要去赚那个钱,非想去扩大,结果会发现自取其辱。



这几句话也是在强调,一个人修身的重要性,只有我们自己懂得修身,才能认识他人身上的美德,防止弃玉取石,也只有懂得修身,让我们内外一致,我们才会不取其辱,不让自己陷入一个危险的境遇。



我们踏踏实实地去修正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一切有因,自有果。只有踏实地修正自己,才能享受那个美好的果实,而且是安然自得的去享受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我们拿起一件衣服,如果不是举着它的领子,这件衣服势必会拿倒的。比如,我们拽着衣服的兜,或者拽着衣服的下襟,这个衣服一定是倒的。



走不视地者颠,如果我们走路不看地,一定会跌倒的。颠,是跌倒的意思。讲了这样两种生活当中的现象,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拿起衣服,要拿领子,否则就倒了。



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懂得抓住重点,否则一定越做越颠倒。我们走路的时候如果不看地,会跌倒的。做事情首先是要懂得抓住重点,要懂得实地观察,实时观察事情的变化,加以修正,加以调整。



我们走路,这一段路,看似是平坦的,可是走到了下一段路,还以为它是平坦的吗?那就有可能会被跌倒的。我们现在走的是上坡,走着走着,可能就开始变下坡路了,如果没有注意观察,就会跌倒的。



这两句话,通过生活当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却阐述了我们做事的要领。做事情,一定要时时刻刻懂得抓住重点,我们当下重点是什么?否则一定颠倒并且没有效率,只抓重点还不够,还要时时刻刻观察着情况的变化,当下某一件事情对我们来讲是重点,可能过了两个月,这件事情就不是重点了。过了半年我们的重点就开始转移了。



道家的文化特别有意思,总是用一些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包括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却阐述了我们做事情的道理,看似平淡无奇,意义却非常的深刻。所以我们要保持做事情的敏锐度,时时观察事情的动向和变化。



如果没有敏锐的智慧,我们看不到事情的重点,抓不住要领。如果没有敏锐的智慧,我们看不到事情的变化,找不到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个时候做事情是很容易跌倒的,很容易颠倒的。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如果一个房屋柱子是弱的,房屋会坏掉。辅弱者国倾,我们ー个国家的辅臣,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是弱的,国家很容易倾倒。又讲了一种生活当中的自然现象,我们住在一个房屋里面,都懂得这个道理,顶梁柱一定是最结实的,粗壮的,否则这个房屋很容易坍塌。



同样在我们的团队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手下如果都是没有能力的人,没有贤德之人,如果我们的重要岗位上的人,都是弱的,我们的企业必然倾倒。通过两个自然现象又告诉我们,做事情的规律。通常我们会讲一个词叫栋梁之材,我们做事情的顶梁柱,一定是要非常强大,非常有能力的。



我们学习了《素书》,不光要找强大的人,还要找符合仁、义、道、德、礼的人。这个时候我们是合道的,合道必然长久,哪怕他的当下并不够强大,可是他有仁、义、道、德,他懂得修身之道,也必然会变得强大。



这一讲的内容,看原文都很简单,山峭者崩,泽满者溢。衣不举领者倒,弃玉取石者盲,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这句话看似简单,给我们阐述的道理却是奇妙无穷。拿衣服如果抓不住要领,就会颠倒。告诉我们的是做事做人皆如此,如果做事情抓不住重点,抓不住要领,大家都做的很辛苦,却没有成绩。



做人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懂得按道行事,让自己去利益他人。如果不懂得修身,我们觉得每天很努力很付出,可是也必不长久,依然是颠倒的。走路如果不看路,很容易跌倒。这句话我们谁都懂,可是他要阐述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我们不光走路要实地观察,看每一个路面所要发生的变化,做一切事情都要有观察的能力,时时刻刻关注着事情的变化,关注着不同的问题的产生。

比如,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在发生变化,时代在发生变化,人们欣赏的眼光在发生变化,人们喜欢的物品在发生变化,国家推倡的文化和导向在发生变化。



这个都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能力,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背后,我们要看到他那个理,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在生活、工作、人生当中,去应用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理。



道家是观察自然而悟道的,看到自然的变化,而引申到我们的人生当中。所以这一讲看似简单,却是需要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锻炼我们观察的智慧,我们可以从生活当中观察到大量的自然现象,而自己产生观察的智慧和能力,如此做事情,我们才能变得游刃有余。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皓轩讲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

by:皓轩哥是也

贤讲透素书智囊

为什么樊哙不能,而张良能劝阻刘邦?为什么孔子表扬受人牛的子路,而批评子贡?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当初那个少年,后来怎样?历史上的智囊故事,就像一个个沙盘公案,仔细琢...

by:臧贤凯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但仍以道家的"本德宗道"为主,辅以儒家的仁、义、礼,是一部审视历史...

by:爱读古文的龙

素书

内容简介《素书(典藏版)》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对复杂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观察得细致入微。内...

by:渔樵夜读

素书

《素书》课程由知名学者、京麓书院国学讲师韩明君老师主讲。《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以道理为宗旨,同...

by:京麓书院

素书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

by:善美如月兮

素书

张良凭此1360字成为帝王师!阅读国学经典、学习古圣先贤智慧、对照自省!

by:叶陈俊

素书

素,质朴之意。素书,传达质朴道理的书。完整的表达了修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四大体系,博大精深!

by:花果山上的树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

by:哈飞姐姐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