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合道的生活 第二节 幸福的依据

2023-06-30 10:56:4508:33 54
所属专辑:学佛真義
声音简介
幸福的依据

你(陈会计)上回说,你讨厌世俗的生活,对生活没热情,你不想工作,觉得是一种煎熬,可是为了生活必须熬着。你这个想法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就是你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反思。就像冥冥当中有什么在提醒着你,从前世到今世它有个连续性。所以说你忘记你前世的承诺,只看到这一世的话,你只是看到整个生命纵向很小的一部分。你不能看到生命的全部,所以你做事情没有办法合道。


那么怎么合道?很简单,首先发愿利益一切有缘人。而从一个角度来说,是你必须对生生世世的承诺负责任,必须对生生世世的六亲眷属负责任。用一句通俗的话讲,来到你面前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你过去世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叫生生世世的六亲眷属。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佛的一个原因,让我们去了解这些现象后面的根源,叫实相,叫生命的实相、人生的实相、世界(器世间、有情及万法)的实相*。


【注】*《六祖坛经》(行由品第一)曰:“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又(付嘱品第十)曰:“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


当你了解这些以后,会是怎样的心量?我们慢慢深入地去讲一些话题,现在只是作个简单的提示。那就是,你的心量会越来越打开!你会发现,不应该只为了自己的一点苦和乐、好或不好、钱赚多赚少……不能够只是为自己,甚至不能够只是为自己的小家庭而活着,而是应该把自己的眼光放在整个世界所有有缘人的身上。任何一个来到你身边的有缘人,他都有可能是你生生世世的六亲眷属,你应该对每一个有缘人负责任——随缘帮助他们提升生命的等级,即利益他们的法身慧命,这就是慈悲,是菩萨的胸怀。只有这种菩萨的胸怀,这种负责任的方式,符合向道的内涵,符合你生生世世的誓言或承诺,及美好愿望。


打个比方,你这一世跟亲友感情融洽,但是到下一世,就把这一世的亲友给忘了。同样的,前世感情深厚的亲友,你今世也把他们忘了。你就这样一世世抓,一世世抛,这就是我们生活某个层面的真相。那么,你有什么幸福可言?反过来说,你要怎么样才能幸福?当这所有生生世世的有缘人,你都能够尽你所能去随缘利益他们——帮助他们提升生命等级的时候,你的人生绝对是有光彩的。因为只有智慧和福德,才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依据;只有提升生命的等级,才是一个人获得真正幸福的保障。所以只有这样去服务有缘人,才是给他们真正的利益,才是你真正兑现承诺的表现,这也正是菩萨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的原因之一。


用这样的例子启发你,让你了解,一个人想离苦得乐,他应该去了解这个真理。而了解这个真理的人,我们把他称为菩萨。说白了,也就是要了解菩萨是怎样一种智慧,怎样一种心胸。刚才讲了,菩萨的智慧是看到生命或世界的实相。当他看到实相以后,便看到生生世世的承诺,生生世世的六亲眷属,所以他的胸怀是看到生生世世的有缘人。


如果这个世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智慧,多好……但也不用说很多人,是你有这样的智慧,有这样的胸怀的话,你一定会离苦得乐。用一句通俗的话方便地说,你一定生活在幸福的海洋中。你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生活那么没有意义,那么苦恼。


(周老师:“就脱离烦恼了。”)是的。当然现在是从一个角度,让你(陈会计)了解,首先要培养这样一种胸怀。但现在还没有具体讲怎样解脱烦恼,那个涉及到断我见的内容。我们这个话题让你了解,你(的消极厌世是因为)对生活的认识不够透彻。所以要启发你——要想人生过得有意义,就要开始了解这一切,而了解这一切的办法是学佛。我们现在的话题,就是让你了解学佛对人生的重要性。


所以,你应该了解,学佛不应该只是像一般人那样,点三支香,磕三个头……不应该停留在这样的层面。学佛真正的含义,是让你证得智慧,证到无我的实相智慧,证悟生命的真相,让你了解前世到今生你是怎么活的,你为什么这一世过得那么烦恼,去弄明白这些事情。那么,了解真正佛法的内涵,就能解决这些烦恼。刚才的话题是要让你了解,你应该发心学佛。当你真正契入佛法内涵的时候,这些问题终究将得到解决,而且也唯有这样,你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第二章正道

不偏其中,谓之正;人行之履,谓之道中华民族的道德史中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一个人要成大事,就必须讲求方正,即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

by:妙巴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

by:有声小杨

《道德经》第二十章

愿全世界所有的人事物祥和平安富足喜悦自在!

by:1318709tamp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第二部

史上最废柴的道士——马力术,是一个以贴小广告为生的“文化工作者”。他出生在一个历代都有一个有通灵能力传人的道士世家,而这一代的通灵能力又刚好遗传到了马力术身上,...

by:贰飞有声故事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愿全世界所有的人事物祥和平安富足喜悦自在!

by:1318709tamp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愿全世界所有人事物祥和,平安,富足,喜悦自在。

by:1318709tamp

生活宝典《道德经》分享 第二版

虚空先生诠释《道德经》,打开您生活中智慧之门!

by:弘扬虚空盧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第二十一章惟道是从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

by:小芳读道德经

第二十三章  求德近道

第二十三章求德近道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

by:小芳读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