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伟光谈话录》——画外之功

2023-08-10 22:41:3811:35 57
所属专辑:申伟光先生专著
声音简介

《画外之功》

今天,我根据自己最近写的两幅书法作品,给大家讲一讲,大家体会体会。

艺术里边的深度到底有多深?为什么有些艺术家写书法,写了一辈子都不满足?因为艺无止境!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只根据我自己写的这些书法作品,讲讲我自己的感受。我在讲这种感受的时候,并不是说我完全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了,而是说一个艺术家应该达到那么高的境界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所以今天我就从这个角度来讲一讲。

比如那天我突然有一种感觉、一种冲动往外涌,想写一种字,想表达一种感受,就是说有一种要创作的欲望,就铺上宣纸准备开始写,写什么呢?扬州八怪里的画家郑板桥的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我是比较熟悉的,原来也写过,当时就觉得这首诗跟我要表达的感觉比较接近,我就选择写这首诗。在我写的过程中,一写起来就浑身颤抖,写起来就不停,写完了以后,感觉还不是很满足,就是那种感觉还没完全写完,就直接又写了一张,这两张有些小区别,第一张劲头最足,第二张里边东西更多一点。到了第二天,还想追忆这种境界,还想写一张,没写出来,写了一张废了,又写一张,还是不行。

创作就是这样,感觉到位了,就写出来了,自己也比较满意,然后再写就写不出来了。我们现在不讲技术,我讲的是画外之功,就是艺术之外的功夫,这个功夫是什么?就是你的人格,你的修养,你过去积累的精神高度和那种高度的体验,你创作的技巧、方法与它越吻合,你表达的艺术境界就越高。所以看看我们自己平常关心什么?我们人格里边、精神里边有多少东西?为什么你关心这些东西,不关心那些东西?你关注对象的层面,本身就代表你精神的高度和人格的高度。比如说我写这篇字,直观上看很简单,主要是用侧锋写出来的,这里边浓缩了像我们看过的《房山石经》凿刻出来的那种痕迹,或者类似于刻章的那种感觉,又或者像大刀阔斧劈柴、砍木头那种痕迹,或者是铜铸的铭文的那种疙疙瘩瘩的劲头,包括金刚石那种不坏的硬劲,这里边都有。因为平常我关注、喜欢这些东西,喜欢篆刻、石刻,喜欢那种铜鼎上的铭文,这些东西它能代表永恒,代表坚强。你内在精神里边,喜欢金刚不坏之心,喜欢菩提心。宁折不弯,宁死不屈,坚不可摧!这些精神一下全部浓缩到你的字里边去了。如果说你没有这样的人格精神,或者你对这种精神不感兴趣,你就不会写出这种字来,就是说艺术是跟你的人格、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绘画和书法特别讲人品画品。没人品,这个作品就不用看,肯定俗气,肯定写不出好作品来。平常你有这个画外之功,通过不断的修炼,你人格提高了,你人品高了,虽然你书法功夫不好,但你写得也不会俗气。你如果笔墨功夫深,再找到很好的语言,你就能写出精神境界非常高的作品。

我不是说我达到那么高的境界了,我跟大家说的意思是,我平常关心这些东西,所以我才能有这种感受。那种宁死不屈、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在哪?就在字里边!不管你懂不懂艺术,你通过字能感觉到,这就是一种力量,你能感觉到它不是个软弱的东西。你把它压趴了,趴了它又起来了!这就叫宁死不屈!你说你没死过没趴下过,你没站起来过,你腰板不是直的!压趴了、腰板下去了,它又直起了!你得大死大活过才行,你趴过、你弯过,你又起来了!这是英雄!如果你从来没压趴过,你从来没有担当过,从来不尽任何责任,那你不可能是英雄,你不可能是大丈夫!尽一份责任了一份业,该尽的责任必须尽,逃避责任就不是个好人,所以我们不能逃避责任。

通过讲这个书法和我写书法的那种感受,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平时所关注的这些东西,它会浓缩到我作品里边去,这个不是我想好了写出来的,它是自然的。你精神里边有这种东西,你写出来自然就是这种感觉。所以我写书法大家看了会有一种体会,这段时间写的书法是这种味道,那段时间写的书法是那种味道。如果你有一定的智慧,你写的作品自然就会出新意,自然就会出新感受,这里边有灵性,有智慧。

所以说一个好的艺术家,你的作品跟你的生命完全是连在一起的,跟你的精神整个是一体的,它不能分开,艺术品跟你本身是没法分开的。你是个非常低俗的人,或者品质非常恶劣的人,你搞不出好艺术来,你不会搞出高贵的、高品质的艺术来,不可能的。你搞出来也是假的,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虚伪的,产生好艺术的前提是什么?是真诚。如果一个人非常虚伪,那他不可能对应真东西,他弄出的东西就一点也不可爱。

搞艺术,修行,真诚是第一位的。因为真诚本身是我们自性里边非常好的一个品质,只有至诚我们才能感通。所以搞艺术光练技巧,光在里边分析,光去死用功能行吗?不行!画画实践要跟你平常的学养、修养、画外之功并重才行。如果光去实践,急功近利想搞出好创作,永远搞不出来。如果光看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境界虽不断提高,但从来不在艺术上实践,你没有吻合的语言和方法,你不能熟能生巧,你也出不了好东西,所以创作作品跟平常修养一定要并重,一起来提高。艺术家太懒也不行,有些艺术家光空想,从来不实践,成幻想家了。很多人急功近利,不愿在人格和学养等方面用功,因为学养它是看不见的,觉得弄了半天,半个月也没画一张画,这有什么意思?实际上搞艺术不是这样的,这样你很难成就,因为你本身已经变成功利心态了,所以搞艺术不能有功利心。

艺术创作经常会出现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我们应该多去体会创作带来的心里边的变化。当你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创作完以后,你自身就发生了变化,这是真的,因为我们知道,创作是可以净化自己的。


2013年8月11日(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申伟光谈话录

自2007年追随恩师申伟光先生学佛学艺,至今已整整十余年。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从艺四十多年,初心不改,誓愿当一个真正纯粹的艺术家,一心为艺术、为真理,不惜...

by:北京普慧美术馆

歌德谈话录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

by:课代表_Pi

歌德谈话录

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著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名著。歌德不仅在文学上有巨大影响,在...

by:李申知音

木铎谈话录

人生智慧从哪里才能找到;人生如何设计才是明智之举;什么是内心强大;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by:一青二白

卡夫卡谈话录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目标是有的,道路却没有;我们说有路,不过是踌躇而已,——卡夫卡

by:茶茶咖啡

许倬云谈话录

许倬云,江苏省无锡市人,1930年7月出生在厦门鼓浪屿,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3]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史学系,1956年获文科硕士...

by:晚安姐姐FM

许倬云-谈话录

上半部分的自述还挺好看的,在历数自己成长过程的同时,把五十年来的时代变化、思想发展,学者思潮穿插在一起,大都是客观的白描,点到即止。下半部确是真的谈话,虽然也有...

by:需要能量的摩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