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要训练发力,“五捶锻骨”,使你的功夫逐步提高

2023-09-26 22:23:0908:39 58
所属专辑:太极浮屠
声音简介
练太极拳要训练发力,“五捶锻骨”,使你的功夫逐步提高

原创 太极浮屠 太极浮屠 2019-01-30 07:50

收录于合集#文章精选 (一)188个

世事淡方好,功夫耐久看。内劲,要贯通手指,又粗又壮。膝盖,多练固定力,不要压迫,不要乱晃,让整条腿贯通,一根棍,接上地力。所谓的窍,人体通外界的孔洞。比如,头部有七窍,双眼,双耳,二鼻孔,一张口。身体好,感官就灵敏,窍通。骨与骨连接处,是关节。关节有时,也称关节窍,因为有缝隙。筋腱开,缝隙扩大,产生张力。关节闭,缝隙缩小,产生合力。何为身心合一,想到,就能做到。一念速疾,瞬间到位,这并不容易。通常人,想法与现实,会有脱节。需要长期训练,生活有节制,有规律,才能身意相合。多留意命门,这个地方,是脊柱聚力处。有没有功夫,脊柱能知道。功劲深的,命门如针刺,可激发劲路,活跃筋脉运行。你看打坐,很正宗的人,命门没有不挺的,此处直通脑髓,是最正的一条线,人体也有经纬。正力,支撑结构。
中国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也强调五方,东西南北中。太极,有五个捶法。掩手肱捶,护心捶,搬拦捶,披身捶,撇身捶。用捶发力,锻炼骨力。捶与拳有何不同,一是手型。拳锋指的是,拳的正面。捶是个钻头形,食中二指突出。拳则是平面,四指并拢。二是手劲。拳的劲,主要在正面。捶的劲,主要在手背。捶,手心好似握个小核桃,手背掤起来,掌骨扩张开。没有那个更好,用法不同而已。拳,是击打,通过位移加速度,产生打击力。捶,偏重于攮劲,位移较短,强调整力,发出力道,更像个锥子。无论是拳,还是捶,手腕都不能软。出拳或攮捶,手背与腕子,要平直且有力。捶劲特点是,近距离,发整体力。突然螺旋,急速穿透。这就需要,相当大的整力和爆发力。筋腱暴撑,骨架瞬合,身上要有这个劲,做后盾。后背,像锥子后把,用胯一顶,推着身体,短距离,突然给一下,力争做到,短,疾,透,整。公众号太极浮屠。或说,用身上催出来的整劲,叫捶劲。捶,好似螺旋钻头。短距离,能发出力道,就要瞬间调动周身,四面八方的炸开,人就会突然一整。
一,掩手肱捶,强调轴力,突然拧腰蹬胯,左右急速一拧。左肘后击,右捶前抖,是一对矛盾,也叫挒劲。抖大杆子,有一股子争力。抖拔脊柱,就是捶劲要领。这个捶劲,右肘里裹,右捶出,接上根节。左肩胛闭合,肱骨突然后拽,一个弹抖出去,不要犹豫。二,护心捶。双锤前崩,挺脊拔腰。背后靠,犹如撞钟。前抛物力,打三四寸,犹如抛石。手背敲,小臂磕,闭合胸肌。右捶上,左捶下,拳心向里,双手如柱枪。先抖脊柱,松膀,陡然弹出。一敲即回,如球撞墙。小臂,弹出就拧,有个磕劲,一磕就回。三,搬拦捶。左右开攻,属横劲。左右大力旋腰,以肋开肱,狂扫横轰。由右发力,左边落实。反过来,由左发力,右边落实。蹬地旋腰,急速转体,小臂翻拧,心意坚决,犹如撕布。四,披身捶。如甩大披风。小臂内侧,好似砍刀。高度太阳穴,聚力掌根。肘里裹,开肩胛,腹腔旋动,力在脊柱。五,撇身捶。左捶左去,右捶右去,如拧大枪。左捶撇上弧,右捶拽下弧,犹如链子锤,反之亦然。五,撇身捶。看似平,是个抛劲,抛物的抛。下弧捶往下扯,上弧捶往上抛,配合腿法,多用于拿人躯干。平时,练练发力,有助于,整体功力外放。
武学文章,公众号太极浮屠,感谢关注!

太极浮屠
执大象,天下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太极拳教程:陈式太极拳小架

陈氏小架太极拳俗称"小圈拳",陈氏太极小架一路即为小架的首个套路;《拳经》云:“若要拳练好,除非圈练小。”即由大圈练至小圈,由小圈练至无圈,方臻神品。陈式小架太...

by:北语点点

太极拳

太极拳,以中国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

by:魏蓝健康

太极拳论

王宗岳:明朝万历人,内家拳名家。精通拳法、剑法、枪法,研究数十年,颇有心得。所著《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另有《阴符枪谱》等。见《清史...

by:小巫读经

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2)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

by:簾外雨几闲田

太极拳史

作品《太极拳史》作者:于志钧此系列仅为个人和大家朗读、学习、欣赏。演读者没有夹杂任何自己主观做出评论和讲解,完全还原本书内容,供听者自行理解感悟。过程中有口...

by:隐之茧

24式太极拳

太极无极而生,阴阳平衡!

by:恒星_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