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儒家化的庄子学01-中华传统文化道教史25_缩混

2024-02-12 22:11:5403:56 31
声音简介

秦汉儒家化底庄子学《天地》、《无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天下》七篇大抵成于秦汉之际。作者底思想也是以返到自然的性为尚。作者不十分反对儒家,而其内容与《易》的《象》、《象传》与《系辞传》很相近。从作者屡引孔子与老胭底关系,也可以看出他们是折衷儒道的性说,来反对杨墨的。所不同者,儒主以率性,而道主以反性。《缮性篇》说:“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 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己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 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善于存身者不用知辩,不用德行,因为这 都是有为,一用知则一切知皆为小识,一用行则一切行都是小行,所以要危然安处 ,反其性而复其初,自己一无所为,毫无缺憾,性命就保全了。《天地篇》述子贡 教汉阴丈人用桔梗汲水,这种行为,便是小知小行,文人并非不知,只是耻而不为。故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 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人性的本源是从最初的无有无名发展而来,人当返到那个地位。《天地篇》说:“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末形者有分, 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 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噱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结络,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如《缮性》所说,凡“缮性于俗学, 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者都是“蔽蒙之民”。俗学俗思所以不能 复初致明底原故,在役于知而不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秦汉

本书是《谷园讲通鉴》秦汉史部分第25至50回的结集,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帝国,到陈胜起义、楚汉争霸,再到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一气呵成。在《资治通鉴》的...

by:红袖展

秦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y:丁丁说历史

秦汉史

专辑取于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的《秦汉史》,是国内第一部用西方科学体系、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编写的中国断代史。由于书中大量引用《史记》等文言文原著,加之年代差异...

by:袖绘卯图

秦汉史探

魏晋,上承秦汉,下启隨唐。相邻朝代之间在文化制度上有很大关联性。所以想深入了解魏晋,就不能忽视秦汉和隨唐。本专辑收录一批研究秦汉历史论文。主要来自陈寅恪、唐长儒...

by:魏晋小玄

细讲秦汉史

【廿四史】持续更新,欢迎收藏订阅,互相学习交流~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秦朝和汉朝两个大一统朝代的合称,秦汉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整合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

by:听见廿四史

细品 秦汉

细品秦汉风云每晚7点2期

by:关注历史7795

秦汉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秦汉历史

秦汉史:国史苑中的一门显学如果我们把历尽盛衰沧桑、王朝兴废的中国史,比作一幅群峦竞秀、万壑争流的山水长卷,那么秦汉时代无疑是一座巍峨突起、脾脱群伦的高峰。古往...

by:有声石头_

12分钟听秦汉

京腔京韵讲历史,扣人心弦听秦汉。主播麦子和葡萄自己创作的系列历史评书。秦汉四百年,留下了多少精彩的故事:揭竿而起、鸿门宴、十面埋伏、李广射虎、昭君出塞........

by:麦子和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