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败我独兴?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何中国没有重蹈苏联覆辙?

2024-03-28 00:05:1714:22 1.1万
声音简介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如果不是全运会上一曲《社会主义好》,也许我们还不知道我们的身边竟然还隐藏着那么多吃里扒外的叫兽。

而这些臭大姐,从1991年至今,30年来就一直不曾消停。

1991年,对于世界而言极其不寻常,因为就在这一年的12月25日,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随着戈尔巴乔夫的电视讲话而彻底分崩离析。

苏联的解体,深刻改变了社会主义各国的命运,从此不仅昔日的苏联东欧卫星国纷纷改旗易帜投入资本主义阵营怀抱,就连各苏联加盟国也纷纷开启了一路向西的历史性进程。

苏联解体前后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倒戈,使得曾一度强大到和资本主义阵营分庭抗礼的社会主义阵营瞬间瓦解,只剩下中朝越古老五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面对社会主义阵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巨大挫折,欧美各国不等不靠,迅速组成了落井下石联盟,除对半死不活的俄罗斯穷追猛打,务必确保这个苏联直系继承者凉得彻底,更对中国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进行了空前惨烈的围追堵截。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体量长期令西方国家芒刺在背,所以中国也成为西方国家的众矢之的。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除了无孔不入地渗透,并利用舆论力量鼓吹“中国崩溃论”,干扰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更在国际社会频繁挑衅,如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1999年的南联盟“大使馆”事件等,妄图打断我们的民族复兴进程。

当时的中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内思想暗流涌动的情况下,是真正的内忧外患。可以说,稍有不慎,我们可能就会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甚至比苏联解体的结局更加惨烈。

但我们最终挺了过来并逆势而起,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体,而今更是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所有西方国家大跌眼镜。

那么,为什么中国能不落窠臼异军突起?为何曾经几乎和苏联亦步亦趋的中国却没有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们从不一样

中国之所以不会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一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事实上是1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盟,所以日子过不好就分家似乎也无可厚非。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极大地震撼了世界,随后帝国主义阵营联合进行武装干涉,而被夺取政权的旧势力则组成白军疯狂反扑,内忧外患的局势令新生的苏俄政权岌岌可危。

为击退白军势力,粉碎帝国主义干涉,捍卫革命果实,更为了将无产阶级革命发展为红旗插遍全球的世界革命,列宁提出“民族自决”政策,允许俄国境内大中民族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以平等身份加入苏联,随后俄罗斯、乌克兰、白罗斯和高加索联邦在1922年组成苏联,并陆续发展成15个加盟国的大家庭。

1920年苏波战争折戟沉沙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被迫停止,但苏联的诞生已经在事实上破坏了俄国一脉相承的“大一统”。

列宁去世后,继任的斯大林为扭转这种事实上的分裂,重拾“大俄罗斯”主义,不断拔高俄罗斯在苏联大家庭中的地位,其它加盟国则越来越接近于俄罗斯的“州”或者“自治共和国”,苏联也越来越像大号的俄罗斯。

但问题是各加盟国民族意识早已萌发,刻意拔高俄罗斯地位只能让各加盟国越来越不满,而高高在上的俄罗斯也不得不承担更重的扶贫任务,所以内心也有怨言,所以苏联的分崩离析早在“民族自决”时就已埋下祸根,只要苏联盛极而衰,苏联的瓦解就是最后结局。

相比之下,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断代的文明古国,我国早在大秦帝国时期就建立了大一统的基础,随后不管改朝换代多么剧烈,大一统思想始终一脉相承。

清朝建立后,正赶上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清朝前期开疆拓土,成为近代我国领土的法理依据,因此即便经历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和军阀混战的时刻,中国依然维持了版图的统一。

所以,从历史发展的南辕北辙来看,我们不可能成为下一个苏联。

2、中苏早已交恶

1958年后的中苏交恶,使得我国的国际环境空前险恶,但也成为我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契机。

苏联的解体,本质上是斯大林模式的积重难返。由于二战之前的苏联不仅是世界上第1个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从苏联建立的那一刻开始,资本主义阵营的围追堵截就始终不曾停止,虽然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各怀鬼胎、勾心斗角,但在针对苏联的问题上始终保持着高度共识,这种局面在1929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后逐渐达到高潮。

为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局面,斯大林逐渐放弃了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转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体制,并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对生产力水平薄弱且无法通过对外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苏联而言,斯大林模式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源进行工业化建设,这是苏联迅速完成工业化,并在二战中打败德国法西斯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重要保证。

但当苏联登峰造极,斯大林模式很快成为苏联更进一步的绊脚石,虽然赫鲁晓夫极力修正但无济于事,等到勃列日涅夫老调重弹,苏联则彻底积重难返。

相比之下,虽然新中国在建国前就确定了“一边倒”向苏联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更是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从内而外带着强烈的苏联色彩。

但毛主席为核心的老一辈领导人,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盲从苏联经验,注重轻重工业协调发展,避免了苏联轻重工业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而在中苏交恶后,新中国更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相比于东欧这些在苏联扶持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不仅体量巨大,有对苏联说“不”的能力,更有着数千年的深厚文明积淀,有着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

所以,由于早在50年代末新中国就与苏联在事实上分道扬镳,所以自然也避免了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

3、伟人力挽狂澜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事实证明,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像中国这样5000年文明不断代,不是所有国家都能诞生力挽狂澜式的英雄人物。

但当苏联摇摇欲坠,却始终未能产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人物,无论是戈尔巴乔夫还是叶利钦,本质上都是政客和投机者,他们非但不能拯救苏联于水火,反而成为苏联轰然崩塌的最大推手。

而新中国,则始终不曾缺乏英雄的土壤,并诞生了毛主席、邓公等伟大人物。

早在苏联如日中天的1978年,我国就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进程,而邓公,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稳健发展的灵魂人物。

1982年,邓公就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构想,并在其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逐渐发展完善。

苏联崩塌后,很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邓公通过“南巡讲话”再度统一思想,并做出了一系列力挽狂澜的操作。

1991年的中国,正处于中国工业化高涨的时期,需要大量资本继续推动工业化,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在苏联解体后纷纷撤资。

面对外资基本清零的情况,我国大规模发行国债,以人民购买的400多亿国债保证了工业发展的资本,经济得以继续发展。

强有力的的国家制度,使国家的主权货币及主权债务担任国家建设投资人的角色,最终度过了91年外资清零的危机。

1994年,中国将财政包干政策改为分税制,通过税收大部集中于中央的政策,大大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为国内外大规模投资及应对经济危机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经济非但没有崩溃,反而欣欣向荣,于是美国解除制裁,撤走的外国资本纷纷回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政府在中央的支持下入市干预,动用大量外汇储备稳定汇率,迫使国际资本黯然离场。

而后,中国政府进行金融改革,利用财政建立资产公司将银行的金融坏账剥离,让银行避开了坏账的影响,确保了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

由于始终牢牢掌握财政主权,并拥有着巨大的制度优势,西方国家终于意识到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被轻易击垮,于是“中国崩溃论”逐渐销声匿迹,“中国威胁论”开始甚嚣尘上。

4、国际环境有利

今天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坚持不懈”地鼓吹“中国威胁论”,除了中国的伟大复兴确实令它们食不甘味、如坐针毡,更重要的因素在于鼓吹中国的威胁,不仅能忽悠国内民众为政客的野心慷慨解囊,更能吓唬所谓的盟友尤其是中国周边的盟友对美国唯命是从。

换句话说,美国需要中国这样一个对手的存在,作为假想敌,作为“狼外婆”。这是理论上西方国家在围追堵截时不会赶尽杀绝的基本前提。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确实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能力,毕竟它们面对的,是一个有着完整且强大工业体系的拥核大国,只要这个国家内部精诚团结,必将无往不利、坚不可摧。

更重要的是,苏联解体后,作为直系继承者的俄罗斯虽然一路向西,一心想要和西方国家化干戈为玉帛,但遭到了西方国家的无情丑拒。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俄罗斯体量太大,大到一锅根本炖不下,西方国家一看到它就想到了苏联的可怕。

而且在“大俄罗斯”主义依然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俄罗斯也从未想过去做西方国家的檐下客,几百年来融入西方的努力为的是称王称霸,所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依然深恶痛绝,除非俄罗斯自废武功,或者主动去世。

但这绝不是俄罗斯想要的,所以为了生存,俄罗斯必须放弃幻想,捡起武器奋起抗争。而为了在一蹶不振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对抗北约和欧盟的东扩,避免东欧的战略回旋空间被彻底蚕食,内忧外患的俄罗斯需要在西部集中力量,相应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则需要相安无事的稳定。

而为了集中力量应对西方国家在东南沿海上蹿下跳的挑衅,我们也需要北方边境的安宁,所以中俄友好势在必行,这种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我们在应对西方国家围追堵截时最有力的支撑。

再加上苏联解体后,“一超多强”的格局本身就意味着新的平衡。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横空出世,让我们的朋友圈有了更广的扩展,对于我们抵挡西方国家围追堵截有着巨大的作用,

今天的中国,在经历了7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后,终于越来越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在经历了一系列历史变局,尤其是苏联解体的历史大事件后,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是我们不断迈向新胜利的重要保证。所以,中国不会成为苏联,也注定不可能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丸紫糯唧唧

扯得远了,讲解和趣味性得平衡

猜你喜欢
众人玩剑我玩符师兄打架我加油

众玩剑我玩符师兄打架我加油阿鱼不吃辣D著书籍简介【双男主+双洁+爽文]江厌本是修仙界顶尖的符修,在一次渡劫失败之后,被丢进了一个只有剑修的世界。这也就算了,这具...

by:隐君子_

惊封众人语录

就是把咱们惊封众人的一些话语给录出来,当然是不可能完美投入感情的,就将就一下吧。

by:怜影錯覺丿霖诺

众人都是孤独的|散文小品与心情札记

【内容简介】“如果哪一天我突然消失,请一定要来找我。”这里有散文小品、这里有心情札记、这里有生活思考、这里还有悬疑故事。但请务必独自阅读,因为——众人都是孤独的...

by:小丶习惯

敦煌,众人受到召唤

有些事会随着时间被忘记,有些则会重新被提起

by:呆又方

公众人物毕业演讲

《公众人物毕业演讲》精选中西方公众人物的英语演讲视频音频,乔布斯、奥巴马、拜登、金庸等公众人物现身毕业演讲专区,与你畅谈人生。...

by:兔兔小草莓

公众人物毕业演讲

公众人物世界各大名校演讲集由于喜马拉雅字幕展示限制,如需下载字幕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超级英语演说(iEngSpeech),后台回复音频名字,免费获取字幕下载链...

by:超级英语演说

敦煌:众人受到召唤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要真正理解中国,认识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艺术史,敦煌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座洞窟与一个(群)人的相遇,千年佛国与数十载人生的相遇。莫高窟与她...

by:素心_如兰淡雅香

众人咖啡馆/情感老咖啡

百味人生,人生百味~人生的旅途中,总会有一些感动~一些难忘~一些美好~将这些独特的瞬间,精心打磨成我们的《众人咖啡》一杯杯地呈现在您的面前,我想定会有那么一...

by:陌上烟雨ya

全|敦煌:众人受到召唤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要真正理解中国,认识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艺术史,敦煌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直以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敦煌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似乎遥不可及...

by:Anny_Bluecrane

公众人物毕业演讲02

公众人物世界各大名校演讲集由于喜马拉雅字幕展示限制,如需下载字幕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超级英语演说(iEngSpeech),后台回复音频名字,免费获取字幕下载链...

by:超级英语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