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27)条

2024-03-15 09:02:5506:18 47
声音简介
《论语》公冶长篇(27)条

子曰:已矣乎!
这个“已”到达终点,或者说没有办法了,感叹,算了吧。

什么事情算了吧?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这里提到了一个观点“见其过而内自讼”

我们之前都听过一句话,内自省,也就是自我反省,自我反思。

这里说的自讼又上升了一个境界。

什么叫“讼”呢?
我们把它分成两层意思来讲:
第一层是自责,就是自我责备,自我责怪。

第二层更深入,自我判决。

所以我们想一想,什么叫讼呢?
当出现诉讼的时候,是不是有判决?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是怎样宣判的?

我们先来理解这句话,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首先我们来讲“能见其过者”这个就不容易了,能看见自己的过错。

我们生活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的,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的过错,都是他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过错。

所以能见己过,我们懂得求己,能见其过已然很好了。

接下来有更深入的要求了,讼,自讼首先我们说自责,我不单能见其过,这件事情的发生,我都在思考我自己有没有过错,我自己哪里做得不足,这个是有很多人可以做到的,可以看到自己的过错。

但是接下来自责呢?我们想一想,责备他人是如何责备的?
你知道哪里错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你下次还做不做这样的事情呢?这叫责备他人。

那我们自责呢?是不是也要问问自己当时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去做事情?那么你自己知道错了吗?下次我还会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这叫自责,自我责备。

那么这个讼字,我们再深入一层判决说我不光自我责备,那出现了讼出现了一个官司,我败诉了,那这个时候你要补偿的,要弥补的。

比如说这件事情做错了,我不光自我责备,我可能给对方道歉,去思考一下因为我的过错给对方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这个自讼,就开始有更深的要求了。

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三点,首先自我觉察,在这件事情当中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过错。

第二点,自责,自我责备。

第三点,自讼,去想如何弥补这件事情。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谨记这三点来修身,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有修养的君子。

那当我们懂得这样的思维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这样去教育我们的孩子,也可以这样引导我们的员工。

想一想,比如说孩子做错了一个什么事情,如果我们懂得去引导,让他自己思考,这件事情我们自己做的是不是有过错呢?

如果有,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去再做这样的事情。

那么在接下来让他主动地做出补偿,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才能记住。

举个例子:今天孩子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或者打了同学,骂了同学,这只是假设,如果我们懂得这三步,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下次才能记得住我们。

举个生活当中常见的例子,孩子打了爷爷奶奶这个脸,爷爷奶奶可能还笑,因为她是溺爱。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懂得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就养成了这样不好的习惯,那以后对待他人也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举了一个生活当中的小事情,让大家去思考这里面的重要性。

那么如果这个孩子做错了事情,没有受到过责罚,他下次是不会改的。

那包括员工不是同样的道理吗?如果我们不懂得引导身边的每一个人能看到自身的问题,能去开始自责,自我修改,能去及时的对事情做出弥补,以避免更大的伤害,这个时候人是很难进步的。

但是这句话又是一个极高的要求,所以孔圣人也不禁感叹,算了吧,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说呀,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所以他是提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因为大部分儒家文化都在讲要懂得自省,要懂得正己,所以只是讲前半句,能见到自己的过错。

但是我们可以对自我有更多的要求,不光能见己过,还要懂得自我反思,自我反省,甚至是自我责罚,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变得更优秀,内在才能变得更有仁德,变得更有修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功夫哲学论语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

by:張淸楊问手轩咏春拳功

论语 公冶长第五

《论语》是以语录体方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汇编,它集中体现了孔老夫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千百年...

by:林氏包子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诵读---君子吉

国学儒学经典诵读《论语公冶长》篇。

by:君子吉

公冶長第五——論語章句集註

馬培路老師主講此篇皆論古今人物賢否得失,蓋格物窮理之一端也。

by:春耕园书院

論語不泥 05 公冶長篇 最接地氣的口條解釋最高智慧

需要文字稿的同學請聯絡微信bksun8864,大師兄文山不泥,暨註解易經之後,立刻推出另一部重要的國學註解,即將顛覆宋朝以來,國人對孔子所持有的刻板印象,更是要...

by:大師兄文山不泥

《论语》论语

每日诵读,品味国学经典。

by:科幻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