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声与箜篌(评析胜义谛相品第二 第二段)

2024-04-07 02:22:1065:55 62
声音简介
白话文:
在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完这些话后,世尊转向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说:“善男子!你说得很对。就像你所描述的,这些善男子确实愚昧顽钝,不明事理,不善于合理修行,他们无法理解胜义谛那微妙而又深奥、超越诸行一异性质的真谛。 “为什么呢?善清净慧!并不是在诸行中这样行走时,就能通达胜义谛相,或者在胜义谛中得到证悟。因为,如果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相同,没有差异,那么现在所有的异生(即凡夫)都应该已经见到了真谛,都应该已经得到了无上的方便,安稳地进入了涅槃,或者应该已经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另一方面,善清净慧!如果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不同,那么那些已经见到真谛的人,就不应该去除诸行相。因为如果他们不能去除诸行相,就会受到相的束缚,无法得到解脱。这些见到真谛的人由于不能解脱相的束缚,也就不能解脱粗重的束缚。由于这两种束缚都不能解脱,那些已经见到真谛的人就不应该能得到无上的方便,安稳地进入涅槃,或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实际上,有些人确实已经得到了这样的证悟。”
评析:
在这段对话中,世尊对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的评论给予了肯定,并进一步阐释了胜义谛与诸行相之间的复杂关系。世尊的论述旨在澄清关于胜义谛的误解,并指出理解胜义谛的正确方法。
首先,世尊明确表示,胜义谛并非简单地在诸行中行走就能通达或证悟的。这是因为胜义谛具有微妙而深奥的本质,它超越了诸行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如果胜义谛与诸行完全相同,那么所有凡夫都应该能够轻易地见到真谛,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说明胜义谛并非与世俗经验直接对应,而是需要更深层次的体悟和理解。
其次,世尊指出,胜义谛也并非与诸行完全不同。如果两者截然不同,那么那些已经见到真谛的人就无法通过去除诸行相来得到解脱。这是因为去除诸行相是通达胜义谛的重要步骤之一,如果两者毫无关联,这一步骤就失去了意义。然而,事实上有些人确实通过去除诸行相而得到了证悟,这说明胜义谛与诸行相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综上所述,世尊的论述揭示了胜义谛与诸行相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们既非完全相同,也非完全不同。这种关系体现了佛教哲学中的中道思想,即避免走向极端,寻求一种平衡和超越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和真理。
为了正确理解胜义谛,我们需要超越对诸行的执着和偏见,以更开放和深邃的心态来体悟真理。这需要我们不断地修行和悟道,逐渐去除内心的束缚和障碍,最终通达胜义谛的境界。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向他人学习并分享自己的体悟,共同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道路。
白话:
善清净慧啊!由于现在并不是所有的异生(即凡夫)都已经见谛(即领悟真谛),也并不是所有的异生都已经获得了无上的方便,安稳地进入了涅槃,或者已经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因此,说“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没有差异”是不合道理的。如果有人在这里声称“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相同,没有差异”,那么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应当知道这样的观点是不合逻辑、不合理的。 善清净慧啊!同样地,由于现在那些已经见谛的人,并不能完全除遣诸行相(即各种现象或行为),但他们实际上能够做到除遣;他们也不能完全解脱诸相缚(即被各种现象所束缚),但他们实际上能够做到解脱;他们同样不能完全解脱粗重的束缚,但他们也实际上能够做到解脱。因为他们能够解脱这两种障碍,所以他们能够获得无上的方便,安稳地进入涅槃,或者有可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说“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都是异相”也是不合道理的。如果有人在这里声称“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都是不同的”,那么根据这个道理,我们也应当知道这样的观点同样是不合逻辑、不合理的。
评析:
在这段论述中,世尊(佛陀)通过逻辑推理和辩证思考,对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纠正两种极端的观点。他首先指出,由于并非所有凡夫都已经领悟真谛或达到涅槃的境界,因此认为“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相同”是不合逻辑的。这种观点忽视了胜义谛的超越性和深奥性,错误地将它等同于世俗的经验和现象。
接着,世尊又指出,那些已经领悟真谛的人,虽然不能完全消除各种现象或行为的束缚,但他们实际上能够在修行过程中逐渐做到解脱。这说明胜义谛并不是与世俗经验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而是可以通过修行和悟道逐渐接近和体悟的。因此,认为“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都是异相”的观点同样是不合理的。这种观点过于强调胜义谛与世俗经验的差异,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过渡。
世尊的这段论述体现了佛教哲学中的中道思想,即避免走向任何极端,寻求一种平衡和超越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和真理。他通过辩证思考来揭示胜义谛与诸行相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否定了将它们等同起来的观点,也否定了将它们截然分开的观点。这种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佛教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并在修行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态度和方向。
综上所述,世尊的这段论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胜义谛与诸行相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该采用辩证思考的方法,避免陷入片面和极端的观点。同时,它还鼓励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不断探求真理并努力实现解脱。
上文提到:
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没有差异”是不合道理的
“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没有差异”这一观点确实是不合道理的。胜义谛是宇宙人生的实相,是出世间之真理,它超越了世俗谛的层面,是圣者通过内证所得到的境界。而诸行相则是指世间万物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这些现象都是不断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状态。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胜义谛与诸行相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胜义谛是离言无二相的,它超越了语言和概念的束缚,无法用世俗谛的语言来完全描述。而诸行相则是可以通过语言和概念来表述的,它们是有为法,受到因果律的支配。
因此,如果说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没有差异,那么就等于将胜义谛降低到了世俗谛的层面,这显然是不符合佛教教义的。佛教强调要通过修行来证悟胜义谛,从而超越世俗谛的束缚,达到解脱和自在的境界。
综上所述,“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没有差异”这一观点是不合道理的,它忽略了胜义谛与诸行相之间的本质差异。
上文还提到:
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都是异相”也是不合道理的
“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都是异相”这一观点在佛教哲学中确实被认为是不合道理的。这是因为胜义谛相,作为宇宙人生的实相,是超越言语和思维的,它不离诸行相,但又与诸行相有着本质的不同。
诸行相是指一切有生灭、有功用的有为法,是宇宙间所有事物的现象和过程。这些现象都是不断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状态,即“诸行无常”。而胜义谛相则是这些有为法背后的真实相,是宇宙的实相,它超越了诸行的变化和差异,是平等一味的。
因此,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之间既非完全相同,也非完全不同。如果说它们一向都是异相,那么就否定了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否定了胜义谛相作为宇宙实相的超越性和包容性。这种观点与佛教的中道思想相违背,中道思想强调超越对立的两边,寻求一种平衡和超越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和真理。
所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都是异相”这一观点是不合道理的,它无法全面准确地揭示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之间的复杂关系。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胜义谛相与诸行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共同构成了宇宙人生的真实面貌。
白话文:
“再者,善清净慧!如果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诸行相)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那么就像这些行为表现会陷入混杂、染污的状态一样,胜义谛相也应该同样陷入混杂、染污的状态。但是,善清净慧,我们知道胜义谛相是超越这种混杂、染污的。 “另一方面,善清净慧!如果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完全不同,始终有差异,那么它就不能被称为是所有行为表现的共性或本质(共相)。然而,我们知道胜义谛相正是所有行为表现的共性或本质。 “因此,善清净慧!由于胜义谛相既不陷入混杂、染污的状态,又是所有行为表现的共性或本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是不合逻辑的;同样,说‘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完全不同,始终有差异’也是不合逻辑的。 “如果有人在这里声称‘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或者声称‘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完全不同,始终有差异’,那么根据这些道理,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观点是不合逻辑、不合理的。”
评析:
在这段论述中,世尊(佛陀)进一步阐释了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之间的关系,旨在纠正对胜义谛相的误解,并指出正确理解胜义谛相的方法。他通过逻辑推理,揭示了胜义谛相既不与诸行相完全相同,也不与诸行相完全不同的真谛。
首先,世尊指出,如果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那么胜义谛相就会陷入混杂、染污的状态。然而,我们知道胜义谛相是超越这种混杂、染污的。胜义谛相的纯净性和超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与世俗的经验和现象完全等同。
其次,世尊又指出,如果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不同,始终有差异,那么它就不能被称为是所有行为表现的共性或本质。然而,我们知道胜义谛相正是所有行为表现的共性或本质。胜义谛相作为宇宙万法的本源和真相,必然与诸行相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和共通之处。
因此,世尊得出结论:胜义谛相既不与诸行相完全相同,也不与诸行相完全不同。这种关系体现了佛教哲学中的中道思想,即避免走向任何极端,寻求一种平衡和超越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和真理。同时,这也揭示了胜义谛相的微妙性和深奥性,它超越了世俗的认知和言语表达,只能通过内心的体悟和证悟来领会。
最后,世尊提醒我们,如果有人声称“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或者声称“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完全不同,始终有差异”,那么这些观点都是不合逻辑、不合理的。我们应该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不断探求真理,避免陷入片面和极端的观点。
综上所述,世尊的这段论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启示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应保持中道的思想,超越世俗的执着和束缚,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
白话文:
“再者,善清净慧!如果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诸行相)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那么就像胜义谛相在各种行为表现中没有差别一样,所有的行为表现也应该没有差别。这样一来,修行者在观察各种行为时,所见、所闻、所觉、所知就应该是最终的,不需要再去寻求胜义谛。然而,我们知道各种行为表现实际上是有差别的。 “另一方面,如果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完全不同,始终有差异,那么就不能说‘各种行为表现只是无我性、无自性的显现,这就是胜义谛相’。因为这样的话,杂染相和清净相就应该同时分别成立。但是,善清净慧,我们知道胜义谛相并不是这样的。 “因此,善清净慧!由于现在各种行为表现都有差别,并非无差别,修行者在观察各种行为时,所见、所闻、所觉、所知并不是最终的,他们还需要在后续的时间里更深入地寻求胜义谛。同时,‘各种行为只是无我性、无自性的显现,这就是胜义谛相’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而杂染相和清净相并非同时分别成立。所以,说‘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或者‘胜义谛相与各种行为表现完全不同,始终有差异’都是不合逻辑的。如果有人在这里声称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情况,那么根据这些道理,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观点是不合逻辑、不合理的。”
评析:
在这段论述中,世尊进一步阐释了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两种极端观点的错误。他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分析,揭示了胜义谛相的超越性和深奥性,以及它如何与诸行相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
首先,世尊指出,如果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那么所有的行为表现也应该没有差别。然而,事实上,我们观察到的各种行为表现是有差别的。这说明胜义谛相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诸行相的总和或某一方面的表现。它超越了诸行相的层次,具有更深层次的本质和意义。
其次,世尊又指出,如果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完全不同,始终有差异,那么就不能说“各种行为表现只是无我性、无自性的显现,这就是胜义谛相”。因为这样的话,杂染相和清净相就应该同时分别成立。但事实上,胜义谛相并不是与诸行相截然分开的另一个世界或存在状态。它是通过修行和悟道逐渐显现出来的宇宙万法的本源和真相。
因此,世尊得出结论:胜义谛相既不完全等同于诸行相,也不与诸行相截然分开。它超越了诸行相的层次和限制,但又与诸行相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共通之处。这种关系体现了佛教哲学中的中道思想和中观见解,即避免走向任何极端,寻求一种平衡和超越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和真理。
最后,世尊提醒我们,由于诸行相是有差别的,并非无差别,所以修行者在观察各种行为时所见、所闻、所觉、所知并不是最终的。他们还需要在后续的时间里更深入地寻求胜义谛相,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体悟宇宙万法的本源和真相。同时,“各种行为只是无我性、无自性的显现,这就是胜义谛相”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而杂染相和清净相并非同时分别成立。这为我们指明了修行的方向和目标,也揭示了胜义谛相的深奥性和超越性。
白话文:
“善清净慧啊!就像螺贝上的鲜白色性,我们无法将它与螺贝本身视为一相或异相。同样地,金上的黄色也是如此。又如箜篌发出的美妙曲声,我们无法将这曲声与箜篌本身视为一相或异相。黑沉香上的妙香性、胡椒上的辛猛利性、诃梨的涩性,这些都是与它们所依附的事物不可分割的,我们无法将它们与所依附的事物视为一相或异相。 “就像蠹罗绵上的柔软性,我们无法将它与蠹罗绵本身分开来看。熟酥上的醍醐也是如此,它与熟酥是融为一体的。同样地,一切行上的无常性、一切有漏法上的苦性、一切法上的补特伽罗无我性,这些都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无法将它们与事物本身视为一相或异相。 “善清净慧啊!贪欲上的不寂静相和杂染相也是如此,我们无法将它们与贪欲本身分开来看。对于嗔恨和愚痴上的这些相,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善清净慧啊!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微妙而不可分割,我们无法简单地将它们视为一相或异相。”
评析:
世尊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进一步阐释了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之间微妙而不可分割的关系。他强调,就像螺贝的鲜白色性、金的黄色、箜篌的曲声等,这些属性与它们所依附的事物之间,既非完全相同,也非截然不同。同样地,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分割而又超越了一般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世尊的教导提醒我们,在理解胜义谛相与诸行相的关系时,应避免陷入片面和极端的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们视为一相或异相,而是要深入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地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
此外,世尊还通过比喻贪欲、嗔恨和愚痴上的不寂静相和杂染相,强调了内心修行的重要性。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去除内心的贪婪、愤怒和愚痴,保持心灵的平静和清净。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体悟胜义谛的深奥和玄妙,实现修行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世尊的这段教导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关系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修行的指导和方向。我们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不断探求真理,实现内心的解脱和自由。
白话文:
“善清净慧啊!我已经在如此微妙至极、深邃至极、难以通达的,超越所有法则的一异性质的胜义谛相中,实现了正等正觉。在我体悟到这种境界之后,我便向他人宣说、阐释、并设法使其明了。 “此时,世尊想要再次强调这个深奥的道理,于是以偈颂的形式说道: ‘行界与胜义,彼此离一异, 若人强分别,一异皆非理。 众生被相缚,又被粗重困, 唯勤修止观,方能得解脱。’”
评析:
在这段经文中,世尊继续向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传授关于胜义谛的深奥道理。他首先强调自己已经在超越所有法则、微妙至极、深邃至极的胜义谛相中实现了正等正觉,即完全体悟了宇宙人生的真谛。这表明世尊具有无上的智慧和境界,能够透彻理解并宣说胜义谛的深奥之处。
接着,世尊以偈颂的形式进一步阐释了胜义谛与诸行相之间的关系。他明确指出,胜义谛与诸行相之间既非完全相同(一),也非完全不同(异)。如果有人强行将这两者分别视为一或异,那么这样的观点都是不合逻辑的。这是因为胜义谛超越了诸行相的层次和限制,具有更深层次的本质和意义。
此外,世尊还指出众生被现象(相)所束缚,并受到粗重烦恼的困扰。为了解脱这些束缚和困扰,众生需要勤奋地修行止观。止观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通过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洞察力来逐渐体悟胜义谛的深奥之处。只有通过止观的修行,众生才能逐渐解脱束缚,实现内心的自由和解脱。
综上所述,世尊的这段经文不仅揭示了胜义谛与诸行相之间的微妙关系,也为我们指明了修行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应该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不断探求真理并努力实现解脱。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走向极端和片面的观点,以中道的思想来看待世界和真理。
白话文:
这时,世尊对长老善现说:“善现!你对于有情世界中的众生,知道有多少是心怀增上慢,被增上慢所执持,因而对自己的理解做出妄自尊大的判断吗?你又知道有多少众生是脱离了增上慢,而能真实地理解并判断事物呢?” 长老善现回答世尊说:“世尊!我知道在有情世界中,只有极少数的众生能脱离增上慢,真实地理解并判断事物。而我所知道的,有无量无数的众生是心怀增上慢,被增上慢所执持,所以他们对自己的理解做出了妄自尊大的判断。”
评析:
在这段对话中,世尊与长老善现讨论了一个重要主题:有情世界中的众生如何受到增上慢(即傲慢、自以为是的态度)的影响,以及这种态度如何阻碍他们真实地理解和判断事物。
世尊询问长老善现关于众生中有多少人能够超越增上慢、真实理解事物的情况,这表明了世尊对众生心智状态的深刻关注。增上慢被看作是一种心智障碍,它使得人们过于自信、忽视真理,从而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长老善现的回答则揭示了一个现实:在有情世界中,能够摆脱增上慢、真实理解事物的人非常稀少,而大多数人都受到增上慢的困扰,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个回答不仅呼应了世尊的问题,也进一步强调了增上慢在众生心智中的普遍性和危害性。
这段对话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不要被傲慢和自以为是所蒙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接近真理、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努力修行、提升自己的智慧,以超越增上慢的束缚,达到真实理解的境界。
总结来说,这段对话通过世尊和长老善现的问答形式,深入探讨了增上慢对众生心智的影响以及如何摆脱这种束缚的问题。它不仅是佛教哲学中关于心智状态的一个重要讨论,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正确心态、认识真理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白话文:
: “世尊,有一段时间我住在阿练若(即寂静处)的大树林中,那时也有许多苾刍(即出家修行者)在这树林附近居住。我见到这些苾刍在日落后陆续聚集在一起,依据他们各自的修行领悟,讲述着种种不同的法相和理解。 “其中有一类人,他们由于领悟到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的缘故,了解到五蕴的相状、生起、尽头、灭去和灭去的证悟,从而阐述自己的理解。同样地,也有人因为领悟到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处,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等,而各自阐述他们的理解。 “还有一类人,他们由于领悟到食物(此处可能指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等四种食)的缘故,了解到食物的相状、生起、尽头、灭去和灭去的证悟,从而有自己的理解。也有人因为领悟到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真理,了解到四谛的相状、全面知识、彻底断除、证悟和修习,而阐述他们的见解。 “再有一类人,他们由于修行四念住(即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缘故,了解到四念住的相状、能对治和所对治的对象、修行方法、未生令生、已生不忘并倍加增广等方面,而有深刻的理解。同样地,也有人因为修行到四正断(即断除已生恶法、断除未生恶法、生起未生善法、增广已生善法)、四神足(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又称四如意足)、五根(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支(即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念觉支,又称七等觉支)等,而各有不同的领悟和阐述。 “还有一类人,他们因为修行到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又称八正道)的缘故,了解到八支圣道的相状、能对治和所对治的对象、修行方法、未生令生、已生不忘并倍加增广等方面,从而有深刻的领悟和阐述。”
评析:
在这段经文中,善清净慧菩萨向世尊描述了他在阿练若大树林中居住时的所见所闻。他观察到许多出家修行者(苾刍)在日落后聚集在一起,分享各自在修行过程中的领悟和理解。这些苾刍们根据自己的修行动向和所悟到的法理,阐述着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等不同佛法概念的见解。
善清净慧进一步描述了这些修行者们所关注和探讨的各种修行主题。有些人专注于领悟五蕴的本质,通过观察五蕴的生起、变化和灭去,来达到对宇宙真相的认识;有些人则通过理解十二处、十八界等更加细微的佛法概念,深化自己的修行境界。还有一部分人关注食物与修行之间的关系,认识到食物对于维持身体和心灵的重要性,并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促进修行的进步。同时,也有人致力于领悟四谛的真理,通过透彻理解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来探寻解脱之路。
此外,善清净慧还提到了一些修行者在实践中所关注的具体修行方法,如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和七觉支等。这些方法有助于修行者培养正念、增强定力、开启智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最后,他谈到了修行八支圣道的人,这些人通过践行正见、正思维等八种正道,努力实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这段经文不仅展示了佛教修行者们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也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和相互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它也鼓励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修行水平。
上文提到: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和七觉支,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和七觉支都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概念。
四正断是佛教中的四种正确的决断,包括律仪断、断断、修断和防护断。律仪断是对于已生的恶不善法为令断灭而进行的决断;断断是对于未生的恶不善法为不生而进行的决断;修断是对于未生的一切善法为令生起而进行的决断;防护断则是对于已生的一切善法为令住持不忘、修习圆满而进行的决断。
四神足则是佛教中的四种神通得以产生和凭藉的基础,包括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和观神足。欲神足是由希望达到神通的意愿之力产生的;勤神足是无间断地专注一心,不断增长而起的禅定力;心神足是以心念之力而发起的禅定;观神足则是由观察思惟佛教教义而成就的禅定。
五根是指五种感觉器官,但在佛教中特指五种能生起一切善法的根本,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和慧根。信根是对三宝虔诚,可破除一切邪信;精进根是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恶;念根是修四念处以获正念;定根是专心禅定以断除情欲烦恼;慧根是观悟四谛,成就智慧,可达解脱。
五力则是由五根增长所产生的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的力量,包括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这些力量都有破恶之力,故称为“五力”。
五力和七觉支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概念。五力是由五根增长所产生的,它们包括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这些力量在修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帮助修行者维持修行的动力,达到解脱的目标。每一种力都具有破恶之力,因此被称为“五力”。
具体来说,信力是对三宝(佛、法、僧)的虔诚信仰,它能够破除一切邪信,为修行提供坚实的信仰基础。精进力是修四正勤所产生的力量,它使修行者能够断除诸恶,勇往直前。念力是修四念处所得的力量,它让修行者能够保持正念,不被邪念所侵扰。定力是专心禅定所产生的力量,它帮助修行者断除情欲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与专注。慧力则是观悟四谛所得的力量,它让修行者能够洞察真理,获得智慧解脱。
另一方面,七觉支是修行解脱者需要培养的七个方面的觉醒。这些觉支包括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和行舍觉支。择法觉支是培养修行者辨别真伪、选择正确修行方法的能力。精进觉支是在修行过程中保持精进不懈的力量。喜觉支是修行者远离颠倒梦想和苦厄后所得到的喜悦。轻安觉支是身心无染、远离病痛和烦恼的轻朗和安宁。念觉支是对所修习的佛法常系念而不忘的能力。定觉支是在前面五觉的基础上,定力更为深入和神妙的状态。行舍觉支则是舍弃对自我执著的否定和扬弃,达到万物平等、心物皆寂的境界。
通过培养和增长这七觉支,修行者能够逐渐消除烦恼,增长解脱慧命,最终获得永恒愉悦的圣果。七觉支与五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修行的重要支撑体系。
七觉支是修行解脱者需要培养的七个方面的觉醒,包括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和行舍觉支。这些觉支能够帮助修行者增长解脱慧命,逐渐消除烦恼,获得永恒愉悦的圣果。
另一方面,七觉支是修行解脱者需要培养的七个方面的觉醒。这些觉支包括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和行舍觉支。择法觉支是培养修行者辨别真伪、选择正确修行方法的能力。精进觉支是在修行过程中保持精进不懈的力量。喜觉支是修行者远离颠倒梦想和苦厄后所得到的喜悦。轻安觉支是身心无染、远离病痛和烦恼的轻朗和安宁。念觉支是对所修习的佛法常系念而不忘的能力。定觉支是在前面五觉的基础上,定力更为深入和神妙的状态。行舍觉支则是舍弃对自我执著的否定和扬弃,达到万物平等、心物皆寂的境界。
总的来说,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和七觉支都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佛教修行的完整体系。通过理解和实践这些概念,修行者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最终达到解脱的目标。
白话文:
“世尊,我看到那些长老们后,心中便想:这些长老们都是依据他们各自的修行领悟来讲述种种法相和理解。但我知道,他们其实都怀有增上慢,被这种傲慢心理所执持,所以无法真正理解和领悟胜义谛那遍一切、一味无别的深奥真相。 “因此,世尊,您所说的实在是奇妙无比,您善巧地宣说了胜义谛相的微妙至极、深邃难测,它是如此难以通达,却又遍一切处、一味无别。在这个圣教中修行的苾刍们,对于胜义谛这种遍一切、一味无别的真相都难以领悟,更何况是那些外道人士呢?” 这段经文表达了修行者对胜义谛真相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他们认识到胜义谛是超越言语和思维的,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行和领悟,才能逐渐接近这个真相。同时,他们也警惕自己不要陷入增上慢的傲慢心理中,要时刻保持谦虚和敬畏的态度。
评析:
在这段经文中,善清净慧菩萨表达了他对世尊所宣说胜义谛相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对修行者可能陷入增上慢(傲慢心理)的警觉。他观察到,即使是那些修行有素、各自有所领悟的长老们,也可能因为增上慢而无法真正理解和领悟胜义谛的深奥真相。
善清净慧菩萨对世尊的赞叹,突显了胜义谛的微妙至极、深邃难测,以及它遍一切处、一味无别的特性。他认识到,胜义谛是超越言语和思维的,不是轻易能够通过表面的听讲或思考就能领会的。这种真相需要修行者通过长期的实践、内观和体悟,才能逐渐接近并领悟。
同时,善清净慧菩萨也指出了修行者在追求胜义谛过程中需要警惕的问题,即增上慢。增上慢是一种傲慢心理,它可能使修行者过于自信,忽视自己的不足,从而阻碍了对胜义谛真相的深入探索和理解。因此,他强调修行者应该时刻保持谦虚和敬畏的态度,不断反省自己,去除心中的傲慢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段经文不仅表达了善清净慧菩萨对胜义谛真相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也为我们提供了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保持谦虚、谨慎和敬畏的态度,不断去除心中的傲慢和杂念,才能更接近宇宙人生的真谛。
白话文:
这时,世尊对长老善现说:“确实如此,善现!我对于那微细至极、深邃至极、难以通达至极且遍一切一味相的胜义谛,已经实现了正等正觉。在我体悟到这种境界之后,便为他人宣说、阐释、并设法使其明了。为什么呢? “善现啊,我已经在各种情境中显示出清净的所缘境就是胜义谛,无论是在一切蕴中、一切处中、缘起中、食中、谛中、界中、念住中、正断中、神足中、根中、力中、觉支中,还是道支中。这种清净的所缘境在一切蕴中都是一味相,没有别异相。就像在蕴中一样,它在一切处中、乃至一切道支中,也都是一味相、无别异相。
评析:
在这段对话中,世尊向长老善现强调了他对于胜义谛的深刻理解和体悟。他表明自己已经在各种情境中显示出清净的所缘境就是胜义谛,无论是在五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及色、声、香、味、触、法)、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还是道支中,这种清净的所缘境都呈现出一味相,即无差别的统一状态。
世尊的这番话意味着,无论在哪个层面或角度观察,胜义谛都是贯穿始终的、统一的真理。它没有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或分化,始终保持其清净、一味的特点。这体现了胜义谛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它是超越一切相对概念和差别的终极真理。
此外,世尊还强调了自己在体悟胜义谛后,便致力于向他人宣说、阐释这一真理,并设法使其明了。这体现了世尊作为觉悟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不仅自己体悟了真理,还积极地将这一真理传播给更多的人,帮助他们实现解脱和觉悟。
总的来说,这段对话揭示了胜义谛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也展示了世尊作为觉悟者在传播真理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无私精神。它鼓励我们深入探索和理解胜义谛,以实现内心的解脱和智慧的增长。
白话文:
: “再者,善现啊!修行观照的苾刍在通达了一个蕴(即五蕴之一)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之后,就不再需要寻求其他各别的蕴、处(十二处)、缘起、食(四种食)、谛(四谛)、界(十八界)、念住(四念住)、正断(四正断)、神足(四神足)、根(五根)、力(五力)、觉支(七觉支)、道支(八支圣道)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了。因为他们已经能够以此真如、胜义、无二智为依止,对遍一切一味相的胜义谛进行审察并趋向证悟。 “所以,善现啊,根据这个道理,你应当知道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的。它超越了我们常规思维的界限,只有当我们真正通达一个蕴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并以此为基础去审察遍一切一味相的胜义谛时,才能逐渐接近真理的彼岸。” 世尊的这段教导进一步强调了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的特性,并鼓励修行者在通达一个蕴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后,以此为跳板去审察和证悟更高层次的真理。通过不断的修行和领悟,我们可以逐渐摆脱世俗的束缚,走向解脱和自由的道路。
评析:
在这段经文中,世尊继续向善现阐述胜义谛的深奥道理。他强调,当一个修行者通过观照实践通达了五蕴中任何一蕴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之后,便能够以此为基础,理解其他所有佛法概念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而无需再逐一寻求。这是因为真如、胜义、法无我性是遍一切一味相的,它们贯穿了佛教教义的各个方面,是修行者通达解脱的关键。
世尊的教导提醒我们,胜义谛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可以通过修行实践逐步领悟的真理。当我们通过观照五蕴等佛法概念,洞察到它们背后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时,便能够以此为跳板,更深入地审察和证悟胜义谛的遍一切一味相特性。
此外,世尊还鼓励我们保持对胜义谛的持续探求和领悟。通过不断修行,我们可以逐渐摆脱世俗的束缚,实现内心的解脱和自由。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便能够不断接近真理的彼岸。
综上所述,世尊的这段经文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胜义谛的遍一切一味相特性,还为我们指明了修行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宝贵教导,努力修行实践,以期早日实现内心的解脱和自由。
白话文:
再者,善现啊!就像那些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各有不同的特性和表现,同样地,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加上色、声、香、味、触、法)、缘起、食(四种食)、谛(四谛)、界(十八界)、念住(四念住)、正断(四正断)、神足(四神足)、根(五根)、力(五力)、觉支(七觉支)、道支(八支圣道)也都各有不同的相状和特性。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一切法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也有不同的相状和特性的话,那么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也就应该有因,是由因所产生的了。 “然而,善现啊!如果真如、胜义、法无我性是由因所产生的,那么它们就应该是有为法,而有为法则不可能是胜义谛。因为胜义谛是超越有为、无为的,是诸法的真实本性。所以,我们不应该将真如、胜义、法无我性看作是有因、由因所生的,也不应该将它们看作是有为法。它们是胜义谛,是诸法的真实本性,是遍一切一味相的。 “善现啊!当我们领悟到这一点时,就不会再去寻求其他的胜义谛了。因为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就像虚空一样,无相、无分别、无变异,遍一切一味相。同样地,在异性异相的一切法中,胜义谛也是遍一切一味相的。 “现在,我要用颂歌的形式来重申这个道理:” 此遍一切一味相, 胜义诸佛说无异, 若有于中异分别, 彼定愚痴依上慢,
评析:
世尊在这段教诲中,再次强调了胜义谛的遍一切一味相特性,并告诫弟子善现,不应将真如、胜义、法无我性看作有因或由因所生的有为法。胜义谛超越有为和无为,是诸法的真实本性。
世尊用五蕴等不同佛法概念的相状和特性作为比喻,说明它们虽然各自不同,但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却是统一无别的。若认为这些真如性质有差异,便是误解,因为这将使真如成为有因、有为的法,与胜义谛的遍一切一味相相违背。
世尊进一步指出,胜义谛如同虚空,无相、无分别、无变异,是超越世俗理解和分别的。它遍及一切,却保持一味无别的特性。若有人在此中见到差异,做出分别,那便是愚痴和傲慢的表现。
这段教诲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对胜义谛的正确理解,不被表面的差异和世俗的分别所迷惑。我们应该努力去除心中的傲慢和愚痴,以谦虚、开放的态度探求真理,逐步接近并领悟胜义谛的深奥之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实现解脱和自由。
上文提到:

胜义谛的“遍一切一味相”是佛教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用以描述诸法实相的本质特征。这个表述包含了几个层面的意义:
首先,“胜义谛”指的是超越世俗谛的真理,是诸法最真实、最本质的面貌。在佛教中,世俗谛是我们日常经验到的、相对的世界,而胜义谛则是超越这些相对现象,揭示万物本源的绝对真理。
其次,“遍一切”意味着这种真理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它不受任何特定条件或时空的限制,而是贯穿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中。
最后,“一味相”则强调这种真理的无差别性。在胜义谛的层面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失去了它们在世俗谛中的差异和区别,呈现出一种平等、无分别的状态。这种无差别性并不是简单的同一或混同,而是一种超越了相对性的绝对同一。
综合起来理解,“胜义谛的遍一切一味相”描绘的是一种普遍存在、无差别、超越相对性的真理状态。这是佛教修行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诸法实相的最本质特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原创箜篌|《箜篌》—鲁璐

人生,总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缘。箜篌,该算得上是我今生最奇妙的缘了,一眼便是一生。在豆蔻年华遇上了箜篌,我觉得这是一种命中注定。汉家女儿“十五弹箜篌",我的十五弹...

by:雨法雨音乐

琉璃碎丶箜篌断弦

投稿请加群29203780,然后私密群主。这里是一部分在麦田之声的电台直播录音,以后这个专辑都不会再更新了。因为我已经离开了麦田了。可以关注下其他专辑的更新。

by:NJ米熙儿

失传的天籁:箜篌乐曲大全集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箜篌在民间也广泛流传,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箜篌从14世纪后期不再流...

by:学术个体户

李凭箜篌引朗诵读

《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

by:老裴背古文

箜篌 — 古老的传统民乐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在民间也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

by:吃瓜的_张来水

唐诗三百首评析与译文

大家好,我是林佳松鹤,为大家朗读唐诗三百首。

by:林佳叔叔

孙宜学:西方女性主义文化评析

(公众号:wuzhikuhai)孙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海外汉学、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已出版学...

by:余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