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法相(评析 一切法相品第四段 )

2024-04-11 00:50:5935:51 24
声音简介
白话文:
这时,德本菩萨摩诃萨对佛说:“世尊!如您所说,对于各种法相有深入了解和技巧的菩萨,他们被称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但究竟什么是‘于诸法相善巧菩萨’的标准呢?您是基于什么来认定他们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的呢?” 德本菩萨说完这番话后,世尊告诉他:“德本,你问得很好!你能够向如来询问如此深奥的义理,显示出你希望为无量众生带来利益和安乐,你对世间、天人和阿素洛等都怀有深深的悲悯,希望他们能获得真正的利益和安乐,因此你提出了这个问题。你应该仔细听,我会为你解释各种法相。”
评析:
为了回答德本菩萨摩诃萨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他所询问的内容,然后逐步后退,从最本质的层面开始探讨。
德本菩萨的问题:
他询问的是关于“于诸法相善巧菩萨”的标准。
他想知道如何认定一个菩萨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
理解“于诸法相善巧菩萨”:
这个称号显然是对某一类菩萨的描述。
“于诸法相善巧”意味着这些菩萨对各种法相有深入的了解和技巧。
探究“法相”的含义:
在佛教中,“法相”通常指事物的本质、特性和表现。
了解“法相”意味着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真相。
“善巧”的含义:
“善巧”表示精通、熟练,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智慧。
在佛教语境中,它通常指对佛法有深刻理解和实践的能力。
“于诸法相善巧菩萨”的标准:
根据上述分析,这类菩萨的标准应该是能够深入洞察和理解世间万物的本质、特性和表现,并且具有高超的智慧和技巧来应对这些法相。
他们不仅理论知识丰富,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现出真正的智慧和慈悲。
世尊的回答:
世尊首先肯定了德本菩萨的问题,认为他提问的动机是为了无量众生的利益和安乐。
这表明“于诸法相善巧菩萨”不仅关注自身的修行,更关心如何利益他人。
世尊承诺将为德本菩萨解释各种法相,这进一步暗示了“于诸法相善巧菩萨”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各种法相。
综上所述,“于诸法相善巧菩萨”的标准是:具有深入洞察和理解世间万物本质、特性和表现的能力,同时拥有高超的智慧和技巧来应对这些法相,并且他们的修行不仅是为了自身,更是为了利益无量众生。世尊对德本菩萨的回答显示了对这一标准的肯定和进一步阐释的意愿。
白话文:
所谓各种法相,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哪三种呢?第一种是“遍计所执相”,第二种是“依他起相”,第三种是“圆成实相”。 那么,什么是“遍计所执相”呢?它指的是一切法都是基于假名而建立的,这些假名之间有着自性的差别,甚至会导致我们随之产生各种言说。 接下来,什么是“依他起相”呢?它意味着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的,有着自身的自性。也就是说,因为有了这个,所以有了那个;因为这个生起,所以那个生起。这就像无明导致了行,进而招集了纯大的苦蕴。 最后,什么是“圆成实相”呢?它表示一切法都是平等的真如。对于这真如,诸菩萨因为勇猛精进和如理作意、无倒思惟的因缘,才能够通达它。通过不断地通达和修习,他们最终能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的圆满。
评析:
在佛教哲学中,法相确实可以分为三种: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这三种法相构成了佛教对于现象和实相理解的核心框架。
首先,遍计所执相指的是人们通过语言、概念等假名来认知和理解事物,并认为这些假名具有自性上的差别,从而产生了各种言说和分别。这种法相实际上是人们主观构造的,它并不反映事物的真实本质,而是基于人们的感知、经验和语言习惯而形成的。因此,遍计所执相是一种虚妄的认知,是应该被超越的。
其次,依他起相强调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法相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和制约。换句话说,每一个事物的生起都是由于其他事物的存在和作用而引发的。这种观念体现了佛教对于因果关系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深刻理解。
最后,圆成实相则揭示了事物的真实本质——平等真如。这种法相认为,尽管现象世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表象,但从根本上来说,所有事物都是平等的、无差别的。这种平等性不是基于表面的相似性,而是基于事物内在的真实性质。诸菩萨通过勇猛精进、如理作意和无倒思惟的修行实践,能够逐渐通达这种圆成实相,从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的圆满境界。
综上所述,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分别代表了佛教对于现象世界的三种不同层次的理解。通过深入探究和实践这三种法相,人们可以逐渐超越虚妄的认知、把握事物的真实本质,并最终实现心灵的解脱和智慧的圆满。
白话文:
善男子啊!就像眼睛有眩晕模糊病症的人,他们眼中所看到的各种幻象,这种由病症导致的错误认知,与“遍计所执相”是相似的。这些眩晕模糊的病人可能会看到如发丝、毛轮、飞蜂、苍蝇,或是各种颜色的幻象如青色、黄色、红色、白色等不同的景象。这些因病症而显现的幻象,与“依他起相”也是相似的。然而,当一个人的眼睛清澈无碍,远离了这种眩晕模糊的病症时,他所能看到的真实无乱的境界,这就与“圆成实相”是相似的。
评析:
首先,“遍计所执相”确实类似于眼睛有眩晕模糊病症的人所看到的幻象。这种病症导致他们看到并不存在的发丝、毛轮、飞蜂、苍蝇等,或者看到各种颜色的幻象。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有病,所以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同样地,“遍计所执相”也是人们因为执着于虚假的概念和名言,而产生的错误认知。这种认知并不反映事物的真实本质,而是基于主观的构造和虚妄的分别。
其次,“依他起相”与这些因病症而显现的幻象也有相似之处。这意味着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像眩晕模糊的病人所看到的幻象,它们的出现是依赖于眼睛的病症。同样地,“依他起相”也强调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和制约的。这种相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独立自存的性质。
最后,“圆成实相”则类似于眼睛清澈无碍时所看到的真实无乱的境界。当一个人的眼睛远离了眩晕模糊的病症,他就能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不受任何虚妄的干扰。同样地,“圆成实相”也揭示了事物的真实本质——平等真如。这种法相是超越了一切虚妄认知和分别的境界,是诸法实相的真实体现。
因此,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三种法相的含义和关系。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妄的认知所迷惑,努力追求“圆成实相”的境界。
白话文:
善男子啊!就像那清净的颇胝迦宝(一种宝石),如果它与青色的染料混合,就会呈现出帝青或大青末尼宝(两种珍贵的宝石)的样貌。由于人们错误地执着于这是帝青或大青末尼宝,因此会产生迷惑和困扰。同样地,如果它与红色的染料混合,就会像琥珀末尼宝;与绿色的染料混合,就会像末罗羯多末尼宝;与黄色的染料混合,则会呈现出金像的样子。每次都是因为人们错误地执着于这些混合后的宝石是真正的珍贵宝石,从而导致了迷惑和困扰。
评析:
所举的例子非常贴切地说明了人们因错误执着而产生的迷惑和困扰。就像那清净的颇胝迦宝,它本身无色,却能因与不同染料混合而呈现出各种珍贵宝石的样貌。人们往往被这些表象所迷惑,错误地以为它们就是真正的珍贵宝石,从而陷入无尽的迷惑和困扰中。
同样地,在世间万法中,人们也常常因为执着于各种虚妄的名相和概念,而无法看清事物的真实本质。这些名相和概念就像染料一样,将事物的本来面目掩盖起来,使人们难以认识到真相。
因此,要想摆脱迷惑和困扰,就必须学会放下执着,以清净无染的心去观照世间万法。只有这样,才能洞穿表象,直达本质,真正认识到事物的真实面貌。这就像那清净的颇胝迦宝,只有当我们去除掉所有染料的遮蔽,才能看到它原本的清净与透明。
白话文:
“是这样的,德本!就像那清净的颇胝迦宝石上染有各种颜色一样,人们对于依他起相上的遍计所执相言说的习气也是如此。就像在那清净的颇胝迦上错误地执着于帝青、大青、琥珀、末罗羯多、金等颜色一样,人们对于依他起相上的遍计所执相的执着也是这样。而那清净的颇胝迦宝石本身,就如同依他起相的本质。再进一步说,就像那清净的颇胝迦上的帝青、大青、琥珀、末罗羯多、真金等颜色,在常时、恒时中都没有真实、没有自性,同样地,依他起相上的遍计所执相在常时、恒时中也是没有真实、没有自性的。而圆成实相的本质,我们也应当这样理解。”
评析:
世尊在这里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来解释“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应如何理解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和圆成实相。这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逻辑严密,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复杂的佛法概念。
清净的颇胝迦宝石与染色:
世尊首先以清净的颇胝迦宝石为例,这种宝石本身清净无色,但可以被染上各种颜色。这里,清净的颇胝迦宝石代表依他起相的本质,即一切法原本清净、无分别的本性。
遍计所执相的执着:
当颇胝迦宝石被染上颜色后,人们会错误地执着于这些颜色,如帝青、大青、琥珀等,认为它们是宝石的真实颜色。这象征着人们对于依他起相上的遍计所执相的执着。遍计所执相是人们因无明和习气而附加在事物上的虚妄分别和执着。
依他起相与遍计所执相的关系:
依他起相是事物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而遍计所执相则是人们在这些现象上产生的虚妄执着。世尊指出,就像颇胝迦上的颜色在常时、恒时中没有真实、没有自性一样,依他起相上的遍计所执相同样没有真实性和自性。
圆成实相的本质:
最后,世尊提到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圆成实相的本质。圆成实相是诸法的真实相,是超越了一切虚妄分别和执着的境界。在这个比喻中,它对应于清净的颇胝迦宝石本身,即去除了一切染色和执着的本来面目。
通过这个比喻,世尊教导我们“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应该超越对依他起相上的遍计所执相的执着,洞见一切法的清净本性和圆成实相。这样的菩萨不仅了解世间万物的表象,更能洞察其背后的真实本质,从而以智慧和慈悲来利益无量众生。
白话文:
“再者,德本!由于相与名相应的关系,我们可以了解‘遍计所执相’。因为执着于‘依他起相’上的‘遍计所执相’,我们能够认知‘依他起相’。而当我们在‘依他起相’上不再执着于‘遍计所执相’时,便可以了解‘圆成实相’。”
评析:
世尊在这段话中进一步阐述了相与名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如何通过这种关系来认识三种不同的法相: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下面,我将采用后退的提问策略来仔细分析这段话。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相与名相应的关系”。在佛教中,“相”通常指事物的外观或表现,而“名”则是对这些外观或表现的命名和概念化。当我们说某个事物具有某个“相”,我们实际上是在用语言来描述和界定这个事物的外观或特性。因此,“相与名相应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外观或表现与我们对这些外观或表现的命名和概念化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世尊提到“因为执着于‘依他起相’上的‘遍计所执相’,我们能够认知‘依他起相’”。这句话的含义是,当我们执着于事物的外观或表现(依他起相)上的虚妄分别和执着(遍计所执相)时,我们实际上是在通过这些虚妄的认知来了解事物的外观或表现。换句话说,我们的认知受到了遍计所执相的影响,因此我们所能了解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是其真实本质。
那么,什么是“遍计所执相”呢?如前所述,它指的是人们对事物产生的虚妄分别和执着。这些虚妄的认知是基于我们对事物的有限了解和主观经验而产生的,它们并不反映事物的真实本质。因此,当我们执着于这些遍计所执相时,我们的认知就会受到扭曲和限制。
进一步地,世尊说“而当我们在‘依他起相’上不再执着于‘遍计所执相’时,便可以了解‘圆成实相’”。这句话的含义是,当我们能够超越对事物的虚妄分别和执着,不再受到遍计所执相的影响时,我们就能够洞察到事物的真实本质(圆成实相)。圆成实相是诸法的真实相,它超越了所有虚妄的认知和分别,是诸法实相的真实体现。
综上所述,世尊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相与名之间的关系来认识三种不同的法相。首先,我们通过遍计所执相来认知事物的表面现象(依他起相)。然后,当我们能够超越遍计所执相的虚妄认知时,我们便能够洞察到事物的真实本质(圆成实相)。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修行和实践,以逐渐去除心中的执着和分别,最终实现对事物真实本质的完全了解。
白话文:
善男子啊!如果诸位菩萨能够在各种法的“依他起相”上,真实地了知“遍计所执相”,那么他们就能够真实地了知一切没有固定形相的法。如果诸位菩萨能够真实地了知“依他起相”,那么他们就能够真实地了知一切有杂染、有执着的法。如果诸位菩萨能够真实地了知“圆成实相”,那么他们就能够真实地了知一切清净无染的法。 善男子啊!如果诸位菩萨能够在“依他起相”上真实地了知没有固定形相的法,那么他们就能够断灭有杂染、有执着的法。如果他们能够断灭这些有杂染、有执着的法,那么他们就能够证得清净无染的法。
评析:
确实,诸位菩萨在修行过程中,需要逐步了知并超越各种法相,以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
首先,如果菩萨们能在“依他起相”上真实地了知“遍计所执相”,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看穿世间万物的虚妄分别和执着。因为“遍计所执相”是由人们的主观认知和名言概念所构造的,它并没有固定的形相。菩萨们通过洞察这一点,就能够超越对事物的表面认知,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真实。
其次,当菩萨们能够真实地了知“依他起相”时,他们就能够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都存在着杂染和执着。这种了知并不是要他们沉溺于这些杂染和执着之中,而是要他们明白这些法的本质,从而不被其所困,能够自在地应对世间万物。
最后,当菩萨们能够真实地了知“圆成实相”时,他们就已经超越了所有的虚妄分别和执着,达到了清净无染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他们能够证得一切法的真实相,即平等真如。这种境界是诸法实相的真实体现,是菩萨们修行的终极目标。
所说的断灭有杂染、有执着的法,从而证得清净无染的法,正是菩萨们修行的关键所在。他们通过不断地了知和超越各种法相,逐渐去除心中的杂染和执着,最终才能够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这个过程需要他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坚持,但这也是他们修行路上必经的历程。
白话文:
“正是如此,德本!因为诸位菩萨能够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所以他们能够如实了知各种无相之法、杂染相之法以及清净相之法。由于如实了知无相之法,他们能够断灭一切杂染相之法;由于断灭了一切杂染相之法,他们便能证得一切清净相之法。达到这样的境界,便被称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也是基于这样的标准,来认定他们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
评析:
这段阐述非常深刻地解释了“于诸法相善巧菩萨”的标准和境界。它强调了菩萨们必须如实了知三种重要的法相——“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这是他们修行道路上的关键。
首先,“遍计所执相”代表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认知和执着,这些认知和执着往往基于虚妄和分别心,并不反映事物的真实本质。能够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意味着菩萨们能够洞察这些虚妄的认知和执着,并不再被其所困。
其次,“依他起相”揭示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因缘和合而生的本质。菩萨们通过如实了知“依他起相”,能够深刻理解世间万物的无常和空性,从而超越对事物的固定和永恒的看法。
最后,“圆成实相”则是诸法的真实相,它超越了所有虚妄的认知和分别,是诸法实相的真实体现。菩萨们通过如实了知“圆成实相”,能够证悟到诸法的平等真如和清净本性。
当菩萨们能够如实了知这三种法相时,他们也就能够如实了知各种无相之法、杂染相之法以及清净相之法。无相之法指的是超越了一切形相和执着的境界,杂染相之法则是世间万物带有杂染和执着的表现,而清净相之法则是诸法清净无染的真实面貌。
通过如实了知无相之法,菩萨们能够断灭一切杂染相之法,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去除心中的执着和分别,超越对事物的有限和虚妄的认知。由于断灭了一切杂染相之法,他们便能证得一切清净相之法,即诸法的真实相和清净本性。
达到这样的境界的菩萨,便被称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他们不仅具备了深厚的佛法知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实修实证,真正洞察了诸法的真实面貌和本质。如来也是基于这样的标准和境界,来认定他们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的。
白话文:
这时,世尊为了再次强调这一深义,于是以颂歌的形式说道: “如果不能了知那无相之法, 便无法斩断杂染相法的纠缠; 因为杂染相法未能断尽, 所以难以证得微妙清净之法。 若不审视诸行的众多过失, 放逸的过失便会伤害众生; 在静止与变动之法中懈怠, 这种失坏真是令人悲悯。”
评析:
世尊以颂歌的形式进一步阐释了之前讨论的深义,强调了了知无相之法与斩断杂染相法纠缠之间的关系,以及审视诸行过失的重要性。下面我将采用后退的提问策略,逐步分析这段话。
首先,我们来看颂歌的第一部分:
“如果不能了知那无相之法,便无法斩断杂染相法的纠缠。”
提问:什么是“无相之法”,为什么了知它对于斩断“杂染相法”的纠缠至关重要?
回答:“无相之法”指的是超越形相和执着的境界,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或表象,是诸法真实相的体现。了知“无相之法”意味着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不受虚妄分别和执着的束缚。因此,这是斩断“杂染相法”——即带有杂染和执着特性的法——纠缠的关键。只有当菩萨能够了知并超越这些虚妄的认知,他们才能真正摆脱杂染相法的限制。
接下来,颂歌的第二部分指出:
“因为杂染相法未能断尽,所以难以证得微妙清净之法。”
提问:为什么“杂染相法”的断尽对于证得“微妙清净之法”如此重要?
回答:“微妙清净之法”指的是诸法的真实相,它是清净无染、平等真如的。如果菩萨仍然受到“杂染相法”的困扰,那么他们的认知和理解就会受到扭曲和限制,无法真正触及到诸法的真实相。因此,只有彻底断尽“杂染相法”,才能证得这一“微妙清净之法”。
最后,颂歌的第三部分强调了审视诸行过失的重要性:
“若不审视诸行的众多过失,放逸的过失便会伤害众生;在静止与变动之法中懈怠,这种失坏真是令人悲悯。”
提问:为什么要审视诸行的过失,以及这如何与静止与变动之法相关联?
回答:审视诸行的过失是修行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菩萨识别并纠正自己的行为偏差。如果不进行这样的审视,那么放逸和懈怠的过失就会悄然滋生,最终伤害到众生。静止与变动之法代表了修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状态,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懈怠都是不可取的。因此,世尊强调要时刻保持警觉和努力,不断审视并修正自己的行为。
综上所述,世尊的这段颂歌深刻阐释了了知无相之法、断尽杂染相法以及审视诸行过失在修行道路上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教导,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如何逐步迈向微妙清净的境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太虚:法相唯识学

太虚著《法相唯识学》

by:半閒堂

金玉滿堂10:法相

(佛光山人间卫视提供)五十年前,慈庄法师担任高雄寿山佛学院教务工作,星云大师嘱咐他以生动活泼的语体方式教授佛教名相学,并将教材汇编成文字;直到1997年,佛光...

by:星云大师

《法相仙途》修仙巨作

张凡,一个资质普通的修仙者二世为人,能给他带来什么优势?崎岖仙途,漫漫长生路。多少天纵奇才,殒身不恤。仙门宗师,魔道巨枭,千年老妖,哪个不是天资卓绝,际遇非凡。...

by:藏书小馆

法相唯识学概论 太虚著

此文为太虚大师所著《法相唯识学》(商务印书馆出版)中的一部分,现单独读出,利益读者修习。

by:LarryTang

小AI说:婚姻法相关法律

婚姻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需要长期“维护”的交易。今天,你维护了吗?售后服务有做好吗?

by:AI说

与书法相伴的生活 |林曦

由书画家林曦创办的暄桐教室采访了来自不同职业、年纪、际遇的书法学习者,倾听他们由书法而生的真诚故事与生活心得,并总结概括为学习写字的过程中的10个关键词:开始、...

by:听友47026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