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序分

2024-04-26 13:25:4140:19 27
声音简介
8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序分

(甲)接下来,我会详细解释经文的意义。经文的意义是通过文字来显现的。而且,观照般若和智慧般若,都是因文字般若而起的。因此,经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必须仔细考订以确保准确无误。由于这部经典被广泛诵读,从明朝到现在流传在世的版本非常多,但往往存在传写错误或随意的增减,各种版本都自称是正确的,这几乎让人无所适从。我生得晚,但幸运的是,在晋、隋、唐时期,像僧肇、智者、慧净等大德的经疏从海外归来,同时唐代人的写本,如柳诚悬等人所写,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也得以面世。这使我能够互相参照,考证其真实性并纠正其中的错误。这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后来学者的责任。我已经另外校勘并记录了一卷,附在经文后面出版。至于字句的异同,即使只有一个字的出入,但如果与经文的意义关系重大,我都会在文中一一指出,并阐明其含义。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一目了然。请读者仔细阅读。
经文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序分,第二部分是正宗分,第三部分是流通分。所有的经典都是这样划分的。这种划分方式起源于东晋的道安法师,他是净土宗初祖庐山远公的师父。这种说法最初提出时,听到的人都表示怀疑。后来向东来的印度僧人求证,才知道在西土,所有的经典也是这样划分的。于是大家都心悦诚服,这种划分方式也就成为了定规。比如这部经典,从“如是我闻”到“敷座而坐”,这是序分。从“时长老须菩提”到“是名法相”,这是正宗分。从“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到“信受奉行”,这是流通分。
(乙)首先,序分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丙)首先是证信序,其次是发起序。
(丙)首先是证信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五人俱。”这段证信序,也被称为通序,因为所有的经典都有这一段。也被称为经后序,因为佛最初讲经时并没有这段序,是在结集时才加入的。还被称为遗教序,因为佛即将涅槃时,阿难尊者按照佛的遗命,在所有经典的开头都加入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若干人俱”等语句。加入这些话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这是佛所说的,以建立信仰。因此被称为证信序。
《大智度论》中将此科之文称为“六成就”。通常,集结一部经典,必须具备六个条件,才能得以完成。那么,这六个条件是什么呢?第一,“如是”,代表信的成就。第二,“我闻”,代表闻的成就。第三,“一时”,代表时的成就。第四,“佛”,代表主的成就。第五,“在某处”,代表处的成就。第六,“与比丘众若干人俱”,代表众的成就。当这六个条件都具备时,说法的主人、说法的时间、说法的地点、听法的群众,以及集结经典的人负责证明自己亲耳所闻,所有这些都足以建立众生的信仰,一一都齐备了。因此被称为“六成就”。
最初说的“如是”,意味着没有不同,就是“如”,没有错误就是“是”。人们如果相信,就会说“如是”。如果不相信,就会说“不如是”。现在集结经典的人一开口就郑重地说“如是”,是为了明确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佛所说,言辞和意义都没有错误。这样就足以让现在的人信服并传承给后代。因此被称为信的成就。《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信是进入佛道的初步,所以列在最前面。
接下来说的“我闻”,“我”是阿难自称。特别用“我”这个词,是一种负责任的说法。而且也是为了明确这是他亲耳听到的,而不是传述的。上面承接“如是”,下面又详细列出同样听到的群众,又是为了明确这并不是他私下听到的。那么,“如是如是”,信而有证。所以被称为闻的成就。
在世尊成佛的那一天,阿难出生。到阿难出家的时候,佛已经讲法二十年了,因此阿难请求佛将二十年前所说的法再补讲一遍。阿难又得到了法性觉自在三昧,能在定中洞察一切法。所以集结佛法,一定会推选阿难。这也是佛所亲自允许的。就像《法华经》所说:“我与阿难,在空王佛处同时发心,我喜好精进,于是成为佛;阿难常常乐于多闻,所以持有我的法藏。”在集结经典的时候,阿难登上宝座,身体发出如佛一般的光芒。众人怀疑世尊又起来讲法,或者怀疑是其他地方的佛来了,或者怀疑阿难成了佛。阿难开口就说“如是我闻”等等,三个疑问立刻就解决了。世尊大概预知到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所以命令一切经典的开头,都要放置“如是”等句子。
关于佛经的结集,经、律、论中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小乘佛教的三藏经典都是阿难集结的。有人说,优波离集结了律藏,而阿难只集结了经藏和论藏。还有人说,论藏是大迦叶自己集结的。另有一种说法是论藏由富楼那诵读出来的。这次集结被称为五百结集,也叫第一结集。它发生在世尊去世的那一年,地点在王舍城外的毕波罗窟。当时阿阇世王是外护,大迦叶尊者是首席。参与的人数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五百众,有的说是千众,还有的说是八万四千众。这次集结也被称为上座部结集,因为大迦叶是所有僧侣中的上座。结集开始于那一年的安居初的十五日。关于结集结束的时间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安居三月后结束,有的说是四月后才结束。还有的说,那年十二月阿阇世王去世,大迦叶也进入了狼迹山,于是大众就解散了。
在那个时候,还有数百到数千名未能参加第一次结集的学者和无学者,他们为了报答佛的恩情,在毕波罗窟西北二十里的地方,另外集结了经、律、论三藏,以及杂集藏、禁咒藏,共为五藏。因为这次集结汇聚了圣人和凡人,所以被称为大众部结集(这里的参与者都是佛的弟子,不是佛灭度百年后的大众部)。婆修婆师罗汉是这次集结的首席,同样由阿阇世王作为大檀越提供各种供养。这些可以在《法藏经》和《西域记》等书中找到记载。
之后还发生了三次结集:第一次是在佛去世大约百年后,由耶斯那(又称耶舍陀或须那拘)长老为首,集结了七百名圣者。长老离婆多与萨婆迦通过问答方式论断,专门为了严净律藏中的非法内容。这次被称为第二结集。第二次是在佛去世二百三十五年后,阿育王时代,由目犍连帝须为首,集结了六万人,并精选了千人。帝须创作了论藏,以驳斥外道的邪说。这是第三结集。最后一次大约是在四五百年后,迦腻色迦王时代,集结了五百罗汉、五百菩萨,由迦旃延子为首。马鸣菩萨用了十二年时间完成了毗婆沙论百万颂,以解释佛经(译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也有一种说法是,世友菩萨为首,创作了各十万颂的三藏论。这是第四结集。另外,有人说佛在世时就已经有结集的活动了,比如《目连造法蕴足论》。但这只不过是一部分的撰述。真正召集众人集会,进行大规模的结集活动,实际上是从大迦叶、阿难等圣者开始的。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的结集,大约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佛祖灭度后的第七天,大迦叶告诉五百罗汉,他敲响了大椎,召集了来自十方世界的所有阿罗汉,共计八万八千人。他们在娑罗双树间集结,并让阿难登上法座。这次结集分为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三部分。其中菩萨藏包括八部分:第一部是胎化藏,第二部是中阴藏,第三部是摩诃衍方等,第四部是戒律藏,第五部是十住菩萨藏,第六部是杂藏,第七部是金刚藏,第八部是佛藏。这一说法见于《菩萨处胎经》。另一种说法是,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大菩萨带领阿难到铁围山,结集了大乘三藏,这一说法可以在《大智度论》中找到。
至于密教部分的结集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全部由阿难集结;另一种说法是以金刚手菩萨为主,阿难为辅助。后一种说法是依据《六波罗蜜经》。在这部经中,佛祖将各种佛法归纳为五部分,并告诉慈氏菩萨:“我灭度后,让阿难陀受持所说的经藏,优波离受持所说的律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说的论藏,曼殊室利受持所说的大乘般若波罗蜜多,而金刚手菩萨则受持所说的深奥微妙的各种法门。”
“表法”是将佛法的教义应用到自己的本性上,这是听经闻法的重点。我们需要将经文融入自己的本性中去体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这段文字虽然描述的是外在的情境和事相,但我们仍然可以将其销归自性。以此类推,如果我们对于所有的情境和缘分都能如此领会,那么我们的受用将是无穷的。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如”这个词,表示的是如如不动,也就是指每个人本来就具有的本性。“是”指的是现在就是这个状态。虽然所有普通人这个本性就在此刻,但它却不断地生灭变化,没有像“如”那样保持不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执着于自己的个体存在,这种执着成为了一种障碍。所以我们要打破这种小我的执着,而归入到更大的自我中。这个大我,就是所谓的“一法界”,即心、佛、众生三者没有差别,都是常乐我净的自我。这里的“我”应该这样理解。“闻”是指反观自性,回归内心的听闻。如果想要归入大我,就必须反观自性,不能向外追求,背离觉悟而合于尘世。“一时”这个词,表示的是过去、现在、未来都包含在当下的一念之间,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都是不存在的,我们应该这样理解。
上文中的“我”是让我们理解一法界,从而消除空间的障碍。而这里的“一时”则是让我们理解时间的无界限,从而消除时间的障碍。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如此,应该反观自性。普通人已经忘记了他们的本性很长时间了。现在想要回归本心,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在我们的六根中,耳根是最具圆通性的。就像四面八方的鼓声,我们都能同时听到。这对本性的理解没有障碍,更容易领会。所以我们从耳根入手。因为耳根具有一千二百种功德。(这里的一千二百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表示圆满无障碍。因为十方的纲领只是四方。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相乘则为十二,再乘以一百则为一千二百。)
“佛”指的是我们自性中的天真佛。它既遮蔽又显现,中道圆融,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这就是自性的舍卫国。战胜五阴的魔鬼,继承佛的种性,这是自性的衹陀太子。庄严的福慧和功德的树林,这就是所谓的树。离家出走的孩子现在回到了家园,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衣里的明珠不劳而获,这就是自性的给孤独园。“大”指的是大悲大愿。“比丘”指的是远离尘埃和污垢。众指的是理与事的和谐结合。“一千二百”表示的是耳根反观自性的功德圆满。“五十五”人指的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觉的五十五位修行者。这是说如如不动的本性就在此刻。如果我们能消除横竖的障碍,反观自性,那么我们自性中的天真佛就会显现出来。我们就会与大悲大愿、远离尘埃和污垢、理与事和谐结合、反观自性功德圆满的五十五位菩萨摩诃萨为伴。那么灵山的法会就像还在进行一样。甚至可以说我们就在灵山亲耳听到了妙法,也可以说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性中的天真佛和释迦牟尼佛已经心心相印,光芒相互照耀。
如果我们已经在信仰和修行的过程中见证了“境相为非相”,那么我们就能见到如来(即觉悟的本质)。因此,各位追求善知识的朋友,这样的境界并不是只有在读经时才存在,也不是只在听经的座位上才能体验,更不是仅在法会中才能感受到。我们应该在所有时间、所有事情、所有境遇中都能看到“诸相非相”,这样无论在动或静中,我们都能保持一致的觉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请大家非常珍重这一点。
接下来是发起序。那时,世尊到了用餐时间,他穿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他依次乞讨完毕后,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吃完饭,收好袈裟和钵盂,洗完脚,铺好座位坐下。
佛陀为出家人制定了三种袈裟。第一种叫安陀会,由五条布缝制而成(布被剪成方块,然后像田地一样缝在一起,所以也叫福田衣。五条布的方形较大,九条布的方形逐渐变小)。这种袈裟也被称为着体衣,在做事务、坐卧时穿着。第二种叫郁多罗僧,由七条布制成。讲经说法时,会加在五条布袈裟之上穿着,所以也被称为上衣。(五条布袈裟又名下品,七条布袈裟又名中品,九条布袈裟又名上品。)如果在人群稠密的地方,或者进入大城市以及王宫,就会穿九条布制成的大衣,梵语叫僧伽黎,也叫大衣。现在世尊要入城乞食,所以特意穿上了大衣。
这三种袈裟,总称加沙。加沙的意思是混杂。这不仅仅是因为袈裟的颜色有青、黄、赤、黑、紫等混杂在一起(这是根据《梵网》的说法。其他书籍可能只说青、黑、赤,或者只说赤,或者说:赤色的衣服上加上青黑等斑点),还因为不使用纯正的赤色,而是混合了青色、黄色、黑色或紫色。不仅赤色不是纯正的赤,青色、黄色、黑色和紫色也不是纯正的颜色,这就是所谓的混杂(这样的说法是综合了多种观点并融会贯通得出的,古代并没有这么明确的说法)。所以偏青的赤色就变成了黑泥的颜色,被称为披缁。赤色混合黄色则被称为木兰色。紫色也是由赤色和黑色混合而成,都不是纯正的颜色。因此也被称为不纯正的颜色、变色或染色。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与在家的人区别开来,也表达了不执着于颜色的意思。(《增一阿含》说:“染作加沙衣,味成加沙味。”所以加沙最贴切的解释是混杂。)这样的颜色暗淡无光,也表达了不炫耀的意思。穿衣持钵乞食等都是戒律所规定的。世尊这样做,就是以身作则,教导人们持戒。钵等物品,都如常所说。
“乞食”有多重意义。简单来说,它有助于降伏我慢(即自我傲慢),不贪图口味,专心修道,同时也让见到的人产生惭愧心。出家本来就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度化众生需要先断除迷惑。断惑必须经历苦行,让人们看到后心生惭愧,意识到自己过于贪图口腹之欲和安逸生活。这样,道心会增长,俗念会减少。因此,乞食对众生有很大益处,不仅仅是让人布施、种福田而已。乞食实际上是出家人修极大的福报。
古代有德行的人因为担心信心不足,会遭到毁谤,不得已才购置田地自己耕种,这已经违反了佛制,令人痛心。怎么能像现在有些人所说的那样,让比丘还兼营其他职业呢?这样做又何必出家呢?这实际上是在破坏佛法,是万万不可的。如果想要佛法大兴,就必须实行乞食制度。如果说在东方不能实行,今天不能实行,那么看看暹罗至今仍遵守佛制实行乞食,怎么能说今天东方就不能实行呢?只是需要有足够多的人有信心,然后才能实行。
“敷座而坐”是指将要进入禅定状态。按照规矩,在坐禅之前还有经行的仪式,但这里没有提及,是为了强调用功的重要性,不能有片刻的偷懒和安逸。
这部大经的发起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事情开始的,这非常奇特。所以善现一开始就赞叹“希有”。然而,这些奇特的事情实际上与寻常生活无异,所以善现接着说“善护念,善付嘱”。这说明这篇文章与全经关系密切,道理深奥而又亲切。如果草草看过,岂不是辜负了这部经典的深意。
现在从十个方面来简要阐述其中的义理。前四个方面是从佛法的角度来阐明的;后六个方面则是从教化的角度来阐明的。
(一)佛示现穿衣乞食、奔波劳碌的样子,与普通人无异,这表明佛并不执着于佛相。这也是在显示佛的无我相。全经的宗旨在于破除我执。现在佛示现无我相而不说一字也是在显示佛的不执着于法相。虽然不说一字但实际上是在示现无我之法。这又表明了佛也不执着于非法相。这样三空(我空、法空、非法空)之理在这里得到了彻底的彰显。这就是所谓的“善付嘱”。
(二)如前所述,这是一种大智慧。修行菩萨之道,必须兼具悲心和智慧。因此,当我们详细讨论时,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度化所有众生。现在佛陀所表现的像普通人一样,这是四种布施方式中的“同事摄”。这是佛陀的大慈大悲,不舍弃任何众生,并通过自身作则,为所有菩萨树立榜样。这就是所谓的“善护念”。综合来看,以大智慧来行大悲之心,看似空却又不空。因为大悲之心而显现出大智慧,看似有却又像没有。这种空而不空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妙有”。有而不有,这才是真正的“空”。这难道不是“即空即假,即假即空”吗?这种二谛观的融合,恰好是中道的真谛。在日常生活中,这已经将整部经书的要旨,即三空的真理和二谛观的融合,完全展现出来了。这就是“希有”之处。
(三)佛陀在讲述其他经典时,常常会放出光芒,震动大地,作为开始的象征。这表示所有的佛法都是从般若正智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每一种佛法都是般若的体现。在之前的般若经典中,也曾有放光动地的描述,展示了般若正智能拔除无明。现在,在第九次讲述金刚般若时,并没有这样的描述,这是为了显示,即使是般若的法相也不应执着。所以本经上说:“佛说般若波罗蜜,但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般若波罗蜜。”要知道,不执着于般若,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这是不取于相的极致。
(四)在讲述本经之前的几十年中,佛陀每天都这样显现。在讲述本经之后,直到他涅槃的几十年中,他也每天这样显现。可以看出,这种显现只是他人眼中的现象。佛陀并没有这样的念头:“我为大众作出这样的显现。”因为佛陀无时无刻不在二谛圆融的大空三昧中。他人所看到的显现,都是从大空三昧中自然流出的。佛陀行事自然,从不刻意。这是如如不动的极致。整部经书的千言万语,最终归结为:“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如何为人演说呢?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可以看出,这八个字是全经的要领,也是学人受持演说的要领。如今在日常生活中,这就是显示金刚般若的要领,这难道不能说是“希有、善护念、善付嘱”吗?以上就是通过佛法来阐明发起序的意义。
五)所有众生,都同样具有佛性,即每个人本来就具有法身如来。然而,他们的法身如来是隐藏的,并不显现。之所以说是隐藏的,是因为这些众生在日常生活中忙于衣食,背离了觉悟,与尘埃合一,久而久之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现在,佛以法身如来的形象,表现得像普通人一样,忙碌于尘世,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希望所有在尘世中忙碌的众生,能够各自回头反思自己本来具有的如来藏。
(六)对于普通的众生来说,他们的业障深重。现在,如果他们想要反思自己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得到良好的启迪,并且勤奋地修炼学习。现在讲述这部经典,从乞食等事情开始,是为了指示众生接受并持守这部经典,应该像对待家常茶饭一样,一天都不能离开。通过这样长期的修炼学习,或许可以增长信心,在无明的厚重外壳中,透露出光明来。
(七)然而,这是最上乘的经典,非常深奥微妙。现在能够听闻并接受这部经典,并想要理解如来的真实教义,如果没有相当的修行资格,也无法进入这个门径。本经上说:“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的人,对于这些章节和句子,能够产生信心,认为这是真实的。”信心,是进入佛道的门户。认为这是真实的,就是理解其真实教义。可以看出,理解真实教义,才是真正的信心。上文问到如何产生真实的信心。现在的回答是:能够产生信心,是因为认为这是真实的。这明确告诉我们,能够产生信心,是由于认为这是真实的,也就是真正理解,才是真正的信心。真实的信心,与那些轻率、不经意的信心是不同的。而真实的信心则来源于持戒修福。那么,想要进入这个门径,持戒修福,难道不重要吗?为什么持戒修福能够产生信心,认为这是真实的?这其中的关系,理论非常精深微妙,等待后文详细解释。现在,穿衣持钵乞食等事情,都是佛制定的戒律。按照这些戒律行事,就是持戒。而乞食,则让所有看到和听到的人,产生惭愧心,增长佛道之念,这不仅仅是布施种福田,更是修福。金刚般若从持戒修福开始,正是为众生指明产生信心的方便之门。
(八)乞食等行为是持戒的表现。铺好座位坐下来是为了进入禅定。由戒律产生禅定由禅定产生智慧。因此这个序言作为讲述金刚般若的引子还指示了众生通过无漏三学这一确定的程序来修行。这表明了持戒修福能够产生真实的信心从而进入佛门。然而想要般若正智出现又必须修炼禅定。

(九)修行的关键,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静中培养出对佛法的领悟。同时,在面对各种环境和缘分时,要时刻检验自己的修行成果。古人称之为“历事煅心”,这是修行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要想理解“两边都不执着”的道理,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穿衣等琐事中领会,在平凡的日子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无论在哪里都能保持佛心。这也是般若智慧在乞食等微小事物中发起的深意。
(十)更有深意的是,这个发起序列,实际上是指引那些身处尘世劳碌之中的人们如何开始修行的方便法门。人们既然被过去的业力所牵引,落入这个物质的世界中,为了生计而奔波,这是谁也不能避免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追求物质而忘记了修行的本心,同样,如果因为无法摆脱尘世的烦恼而产生更多的困扰,那也是不可取的。修行的道路在于善于利用我们所处的环境,这样,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修行道场。
每天早晨,我们穿上衣服出门,各自去完成自己的职责,比如乞食等,任务完成后就回家。那些无关紧要的应酬,能省就省。这里,“还至本处”四个字非常关键,值得我们深思。回家后,把吃饭、洗漱等日常琐事处理完,就应该静坐下来,收敛心神,观照自己的内心。这里的“敷座而坐”四个字,更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现在的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应酬繁多,回家后又不能静心修行。即使他们坚持念佛诵经,从不间断,但由于缺乏静心修行的功夫,所以虽然口中念念有词,心中却杂念纷飞,这样的修行又有什么好处呢?另外,他们从不留心体会“不执着于相,也不执着于非相”以及“不执着于法与非法两边”的道理,所以即使修行多年,依然心境不定,容易被外界所影响。这样的人,自己修行没有成就,甚至还可能破戒做出各种不良行为,自以为不执着于法相,实际上却已经执着于非法相了。他们不仅自己堕落,还可能引导无数的信众一起堕落。这都是因为他们从未真正收敛心神观照内心,从未真正理解和体会“不住相”以及“两边都不执着”的修行要义。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
因此,“还至本处,敷座而坐”这八个字,对于我们这些在尘世中奔波的人来说,就像是一剂良药、一句座右铭。以这句话作为修行的起点,正好说明了般若智慧不是空谈的。我们需要依照佛法文字进行观照和实践,时刻不放松自己的修行努力在各种事情中检验自己的修行成果才能有所成就。以上就是通过教化来阐明修行发起的深意。
总结这十种意义,以此作为开端。这段文字不仅全面彰显了无上佛法的理事,还详尽提供了修行者的预备方法和入手法门,实在是珍贵稀有。如果不能一一领会并依法修行,那么不仅辜负了世尊的护念和嘱托,也辜负了这段珍贵的发起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属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般若部的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由于该经旨在论述成道境界,即无上正等正觉...

by:聊聊传统国学经典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用熟悉的方言诵读心中的金刚经

by:落葵叶子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

by:大富大贵52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无病无灾

by:LeeSelena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

by:黄色潜水艇11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智,慧月本心明。

by:吉祥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