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因素的演变,不同国家的战略文化有何区别?| 中国古代军事史

2024-04-26 14:49:1819:36 300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常彧,欢迎收听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古代军事史》。

现在大家普遍接受什么叫做战争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它的实现条件,通过战争的实现条件来进行界定的战争的实现条件现在被认为是2C到3C到4C的一个演进的过程。

战争最简单的一句话的定义就是有组织的暴力行为。

鸡和鸡之间的生理性的对抗,为了争夺配偶的羚羊之间的对决。它不是有组织化的暴力,是个人之间的暴力,黑猩猩之间的群体和群体之间的,比如说黑猩猩去虐杀和狩猎小型动物,这个他们有组织,可是组织化的程度稍微低,越高组织的暴力就越接近战争的形态。

我们知道现在最复杂的组织就是国家组织,远比任何企业,远比任何公司、班级、学校、单位都要复杂的一种组织形态,叫国家以国家的方式来组织人群进行。

暴力对抗,这是最大的暴力,最大的一种有组织的暴力,这就是国家间的战争。

当然也有一些组织程度比较低的人群的暴力,比如说黑社会,铜锣湾的黑社会和元朗的黑社会,如果发生了一次暴力对抗,他们也是有组织的,他们也是一种低烈度的一种战争行为,他们也是诉诸于利益背后有宗派的那种情感冲动的,那个也属于战争,只不过组织化的程度比较低。

如果我们把战争和最高程度的人群组织仅仅的限制在最高程度的人群组织的话,那我们是由国家来组织的人群之间的暴力对抗表现为人类的战争。

要实现这种有组织的暴力对抗,那至少依赖两个条件。

第一种依赖条件叫做指挥,我们把它叫做C1。任何一个人群组织化,它必须要背后有一套指挥系统。黑社会大哥到中层的马仔到下面的战争,这是一套指挥系统。国家从总参谋部到大军区到师团,连排班都是一套组织。有组织化的人群投入到战场中,组织能力越强,组织程度越复杂,暴力程度就越高。

组织是第一步,当然打掉一支军队最好的办法就是打掉他的组织,杀掉多少军人意义不大,但是打掉他的组织,这个国家的暴力能力就被打为零了。海湾战争,美国打掉的就是伊拉克的指挥系统,一打掉指挥系统,再有多少军队他都是一盘散沙,因为没有办法被组织起来。

我们有一句老话大家也都知道,首先要取上将的首级,就是打掉他的组织系统。

第二叫做控制,能够控制住多少人,这个控制的背后跟指挥有相似的地方,就是你能够控制什么样的资源,控制多大程度的社会力量投入到群体的暴力对抗中。

黑猩猩也有组织,但黑猩猩对资源控制以投入战争中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人类从石油、金属、木材、人力资源、经济、金融,全部以国家的方式加以控制,投入到战争中,这是战争背后的一种控制吧。那黑猩猩呢,大家约起来商量一下,去打另外一个群体。他们很少制作武器,也很少为这场战争囤积大量的资源。

指挥和控制C1加C2两个条件,指挥家控制两个条件结合起来,一部分人能够被有效的指挥起来,接受命令,完成有组织化的暴力斗争,两个条件加起来就能够被界定为一场战争。所以我们会知道,黑猩猩之间的那种暴力对抗,虽然是群体和群体的暴力,但是组织化程度比较低,能够控制的手段、控制的资源、投入的力量显得寡淡单薄。它接近于战争,但不是战争。那两口子因为吵架而直接拳脚相向,那个就更不是战争了。争夺配偶的那种羚羊之间的对决就不叫战争了。

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国家之间的军事对抗就要变得更复杂。

至少要加入第三个条件,我们把它叫3C,加上第三个C,通讯。现代战争由计算机和网络发挥着一些支配的作用。但是在发挥支配作用之前,人和人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在冷兵器的时代千里传输什么兵书十二卷,当然那是调兵的。然后还有一些战场上什么鸡毛信什么的,这些都在传递信息。

我们知道这种越是深入的大规模的通讯网络,越是现代战争的一个条件和标准。越是早期的战争,通信能力越弱,能够调动的人口和调动的战场范围越有限。

在春秋时代,战场取决于两个贵族之间在选好一块地,我们在这条河边打一场,他没有办法调动,说我们在这里打的同时,我们在千里之外的另外一个地方,同时几路并进。没有办法协作另外一支军队的前进,因为他的通讯能力不够。

但是在冷兵器时代,中国人已经能够组织在一个宽大正面上,实现几路军队同时前进,靠通讯网络。秦军能够统一六国,背后有一套他们的军事情报的传递系统。通讯加入进来以后,指挥和控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倍增,能力得到了一个倍增。

所以今天我们当然也知道,美军最关注的就是它的通讯网络的建设。美军打伊拉克,包括打南联盟,也是围绕着通讯系统先把你打掉。打掉你的通讯系统,你的指挥系统就失效了,就失能了。这大概也能够理解,通信是一个国家国防中最重要的部分构成之一。

当然到了今天还要加入第四个条件,叫做计算。

历史上所有的军官,低层级的军官都要学习算术。中国的古代的那些算术书,如果我们去看那个原本那个古籍的话,中国小学生学习数学最喜欢做应用题,国外的小学生学数学应用题做的少一些。我们现在学数学中那么多应用题是非常古老的传统。因为古代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让你做应用题,其中这些应用题好多题目设计给谁的?现在好多题目就是设计给基层的军官。计算什么呢?兵力的调配数字后勤的资源的调动能力。你要几个人配备多少马,配备多少粮食,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计算。后勤这个词从希腊文开始到拉丁语到今天,后勤这个词在西方语言的世界中就叫做计算。

后勤本身就是个计算问题。

随着现代化国家和现代战争的发展,后勤成为了整个战争的重中之重。当两个国家在正式对抗之前,通过计算后勤进行战争资源的提前储备,战争能力的评估,成为了人类暴力对抗之间的一种表现形式。

最精彩的是今天我们的计算已经不仅能够计算后勤,有一个东西,台湾人特别喜欢用叫做兵棋推演,拿一台大型的计算机把各种力量匹配进来,我们进行一场计算。在这场计算里面加入了不同的情况,共军怎么样登陆,那么国军怎么样的反击,我们来预测谁会赢,谁会输。

我们特别迷信大型计算机兵棋推演的结果。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三四千年前商朝人也特别迷信推演的结果。只不过他们的计算方法是那个乌龟壳开几个洞,然后看一看开裂的方向进行预测。中世纪有一种预测的办法是拿一个水晶球,一个女巫看着水晶球在进行预测。坦白说今天大型计算机进行兵棋推演的预测模式和计算模式,本质上和看水晶球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我其实还可以顺带讲一讲是怎么样来进行计算,为什么兵棋推演这种形式是能够成立?有一个方程叫兰开斯特方程,这个方程说起来非常有意思,这个方程是这么说的,如果我有五架战斗机,你有三架战斗机。我们的人员训练水平是一样的,战斗机的技术能力是一模一样的。现在我们打一仗五架对三架,我有五架,你有三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谁会赢谁会输,我们拍着脑门都会知道。

如果所有条件都一样,只是数量不一样的话,那肯定是五架战斗机的那个人会赢。但是会赢多少能够通过代数计算出来吗?可以。兰开斯特方程告诉我们,五的平方是二十五,三的平方是九,二十五减九等于十六,再开一个方等于四。也就是说战争的结果是我五架飞机的拥有者会留下四架飞机,而只有三个飞机的敌人,一架飞机都没有,会打为零。这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统计算下来的一个方程式。

以后的所有的计算怎么来计算呢?我们匹配上不同的变动因素,一个国家的不同的兵力组合,不同的人员结构,国家的行政力量,国家的军事调动力量、科技水平,把它都作为一个算式中的可变的成分,用大型计算机来进行以这个为基础进行反复的推算,推算下来的结果就是战争胜负的一个预测。但是我们知道里面的弹性空间有多大,可变的空间以及你加入的这些变量是否可靠,这都是会左右到预测结局的。

今天我们知道大型计算机已经很普及了,每个国家都在进行计算。这个计算怎么样?今天也是高度决定我们战争决策和战争行为的一种方式。

这就是我们说的战争从2C到3C到4C这是伴随着人类越来越复杂,我们的战争形态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不断出现的一个变化。

总体而言,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战争就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斗争。组织控制其实就是战争的两个最核心的条件。围绕这样两个最核心的条件,我们接下来谈一谈其中的所有的条件都具有文化性质,它会转向。

一个最简单的案例是人类有组织的暴力斗争必然会依靠指挥,指挥中形成的方法,传统和经验会以文本的形式流传下来。接下来就会形成一种叫做战略文化或者叫战术文化的东西,听上去大家觉得这句话很玄。我举一个例子,中国人有自己的一种战略文化,打起仗来动用所有的力量,按照国外的看法的叫人海战术。

可是我们取得的是结果,从古到今我们投入大量的力量,以你不可抵挡的力量以及大量的资源投入进来来压垮你。背后就说明什么呢?在我们的战略方式以及存在的一种精确的去计算,巧妙的计一个战术,通过一个巧劲儿来战胜你的这种方式。

作为对比日本人爱干的一件事,日本人无论是下围棋的战略,还是国家战略的制定,都充满了这种小方面的精巧的战略计算。比如说他们精确的计算了天气,精确的计算了所用的航空的燃油以及军舰的燃油,以及精确的计算了所有的海况,然后选择了一个时间发动了对珍珠港的袭击。同样他们通过精确的计算打赢了清帝国的海军,后来在日俄战争中又打赢了沙俄帝国的海军。

但是这种精细的在全局性的投入庞大的力量,动用全部的资源来获得战争胜利方面,日本的战略文化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始终没有办法把陆军和海军的力量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对抗,甚至几次出现了他们在战争之前设计的对中国的攻略,那个战争的计划非常非常的详实精确,一步一步的都按照自己写好的剧本走,但是打起来以后,面对一些变动性的因素,他们的这个战略计划就不太行。所以这是日本的一个战略文化,从日清战争到日俄战争,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战略文化一以贯之。

中国的那一种战略文化,所谓的重道胜中先胜重全胜说重制胜等等战略文化。这种在中国这里一直被保留着。

所谓战略文化,是指一定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赖以形成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思想和理论一旦形成,又可以指导战略行动和影响社会文化的思潮。简单的讲,战略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者政治共同体的世界观、战争观和价值观中带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理念。

我们如果一定要放到一个特别大的平台上,特别大的一个广度上来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东方的战略文化和西方的战略文化在文化层面上是非常不一样的。

西方的战略文化技术,罗马的军队、希腊的军队,无一不是以小规模的人口,以更先进的技术来获得军事性的胜利。美国承袭了这一战略文化的继续。今天美国的陆军、空军、海军,几乎所有的兵种,他们也许数量上都比不上他们的对手,但是他们的质量上都要求至少领先一代,通过技术取代数量优势。

中国的战略文化走的是另外一个方向,孰是孰非,孰对孰好,要打一仗才知道。只不过有了核武器,大概直接打一仗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了。

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也有自己的战略文化,这个战略文化说起来也很精彩。怎么说呢?这个苏联和俄罗斯他们经常会做这样的一种战略动作,表面上平白无事,甚至进行一些战略欺骗,突然一下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马上迅速开展一次特洛伊木马式的这种攻击行动。本来呢在俄国和乌克兰的边境已经开始打仗了,俄罗斯人说我需要把我的救援物资运到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那全世界的卫星都在盯着他们的车队,一箱一箱的白色的救援物资,就好像是人道主义救援一样送到东乌克兰。结果这个送过去的是防空导弹,志愿军和武器,一下子就让东乌克兰的军队这些反政府的武装突然强大起来。

在全世界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俄罗斯突然几辆人道主义救援的轮船到了叙利亚,过两天叙利亚的机场就排了一排一排的俄国的军用飞机,俄罗斯就在那扎根。

他们这是一种从苏联时代一直到现在固定的战术动作。这一套拳一旦学会这个打法,这个全路的组合,你一旦学会,轻易不会改变,这就叫战略文化,这是由人们的组织控制叠加长期形成的。

所以判断未来,判断一个国家会做什么动作,只需要了解它的战略文化就可以。

比如说如果我们判断美国是不是要打仗了,方法也很简单,就看到新闻媒体是否突然开始密集的关注某个地方突然一下子看他的工厂是不是开始生产裹尸袋,突然一下子看到的抗生素,是不是国家在关注某一个抗生素的陡然的升高。看一看他的那个突然一下子他的参谋长联合会议是不是突然就不那么积极了,不太发言了。哎,这个时候他恐怕就要打仗了。这就是战略文化。

我们知道战略不仅决胜于战场上,他的文化表现也会长期的存在,并且我们是看得见摸得着。

除了战略文化以外,战术文化也是可以有类似的一种看法的。什么叫战术文化呢?

三个小朋友在玩一个类军事化的游戏。怎么玩游戏的呢?他们三个人构筑了一个阵地,前面两位一个人在投弹,另外一个在掩护,后面的人在补充性的精确射击或者进行火力压制。表面上是小孩子玩的一个游戏,可是当过兵的人都会非常敏感的,就是中国非常典型的一个战术动作,三三制,三人一个战斗小组,不同的分工。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三个孩子是从哪里学会了这种战术,可是他们的阵地,后三角的一个阵地,看上去这是一种本来的战术,但是影响到孩子之间的这种模拟战争的游戏。

所以战略是地图上的战争艺术,是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战术是发生在冲突的现地的作战和根据地当地配置兵力的艺术,这是约米尼的说法。

我们不仅知道战略,因为会影响一个地区的传统持续的发展,衍生成文化的一部分。最经典的就是战略文化,在中国形成了一部名著,叫做孙子兵法。这本孙子兵法你要学会孙子兵法让你去当将军,当不了。但是读透孙子兵法以后,对战争的事态做战略层面的判断,这个是有帮助的,这个叫战略文化。

最后以经验和文本的形式流传下来。战术,一个时代的战术,这三个小孩子无论如何没有拿着刀,没有拿着盾模拟冷兵器时代的对抗,他们模拟的是热兵器时代,也许他们看到影视剧中呈现的这种战术动作变成了他们游戏的一部分,所以战术本身也可以有一种文化的转向。

今天我们绝大多数孩子之间玩的电脑游戏都存在战术文化的这样的一种编组,都是从这个地方衍生出来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智能化战争:未来战争演变与构想

21世纪战争演变与构想:智能化战争庞宏亮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2004年,当公众正在为美军信息化战争狂热追捧解读时,一位青年学者就前瞻性提出了智...

by:读书的瓜娃

《拿铁因素》

投资自己,让账户开始自动运转!

by:陈赛_幸福家庭构建者

黑金大战:世界历史的演变丨美国战争 石油战争

20世纪,可以说石油是经济的关键。短短几十年间,经历了战争、联合、阴谋、政变、暴富、危机、谈判..本专辑专注于世界石油地缘研究,国际金融集团、石油寡头以及主要西...

by:腰果文化

销售成功的因素

销售人员全方面的素质:客户开发能力、商品营销能力、客户沟通能力、异议处理能力、客户关系维护能力以及售后服务中客户投诉处理能力等等。想要了解这些能力么?那...

by:悟子小课堂

《人性的因素》毛姆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SomersetMaugham,1874年1月25日一1965年12月16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

by:家琳琳

马斯克成功因素解读

这是一张关于解读马斯克成功因素的专辑,从艾萨克森编著的《艾隆马斯克传》中讲述的,马斯克的真实人生历程,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和逻辑,结合咱们普通人的生活,如何去使用,...

by:小青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