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2024.5.10):两肺18处结节,随访还是手术?切哪几处?又留哪几处?

2024-05-11 04:08:0507:51 141
所属专辑:叶建明说结节
声音简介

手术病例分享|多发结节:

前言:多发结节的处理与否以及处理时对哪些病灶进行干预,是个永远讲不完的话题。因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与理念,不单医生理念不同,患者认知也不同。前段时间有位结节,查出两肺至少18处结节,到底手术还是随访不同医院与医生莫衷一是。我们是怎么考虑的?结友又是如何选择的?我们来分享下前不久的这个病例。

简要病史:

结友发现肺结节已经4年多了,没有症状。也在不同医院不同医生处看过,意见不一。前段时间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我的专家门诊就诊,想听听我的意见。我建议他做了薄层扫描加靶重建。

影像展示与分析:

薄层扫描影像:

病灶1:右肺尖微小淡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2:右上叶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3:左上叶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大。

病灶4:左上叶微小淡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5:左上叶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似有微小血管征,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6:左上叶胸膜下微小结节,偏实性密度,考虑良性可能性较大,但太小,影像特征还不明显,也可能是磨玻璃密度偏高的,那则仍可能是肿瘤范畴的。

病灶7:左上叶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8:左上叶心缘旁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9:左上叶胸膜下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10:右上叶胸膜下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11:左上叶前段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12:右肺叶裂紧贴处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13:左上叶舌段微小结节,轮廓较清,密度较高,考虑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或良性可能性大。

病灶14:左下叶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15:左下叶混合密度小结节,有明显血管进入以及密度不均,整体轮廓较清,考虑微浸润性腺癌可能性大。

病灶16:右下叶胸膜下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17:左下叶胸膜下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18:右下叶近膈面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考虑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主病灶靶重建影像:

主病灶混合密度,边缘毛糙,有血管进入,整体轮廓清,表面分叶,是典型恶性的,而且至少是微浸润性腺癌。

病灶与血管之间间隙消失。

灶内有实性成分,并与血管相连。整体轮廓清,部分边缘似月牙铲征。

病灶内密度杂乱不均,血管与之界限不明,表面毛糙。

灶内血管穿行所曲并有发出分支。

灶内细支气管通气征明显。

临床决策:

两肺多发结节,大部分是磨玻璃密度的,但多小且淡,风险仍低。主病灶位于左下叶,此灶混合密度、表面毛糙、边缘不平并有月牙铲征,灶内细支气管通气征、血管穿行并发出分支、与邻近血管间隙消失、多支血管进入,整体轮廓与瘤肺边界清,是非常典型的恶性表现的,而且从影像形态来看,至少是微浸润性腺癌,也可能是浸润性腺癌的。此灶有一定风险,由于密度不纯,有实性成分,灶内也有实性密度,所以此灶该进行干预处理。但由于一是病灶还小,二是实性成分占比仍少。一般不可能存在转移,能将病灶完整切除即能解除此病灶导致的危险。左侧其他病灶多太小太淡,又无法全部切除干净,当然也无必要。病灶3在外围,密度不是很淡,也可以考虑定位后一并切除;本来病灶14也密度稍显高,但切除此灶要基本切掉舌段的大部分,感觉不太划算,况且也无法解决左侧所有病灶。所以我们讨论后倾向左下主病灶切除加上叶病灶3局部切除。并与患方充分沟通后,患方接受我们的建议。

最后结果:

术前先请影像科陶志刚主任定位:

下叶主病灶定位,定位钩针在结节水平略靠脊柱侧。

上叶病灶3定位 ,定位钩针在病灶旁稍深处。

下叶主病灶剖面观。切面灰黑,部分稍白,质硬,无包膜。

上叶病灶3剖面观,切面灰黑,质较硬。

病理示:两处均微浸润性腺癌。

感悟:

肺多发结节,尤其是多发磨玻璃结节,如果轮廓清、随访持续存在,多就是多原发的早期肺癌范畴的结节,但它们发展慢、惰性、对机体影响小、也没有明显症状。最难决策的是两点:一是何时干预处理。因为早了创伤加身太早,或许几年后也一样的预后;迟了则延误病情。二是切除哪些。一直以来有抓大放小与一网打尽两种观点,当然由于临床上确实多发的越来越多,所以在不可能一网打尽的情况下,许多医生换了个说法,叫“有风险的一网打尽”,这风险又是个解释权归自己的说辞。何为“有风险”?原位癌吗?微浸润性腺癌吗?抑或浸润性腺癌?没个标准。所以其实是变相承认没有办法一网打尽!而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多发结节考虑多原发磨玻璃早期肺癌的,就是“土壤”有问题!靠外科或介入一网打尽是不可能的,能长3处,就能长5处,能长10处,就可能长20处。所以干预与否基于以下两占:一是看主病灶风险高低。而风险高低不以术后病理来论,因为病理要切下来才知道,而且当病灶是纯磨玻璃密度时,不管原位癌、微浸润抑或浸润性腺癌贴壁为主型都一样的效果非常好的。风险高低看四点:1、病灶范畴较前有无明显扩大;2、有无血管进入并异常增粗;3、有无对周围结构造成影响;4、有无实性成分出现以及其大致占比。二是看切除或干预的利弊权衡。这主要是指手术时切除肺组织的多少而言,相对来说能楔形切除的可以相对积极点,要肺叶切除的可以相对保守点。为什么今天分享的这例我建议其手术,就是从以上这几方面来考虑的:风险上看,有实性成分以及血管进入并发出分支;肺功能损失的代价上看,仍能楔形切除。所以建议他手术,并只解决主要的病灶,其他过小过淡的仍先随访。这样患者的利益才能最大化,既解除近期高危的病灶,又对机体影响较小,也不影响以后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的实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执医病例分析

文档来自在逃小番茄Lynn

by:打扰了等你好久了

真实的病例故事

老医生们在多年临床工作中经历了成千上万的病例,其中,有的由于存在某些特点或复杂性,因而留下深刻印象,终生不忘。这些特别有意义的病例,长期保存在老医生们的头脑...

by:俊杰识途

病例小故事——口播

父亲与我在四十余年的行医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很多是传统方法不易治愈的,用整脊的方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by:脊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