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微子 子路从而后

2024-05-15 11:41:3514:08 29
声音简介

《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悦读》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而食(sì)之,见(xiàn)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游,(有一次)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用的工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先生了吗?”老者说:“四肢不勤快,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先生?”说着把拐杖往田间一插,俯下身去开始拔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天晚了,老人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一只鸡,做了黄米饭,给他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和子路相见。

第二天,子路告别老人赶上了孔子一行,把昨日发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你遇到的是一个隐士。”赶忙让子路再回去找他。子路到了他家,老人早已出门了。

子路说:“一个人拒绝出仕是不符合道义的,长幼之间的礼节尚且不能废除,君臣之间的道义又怎么能废除呢?一个人只想着洁身自好,却搞乱了君臣这一人伦之道。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践行君臣之义。至于先王之道在当今的天下难以实行,这本是早就知道的事了。”

注解

先把本章的字词句解释一下:

“子路从而后”中的“后”,落在后面,掉队了。“子路从而后”,子路跟随着孔子出游,落在了后面。

“遇丈人”中的“丈人”,对老者、长老的敬称。“遇丈人”,遇到一位老人。

“以杖荷蓧”中的“以”,用。“荷”,背负,挑。“蓧”,除草用的竹筐。“以杖荷蓧”,用拐杖挑着除草用的工具。

“五谷不分”中的“五谷”,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没有稻。“分”,分辨。“五谷不分”,五谷分不清。

“植其杖而芸”中的“植”,竖立,引申为插入。“芸”,同“耘”,除草。丈人一边跟子路说话,一边走到地里,把拐杖插入土中,俯身开始拔草。

“子路拱而立”中的“拱”,抱拳。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暗示子路很有礼貌。“子路拱而立”,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止子路宿”中的“止”,使动用法,使……止步,留宿,住宿。时值日暮,丈人让子路在他家过夜。

“杀鸡为黍而食之”中的“为”,做。“黍”,黄米。“食”,动词,给……吃。“杀鸡为黍而食之”,杀了一只鸡,做了黄米饭,给子路吃。

“见其二子焉”中的“见”,同“现”,引见。“其”,他的,指代丈人的。“焉”,语气助词,表叙述,无义。“见其二子焉”,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和子路相见。

“使子路反见之”中的“反”,通“返”,返回。“见”,拜见。“之”,指代丈人。“使子路反见之”,让子路再回去拜见他。

“不仕无义”中的“仕”,出来做官。“不仕无义”,一个人拒绝出仕是不符合道义的。

“长幼之节”中的“节”,本义为竹节,引申为约束言行的礼节。“长幼之节”,长幼之间的礼节。

“不可废也”中的“废”,废除。“不可废也”,不能废除。

“如之何其废之”中的“如之何”,固定结构,如何,怎么。“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之”,它,指代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君臣之间的道义又怎能废除呢。

“而乱大伦”中的“而”,转折连词,却。“大伦”,最重要的伦理关系,指君臣之礼。“而乱大伦”,却搞乱了君臣这一人伦之道。

“道之不行”中的“道”,指先王的政治主张。“行”,实行,推行。“道之不行”,先王的政治主张在当今的天下难以实行。

悦读

本章记录孔子一行从楚国负函北上返回蔡国之际,子路因掉队而打听孔子师徒的去向,与一位隐者的对话。

子路与“荷蓧丈人”的对话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叙述子路遇到“荷蓧丈人”的情况,以叙为主;后一部分是子路对“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所发的一番议论。

这是一个具有特定人物环境情节的小故事,主人公是子路与一位躬耕陇亩的隐士。这位隐士像其他隐士一样无姓名可考,仅以动作与年龄命名,被称为“荷蓧丈人”。

故事有时间的推移:某天下午或傍晚到第二天;有人物活动场所的变换:丈人耘田处,丈人家,孔子所在处;有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情节:子路与孔子一行失散,路遇丈人向其寻问孔子去向,丈人留子路食宿,第二天子路见到孔子,把上述情况告诉孔子,孔子叫他回去看丈人,丈人己离开许久。

通过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以及相关人物的言语、动作、表情,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如丈人的带讽刺的话语,言之凿凿地批评孔子一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出他的态度倨傲与轻蔑,对孔子师徒等不参加生产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表示不满,斥之为舍本逐末之举;面对训斥,子路无言以对,只好“拱而立”,谨听教诲,表现得非常有涵养懂礼貌;丈人看着如此虔敬的子路,不觉心生欢喜,热情留他住宿,大盘鸡,黄米饭,悉心款待,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表现出他和蔼可亲,重视长幼之节的情怀。孔子叫子路重新回访丈人,表现孔子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和感激之情。

在子路看来,“荷蓧丈人”是一个有恩有义的君子,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君臣恩义不可断。因而子路说他“不仕无义”,即不出来做官,不侍奉君主,是不合乎道义的。连尊长爱幼之间的礼节都没有废除的人,君臣之义怎么可以废除呢?孔子主张“从道不从君”。“荷蓧丈人”属于“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之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在子路看来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是为了践行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与主张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不为君而为民,知其不可而为之。

本章最后的议论虽出自子路之口,却是孔子思想的明确表述。在子路看来,夫妻、父子、兄弟、朋友只是小伦,而君臣之义才是大伦。子路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尽管这个社会仁道早已不能通行,君子也都了解这个现状。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更需要君子早日出仕,来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孔子很希望那些高人隐士能积极入世,通力合作,一起来改变这个无道的社会。

*本章中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已经演变成汉语中的一个八字成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醉梦江湖赤子路

一杯之酒,醉卧横生;月下独酌,广迎四海。持刀执剑,枪弓短棒;拳脚相交,行云流水。抚琴落子,音律对弈;行书笔墨,名誉五胡。神医救治,妙手回春;风卷残云,鬼斧神工。...

by:自在大明公

《论语》子路第十三

读书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一些大德告诫说:读书贵在读经典,读经典贵在熟读。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巧而后出新!

by:空灵巧儿

《论语·子路第十三篇》

钟茂森博士是金融学博士,融汇儒释道,他解读的论语,别有风味。

by:沈德斌

功夫哲学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路第十三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

by:張淸楊问手轩咏春拳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本篇选自《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四位弟子关于个人志向抱负的一次讨论,是《论语》中最富于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文章通过对人物语言及动作神态的记录,生动地表现了孔子与...

by:江山如画_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