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赢】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2022-09-18 14:36:4910:40 206
声音简介

作者 / 观赢   朗诵 / 觉玲 

  妈妈,您以前住的房子租出去了。租客是一对年轻人,他们很喜欢这套房,还计划在这里办喜事。
  客厅墙上隐约还能看见您当年挂画的痕迹,记得那天,您兴高采烈地买回那幅画,让我猜画的是什么,我知道是兰花,却故意逗您说是大葱,把您急坏了。我在空空的屋里坐了很久,直到晚霞褪去,才发现西窗下,您常望的那棵树,叶已尽脱,不觉又迎来一个没有您的冬季。
  妈妈,您走后不久,我就学佛了。也许当时太无助,太想您,烦恼如乱藤爬满了心,不知说给谁听;也许,佛的境界太美好太洁净,令我不可抑制地沉醉其中;也许,是您冥冥中为我推开了那扇门。
  如果百年后,我也可以给今生的“我”写封信,我定会盛赞自己,学佛,是我今生做得最明智的决定。虽然错过了那么多,枉走了那么远,才终于与三宝相逢。如果说,佛法是用来探索一切的眼,那么导师就是呈现在我眼前的美丽新世界。永远忘不了那个清晨,导师坐在西花园的石凳上,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打在他灰色的僧袍上,导师手拿一本小丛书,一字一句地为师兄们朗诵。眼里的慈悲好像能滴出水,饱含了对万物的爱。不远处的桂花香阵阵袭来。那一刻,天地无言,我却感觉,万水千山的跋涉、前世今生的苦痛都在这一瞬间回报了我。
  上次静修营恰逢中秋,有位师兄的妈妈也来了。她很想做义工,但超龄了,就去洗碗。看着她身穿小黄衫站在那里,我又想您了。如果您还在,我一定也带您去西园,去顶礼导师,去参加传灯法会,称您师兄,叫您的法名,给您读《健康生活五大信念》,也拉您去读书会。我会握着您的手,无比耐心地倾听您的烦恼,绝不打断。我希望您笑着说,原来佛法可以让你进步这么快!妈妈,您要是还在,该多好!
  您一定知道我多想努力修行,您也一定不愿看到我肆意消耗宝贵的人生。可怎么办呢,万里之行,也要步步走啊。前两天,我还把孩子狠批了一顿,暴怒下,我删了他的微信好友,过后觉得错了,我想去QQ留言缓和下,发现他竟然把我也删除了。哎!修行实难,修行实难啊!我清楚,揣一颗愤愤不平的心,永远见不到佛,也触不到佛法的精髓。佛要见的是没有丝毫杂质的欢喜心啊。为此,更要修善。在貌似合理的事上埋下多少私心和纠葛,就在见佛的路上为自己加设多少藩篱。行行复行行,我的诸多恶习因未及时清零,已成顽疾。
  好像有两个我在纠缠,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多盼望会有那么一天,我能跳出自己,主宰自己,可以对着那颗顽固的心发号施令。我说,放下,从此所有的欲望便不再随我轮回;我说,散去,所有的烦恼便会瞬间消失;我说,起,无尽的慈悲和智慧便在心中升腾。您说,那将是一个多殊胜的境界!
  您走后的第一年春节,爸爸和我去烧纸,火光把爸爸的脸映得时明时暗,我看见泪水成串地从他瘦削的脸上淌下来,掉在那些花里胡哨的金元宝上面。哎!悲莫悲兮生别离!难道真的是情深不寿!还好,我学佛后,老爸也开始抄佛经,厚厚的几本都供在佛像旁。爸爸说,他每天抄经的时候,总感觉您还在身边看着他。老爸很可爱,最初的回向写得又多又细,总感觉意犹未尽。后来听说,要以小向大,就只写:回向众生了。老爸一直是我的榜样。
  爸现在常说,他老了,记不住很多事,但每天都很开心。他自动过滤了这一生曾历经的苦难和生死离别。时光是真无情,何曾为一人一事稍作停留。如雨滴檐,如云过眼,倏而来,忽而逝。世间以何为苦?不了自心最为苦。喧哗,骚动,痴人说梦,不论怎么过,生生世世也无非是一出出幻灭的《红楼》。
  妈妈,来生,我不想因悲哀之情而返,也不愿因欢喜之事再来,只渴望我们尽未来际的生命都与三宝相连,如一片落叶回归大地,如一条洁净的小溪奔向洁净之海,如本为一体的天地与万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济群法师的这一理念渊源于太虚、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希望籍此摆脱人们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真正走入生活。

  人生佛教的内涵非常广泛。我们试图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人生,包括:信仰、道德、财富、环保等现实问题,以及对佛教怎么看世界、生命的痛苦和如何解脱……进行智慧的思考。本专辑丛宏观的多角度着眼,为大家认识人生佛教提供一个思路。

  “人生佛教”是佛教与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思想。济群法师在从事僧教育之余,同时重现实社会和人生的通俗弘法。这套丛书是法师在海内外作弘法演讲的结集,涉及现代人群所关注的许多热点。

  虽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部分民众对佛教充满的是由某些现象得来的片面认识。看到有人来寺院烧香拜佛,就以为佛教只是保佑平安的途径;看到信徒中老年人居多,则以为佛教是闲来无事后的精神寄托;看到个别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又以为学佛是走投无路后的无奈选择。而近年来的部分影视作品,更使很多人以为出家人都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豪侠之士。凡此种种,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佛教的正确认识。我们通过人生佛教的正面弘扬,就是要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正信的佛教。

  同时教界目前存在的误区现象,比较突出的有四点,即鬼神化、来世化、哲理化和学术化。经忏佛事的盛行,使很多人将佛教当做是为鬼神服务的手段,从而背离佛教的人本精神。而哲理化的佛教,只适合具有相当文化层次的僧侣学习研究,普通民众没有时间也没能力深入。至于学术化的佛教,也只是部分学者的专业,他们将佛教当做文化现象研究,很少和现实人生发生关系,也很少考虑自己的安身立命,这些学术成果从文化传承来说固然有一定意义,却无益于现实人生,更无法激起他人的信仰。

  和传统佛教相比,人生佛教蕴含着新的内涵。人生佛教虽然定位于现实人生,但不是人们通常所以为的仅仅关注现实。入世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其内涵远远不止于此。太虚大师有首偈说得非常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首偈包含三层内容。首先,人生佛教是以人为本,通过佛法智慧来正确认识人生,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建立幸福人生。其次,说明做人与成佛的关系,学佛要以佛菩萨为榜样,克服自身的贪嗔痴,成就慈悲和智慧的生命品质。第三,佛是由人修行而成,每个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因而,人生佛教涵盖了由人到成佛的整个过程。

  可见,人生佛教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佛法修行是以菩提心为基础,具备这个前提,才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而在修行过程中,正见更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的宗派佛教,如三论宗“缘起性空”的正见,唯识宗“万法唯识”的唯识正见,以及禅宗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说人生佛教和传统的宗派佛教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在于它针对佛教发展中存在的误区现象,特别提出为现实人生服务的宗旨,同时,在形式上采用更为契机的方式。除此以外,实在无法将人生佛教与传统佛教对立起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