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关于过去的一个成语或是俗语 大概的意思一人东西东西丢了 怀疑是隔壁人拿的 越看越像 后来找到了

2023-11-30 08:38

在看邻居 愈看越不想偷自己东西的人
2023-11-30 13:17
“邻人盗斧”或"疑邻盗斧"
说得是自家丢了斧子,怀疑隔壁的小孩偷了,看他走路的样子象偷斧子的,看他说话的样子也象偷斧子的,但就是没有证据.过了一年,这个人在自己后院种东西时,发现了自己的斧子,原来他当时不小心在运土的时候把斧子埋在土中了.这个时候,他看邻居小孩说话也不象偷斧子的,走路也不象偷斧子的。
人有时容易对外面的事物产生一个看法和结论,并且很难去改变这样的想法和结论“疑人偷斧”的故事说明了主观意念的干扰。知觉对象始终末变(邻人儿子),变化的只是疑人的主观观念。当错误的念头形成后,便自然地将这个观念投射到知觉对象上,从而主观地增添了原来并不存在的许多东西。
更多回答
《疑邻盗斧》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他的脸色表情,他的言谈话语,都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了,,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