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之子——山口百惠

2023-12-25 17:19

2023-12-25 21:59
休产假的这段日子里,翻看的都是些旧书。

手里这本山口百惠的自传《苍茫时分》,早已纸页泛黄老旧不堪。十几年前我在家里的书架深处发现并偷偷阅读了它,几年前搬家时,又在爸爸淘汰的旧书堆里把它拾回来,从此把它当成我的私人藏书妥当保管。

这次又找来日文原版,竖排版读着很不习惯,几页下来眼睛酸涩,脑子被繁复冗长的日文句子搅得犯晕发胀,可文字中蕴藏的情绪却渐渐泛出了纸面。

13岁出道,红遍东瀛;21岁隐退,为了她深爱的男人。

不掩饰的私生女身份;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与妹妹。

用金钱斩断的血缘关系;誓与之老死不相往来的亲生父亲。

赞美与诟病、欢笑与泪水交织并行的演艺生涯。

当然也写到了很多令人看后不禁会心一笑的生活小细节,比如:中意的发式,喜欢的数字,心仪的男生。

她的文字叙述平白,内心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都铺陈得不著痕迹。淡淡的笔触,宛若旁观者似的冷静,和置身事外般的从容。因为她看过太多的风景,荣辱进退早已了然于心。

边看便不禁心下暗赞:好一个坚韧聪慧的俗世女子。

关注山口百惠是因为她几乎是第一位走进我阅读范围的传奇女子。年轻时我的父母都是她的影迷+歌迷,我对她的关注虽不够持续,却一直在继续。书页报端凡是有关她的只言片语,我都会驻足流连。

她有着纤瘦的脸庞,略厚的嘴唇,稍显粗笨的萝卜腿。一直不觉得她足够漂亮,至少不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那种。她的个性上有很深的自卑情结,性格不够乖巧讨喜,面容成熟且忧郁,与年龄很不相符。

她的影视作品,印象中只看过《伊豆的舞女》与《血疑》两部;歌听得也不多,至爱是那曲《秋樱》,她有着意料之外的浑厚声线,仿佛是以二十年全部生命的苍凉作为底色。

她本该与我的生命没有任何交集,就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她毅然选择离开舞台,就那般轻轻俯身将麦克风放好在舞台上,泪眼迷离,翩然离去。多年以后复看这段影像,仍叫人唏嘘不已。也许用日后她的一位超级大粉丝的言语可为她当年未作流连的离去背影做最好的注脚:没有人可以送走我,我只可荣光归去。这位粉丝,名叫张国荣。

相较于舞台与银幕上的那个风情万种的百惠,我更喜欢作为书写者的百惠。前者不过是在演绎着别人的离合,吟唱着别人的悲喜,而后者,则是她,作为一个有丰富故事的人,在静密处暗自舔舐伤口,拾掇破碎心境, 回首心路历程。

她尽弃一切,只想安心做守护他身边的一盏明灯,温暖他的寒冷,照亮他的人生,即使盛名尽褪,他年被人唤为三浦先生的太太也无妨。

可几十年了,媒体和粉丝并没有放开她,她此后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生活细节,都有镜头自动为她纪录,于是有人抱怨她身材发福走样,有人赞她持家有方,还有人爆料声称童话般美好的婚姻早已亮起红灯…

无奈的被写体

更为戏剧的是,人们只称那个人,是山口百惠的丈夫。

但不难看出,还是有这么多人挂记着她,虽然是以在她看来或许不那么友善的方式。

记得她曾在访问中说,自己是于风中长大的孩子,一路或顺或逆的飘摇,个中滋味,只得自知。

日版扉页上仅附一张她的黑白照,不甚清晰。画面里的她既非笑靥如花,亦非神情幽怨,唯夜深沉人阑静,一笔一纸一灯如豆,她将白昼的伪饰与喧嚣全部弃之身后,在温柔夜色的包裹下坦诚地自我审视自我剖白,回首前尘旧梦。

待天亮了,明天又要开始新的征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