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观看心得

2024-01-05 07:18

2024-01-05 11:27
1、培养孩子动脑筋的习惯。
小孩子自制力比较差,思维懒惰,遇到比较难的内容或困惑就不愿意自己动脑筋,非得让父母去帮助解决。有这样想法的孩子,一定会影响到他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能急,更不能随便骂孩子。要有耐心地鼓励他自己完成,只要孩子踏出了第一步,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相信下次遇到困难肯定就会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了。
2、督促孩子课前预习。
在孩子预习的过程中,要边看、边写、边想,书上内容重点地方要勾画,批注。看完书,最好合上课本独立回忆一遍,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力。做好预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预习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上课认真听讲,做好上课笔记。
课前准备好书本、笔、之类的学习用品,随之精力要集中,专心听讲,尽快尽入学习状态,积极参与课内全部活动
学会思考问题,跟着老师思路走,大胆提问,把不懂的问题都弄明白。让小孩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4、作好课后复习,巩固强化当天所学内容。
课后复习的效果决定孩子当天撑握的内容,课后是培养孩子正确对待作业的问题。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理解
提高是正确对待作业的正确态度。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从信息的接受、理解、记忆、应用。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了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对于父母来说,急是不用的,必须花更多的精力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让他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