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比的理解.

2022-08-03 11:52

2022-08-03 12:44
关于比的概念和性质第三个回答者已经详细说明,我举个例子来理解正比例、反比例。
例:有24支铅笔,平均分给2名同学,则每名同学分到12支;
如果平均分给4名同学,则每名同学分到6支;
如果平均分给6名同学,则每名同学分到4支。
这就是反比例关系(人数与每人分到的支数)。
例:有3名同学,如果每人做2道题,则一共做6道题;
如果每人做4道题,则一共做12道题;
如果每人做6道题,则一共做18道题。
当每人做的题数扩大2倍时,做题的总数就扩大2倍;
当每人做的题数扩大4倍时,做题的总数就扩大4倍;
当每人做的题数扩大3倍时,做题的总数就扩大3倍;
这就是正比例关系(每人做的题数与总数)。
更多回答
关于比的概念和性质第三个回答者已经详细说明,我举个例子来理解正比例、反比例。
例:有24支铅笔,平均分给2名同学,则每名同学分到12支;
如果平均分给4名同学,则每名同学分到6支;
如果平均分给6名同学,则每名同学分到4支。
当人数扩大2倍时,每名同学分到的铅笔支数就缩小2倍;
当人数扩大3倍时,每名同学分到的铅笔支数就缩小3倍。
这就是反比例关系(人数与每人分到的支数)。
例:有3名同学,如果每人做2道题,则一共做6道题;
如果每人做4道题,则一共做12道题;
如果每人做6道题,则一共做18道题。
当每人做的题数扩大2倍时,做题的总数就扩大2倍;
当每人做的题数扩大4倍时,做题的总数就扩大4倍;
当每人做的题数扩大3倍时,做题的总数就扩大3倍;
这就是正比例关系(每人做的题数与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