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从轻声细语开始

2023-11-28 14:08

1个回答
教育孩子,从轻声细语开始

文/吴灵峰

一天,我在公交车上碰巧遇见小学时的班主任,此时的他已经年过花甲,说话也有些颤巍,已不见当年的“声如洪钟”。之所以说“声如洪钟”,是因为当年他的那次教育让我终生难忘。记得那是小学二年级,由于课间跟同学打舞嬉闹,不料被他撞见,他顺手把作业往讲台桌一扔,快步走到我跟前,不由分说,用手揪住我的衣领并大声吼道:谁叫你们下课打舞的?你不知道这样打闹很危险吗?我在班上都已经强调多少遍了?一连串的“炮轰”早已把我的小心脏吓得扑通直跳,以致接下来他讲了什么,我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唯一记住的就是他那“凶神恶煞”的面孔和高分贝的吼声!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

在我们班主任工作中,这一幕经常上演。如果我们把孩子的错误归归类,无非就是拖拉作业、与同学闹矛盾、做恶作剧等一些算不上大事的小事,然而就是面对这些小事,我们老师有时却大发雷霆,待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之后,再进行一番思想教育。殊不知,这时候的教育效果已经大打折扣,因为小孩子的内心已经有了较强的抵触心理和戒备心理。

难道孩子犯错误非要大声斥责吗?我想未必。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以从交谈声音鉴定出来。例如:一对坠入情网中的恋人,在公共场合甚至自己的小天地,大多为耳语。反之,如果两个人大声嚷嚷,一个声音压过另一个声音,互不相让,那么这样的关系可能就维持不久了。所以,在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时,我们老师应该以轻声细语的语气与之沟通交流才是上策。

老师以轻声细语的方式跟学生交流,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任何一个学生,不管是否犯错,自尊心都是与生俱来的,如果老师大声斥责学生,不仅让学生觉得没有面子,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就算学生当时点头认错,恐怕也是口服心不服,这样的教育会有效果吗?相反,如果学生在犯错之后,还能够感受到老师在保护他的自尊,相信学生此时心里已经对老师“感恩戴德”了,那么接下来的教育就会顺畅许多。

老师以轻声细语的方式跟学生交流,有利于创设一种友好的沟通氛围。孩子犯错,内心难免紧张,而此时老师轻声细语的语气,有助于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的友善与大度,从而营造出一种友好的沟通氛围,使得学生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老师用轻声细语的语气教育学生,既是一种言教,更是一种好的身教:老师在处理问题时,没有大发雷霆的怒骂,却有轻声细语的沟通;没有打压批评,却有和平对话。我想,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人格以及将来的为人处事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孙蒲远在《美丽的教育》中是这样说的:“即使孩子犯很大的错误,令人十分气愤,老师最好也不要暴跳如雷,因为这样非常容易说冲动的话,做冲动的事。还是冷静下来想一句有分量的话更好。”所以,轻声细语,才是教育的良好开始!轻声细语,让教育获得更大成功!
相关问答
英文歌 开始有轻轻的笑声
1个回答2024-03-04 20:42
t.a.t.u.的 30 minutes
成语轻言细语?
1个回答2024-01-23 19:44
轻言细语[qīng yán xì yǔ] 轻言细语,汉语成语,拼音是qīng yán xì yǔ,意思是形容说话轻而柔和。出自《二月兰》
有关轻言细语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18:14
轻言软语、软语温言:甜蜜温柔的话. 绵言细语、絮絮低语:小声的交谈 柔情蜜意:温柔的情感,亲密的情意.多指男女之间的缠绵情愫.
轻声细语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2-18 11:32
轻声细语是成语哦 意思是说话时声音很小很细,一般用来形容女子说话。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关于校园轻言细语的
1个回答2023-09-28 13:30
hfghgfh
轻言细语
1个回答2024-03-17 14:56
轻言细语形容说话轻而柔和。 欧阳予倩 《同住的三家人》:“她的母亲轻言细语地劝了一会,好容易把她劝进房去,关起门来。” 阿米木呷 《红军,红军,彝民的亲人》:“他一点没动气,仍轻言细语的,两只眼睛和善...
全文
有部电视剧是演的学校的事叫什么?就是年轻老师教育学生.........?!
1个回答2024-04-12 17:20
十八岁的天空,很不错。宝剑锋很帅。
有关轻言细语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15:11
轻言软语、软语温言:甜蜜温柔的话。 绵言细语、絮絮低语:小声的交谈 柔情蜜意:温柔的情感,亲密的情意。多指男女之间的缠绵情愫。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怎么和孩子说话
1个回答2024-03-14 08:46
读完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我的内心感触颇深。“任何一所学校的细节,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往往和它的文化有疏密不一的联系。看一所学校是否有人文气息,不用去琢磨那些贴在墙上给人看的标语或理念,也不用...
全文
如何教育孩子细心
1个回答2024-04-17 18:33
细心和粗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先天有关的,气质类型不同。 但是家长也可以做点工作后天培养,不过靠说教肯定是没有用的,家长要避免整天说“你怎么这么粗心,你要细心一点”这样的话,因为完全没效果,孩子只会更...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