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社会现实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意识到?

2023-11-28 14:51

4个回答


前言:
社会的复杂是很多大学生都不能够预料到的,因为作为学生的我们一直是处在和学生相处的阶段,并且大多时候都是在校园,所以当你毕业的时候,进入社会,你会发现其实社会特别的现实,并且有很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

找工作的时候很多人不是看重能力而是学历


你以为只要你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就一定比那些985,211的学生更优秀吗?其实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就是那些学历比你高的人可能会比你更优秀。


在学校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只要自己能力足够强硬,就能够比得上那些学历比自己好的人。后来进入社会的表姐告诉我,其实很多大公司看的并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学历。一开始你投的简历,大公司筛选就会挑选出那些学历更强的人。其次才是看你的工作经验,也就是在看你的能力。而且在那些大公司看来,学历更优秀的人一般都你那些学历更差的人都能力更强,这已经成为了一个默认的观念。然而身为大学生的我也是通过那些进入社会的人,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情商高远比智商高要更有优势


作为学生的我们一直比较的都是每个人的成绩,这是在校园的时候,我们的状态。然而其实等到了出了社会,你会发现就算你成绩更好,那些情商比你高的人一样,就社会上混的比你好。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道理,有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情商到底有多么重要。比如说他们在一个公司工作的时候,你的老板遇到了一些事情,没有办法处理,此时此刻果你选择当处理,那么就是那你职业之外的事情,并且不求回报,那么以后可能老板都会无条件的找你做其他事情。这样只会让你的工作越来越复杂。然而那些情商高的人,他们往往会选择让老板知道自己是在帮忙,并不是我条件的帮他做事情。


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候,就会发现情商高的人真的很不一样。虽然他们的成绩可能比不上你,但是如果他情商高,就能够很好和别人相处。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也有更有优势。



家庭背景很重要


其实作为学生的我们比较家庭背景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在学生时代我们都过得无忧无虑,也没有那么多攀比心。可是等到了社会才发现家庭背景很重要。
如果你的家庭背景足够优秀,那么在社会上就有很大的优势。第一,如果家庭条件足够好,那么完全能够因为有这个条件,通过亲人而找到更好的工作第二,家庭条件优秀,能够作为以后工作的基础,很多学生进入社会选择创业都需要足够的金钱,如果家庭条件不好,那么很可能面临没有启动资金的困难,但是家庭条件优秀,那么完全不用担心。第三,家庭条件优秀能够给与工作中的你很多支撑,如果因为一些事情而辞,此时此刻你是没有工资的,如果家庭条件好,就能够给你提供支持,直到找到另一份工作为止。



结语: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充满各种人生道理,
如果你不亲自去感受,可能一直都不会明白,
当你看到了这个社会的现实,
也就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社会现实往往都是很露骨的,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公平,幸福与不幸,是与生俱来的东西。


第一、社会阶级就是社会现实


我们读书的时候,作为学生的这样一个身份,很少人会意识到这样的一个社会现实。父母和老师都喜欢告诉我们,让我们不用管其他的好读书就行。我们只需要跟别人比成绩要成绩好了,前途就是光明的。但实际上,好好学习这件事,只占了你人生的很小一部分,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贫富差距,早在出生时就决定了的事情。
我们大部分人要想得到一个好的成就,都需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以及时间和精力,但有的人却可以轻轻松松地得到了,这种社会现实是很多学生都体会不到的,只有出了社会才会明白了。


第二、社会教育才是真的教育


我们国家的教育就已经很明显的跟社会有所脱节了,不管是处于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会发现,除了社会之后所学的知识百无一用。特别是大学生,在大学所学的四年里,毕业之后大概99%所学的东西都用不上。这个社会上的教育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筛选,用一种统一的方式去寻找一些价值高的人罢了。不是知识无用,而是大家全都会的东西就没价值了。
社会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父母和学校教给我们的观念,意识,品质都不全适用于这个社会,因为在社会上不是让我们守规矩,而是让我们找到更合理的方式,不守规矩罢了。


第三、自己远比想象中的要强大


很多学生天天可能会抱怨这社会的不公平,以及想逃离现实的想法。但是这样的行为就像一块镜子的两面—折射出一个很令人悲哀的现象:躺平的已经让很多人过早地放下了武装,接受了残酷社会的毒打,而且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有;另外一种是不断在社会的毒打下快速成长,在社会中占据一席地位,这一类人早就已经脱胎换骨,真正的容纳了社会的教育,优胜劣汰的成功者。
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很多社会现实早就已经浮出水面了我们要做的只能成功击败这些社会现实。

把事情想得过于顺理成章才是大学生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社会是另一所大学,充满着各种各样现实的问题。早日从象牙塔中窥见现实的残酷并非坏事,意识形态先转变了角色的转换才会少一些痛苦。那么,社会现象中有哪些现实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呢?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

💡  在独善其身与随波逐流间找到平衡

大学生在初步进入社会时就要看清社会阶级固化的前提下,努力做好独善其身与随波逐流的平衡是非常重要。要把生存和发展当作两个问题,而不是同一个问题去处理。可以随波逐流而谋得生存的土壤,哪怕做自己不擅不喜欢但是却擅长的事情。这样我们能保证赚得到一些金钱,而且能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与此同时,保有自己个人坚持的情怀和理想的独善其身,投入的精力、时间乃至金钱都是巨大的。如果下定决心就去做,敢闯敢拼就是年轻人当下最需要的底气和能力。

要学会在独善其身与随波逐流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并且顺应着这个平衡点去发展。两种方向选择的人生都是有利有弊的,所以我们不必过于苛责自己。人生的选择有很多种,而我们只要选择最适合我们的那一种就好。

💡  放弃自闭与孤傲

很多大学生在初入社会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自闭和孤傲的性格,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自己学到的本领是别人无法企及的。这种孤傲大多源于大学生将自己的学历和成绩作为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敲门砖或者阶梯。

在大学里面,往往能看到成绩越好的学生就会越产生孤傲的情绪,成绩越差的学生反而更放得开。这种人才培养的习惯放入社会当中,就成为了一种特别诡异的现实。那就是许多在学校里看起来没有竞争力的孩子们到了社会之后就会以一己之力冲出重围,而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们却因为这种性格在社会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在我们进入社会的那一刻开始,就应该忘记掉我们在学校中所获得的所有荣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开始扎根社会工作。

💡  珍惜自己的灵魂和肉体

中国当代大学生早就不是纯洁的群体了,但相比起这个社会来说还是纯洁的多。至少大家在大学中都可以以爱情的名义度过一段难忘的岁月,可以抛弃社会阶层带来的差距和物质的功利标准。但是社会层面却不一样,越来越多的地方像是丛林,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就像是鲜嫩可口的猎物。

不要轻易相信刚刚步入社会的感情,当你初入社会面对着彷徨不安的情绪时,正好有一个人来给予你关怀与支持,让你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但往往这种人就是在社会中给予你第一份教训的人。同样也不要轻易依附于职位阶层或者人际关系小职员只是你的当下而不是你的未来,不要轻易奉上自己的灵魂。任何一个在你前面工作的人都能给你吹嘘他们的工作经验,但是请记住他们可能和你一样依旧是小职员。请仔细的想一想:“你愿不愿意在三年五年之后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想明白这样的问题再去决定要与谁交朋友。

努力让灵魂独立,让肉体健康。社会永远为这样的人留有更好的机会。而健康的肉体和独立的灵魂,是你进入社会后的最大的资本。

💡  要想成功就做减法 要想幸福就做加法

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总是把面子问题看得很重,但其实社会中很多事情都有价格,不要觉得自己很微小,要懂得为自己的一切劳动定价,把工作和个人感情分开,追求每一个简单而又直接的功利是我们能为自己争取到的最大的利益。抛开面子问题,这就是减法,减去情面和懦弱,勇敢的对很多事情说不,你的价格才会越来越高。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不能一直做减法,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幸福的秘诀就是在生活中做加法。除了工作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完成,比如说健身和旅行。一定要努力保持自己生活的丰富,舍得花钱去见识更优秀的人和更远的景色,让自己的梦想和情怀保持在同样的高度,才能在社会中不被现实而打败。

     综上所述,只要这些社会现实能让学生们早日意识到,那么我们在进入社会中就能更加具有优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终其一生,也只是成为了一个普通人”。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扎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社会中有很多的现实问题,不过有些人明白得早,有些人明白得晚。还有些人意识到一些社会现实之后就以为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社会的险恶还在后面。

我个人认为一部分学生还没意识到的社会现实有:

1.社会的经济壁垒,比我们想象中还难打破

      很多学生在接受父母和学校的灌输之后,总会天真地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走向成功。殊不知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成为一个普通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很难了。

就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说吧,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就业市场却很不景气,再加上996、007的企业风气。还有35岁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各种各样的进入体制内的考试或者就是去考研。

但是体制内岗位名额和考研上岸的名额却不能和参加考试的人数成正比。因此,能进入体制内的毕业生可谓是少之又少。很多人都觉得体制内的工作很无聊,很没意思。等到他们在闯荡的过程中碰了一鼻子灰,才发现原来,当初就应该听父母的话,进入体制内,平平淡淡的过一生。

2.这世界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没有爹妈可以靠,一切都得靠自己。

但是有些学生还没意识到这点,他们在学校里每天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每天过得稀里糊涂,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总觉得,自己还小,踏入社会的日子离自己还早。等到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才发现,自己读大学的四年光阴白花了,钱也浪费了。找工作去吧,想想自己大学都没读明白,找工作也找不到。

最后,就只能用自己的劳动力换廉价的工资,但也总比在家啃老好。

总的来说,学生还没认清的社会现实有两个,一是社会的经济壁垒,比我们想象中还难打破;二是这世界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虽然很残忍,但真的是这个社会的现实。

相关问答
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区别
1个回答2022-09-23 12:01
前者包括后者。
社区工作知识
1个回答2023-08-11 13:53
社区工作怎么找?
求一个关于社会意识的小故事啊
1个回答2024-02-10 23:57
that's 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e world
幼儿园社会常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4 01:51
幼儿园社会常识,大概有这几部分: 1、认识自己,建立自我的概念。 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知道家在哪里,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2、知道自己的外形特征和生长变化。 3、知道幼儿园是自己最初...
全文
社会存在与存在 社会意识与意识的区别
3个回答2022-08-14 22:15
存在有很多个方面,意识到也有很多个方面。社会存在属于存在的其中一个方面,社会意识也是属于意识的其中一个方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站在 人类社会 方面来说的,而不是站在 自然界 来说的...
全文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10 23:14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例子有:家长如果是愚蠢的人,如果没有外力因素下,小孩也必会更加愚蠢,反之,小孩如果有一天改变了,变聪明了,家长就没法继续愚蠢下去了,也会跟着改变。 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
全文
社会常识
1个回答2022-09-12 01:44
谁稀罕那点分。 我就说一说吧:财富第五波各是什麼行业:1、波 2、波波 3、波波波 4、波波波波 5、波波波波波
社交知识
1个回答2023-08-17 13:50
让步,在情感中不是退却,也不是从权,而是一种尊重,一种人格,一种胸襟,一种涵养!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演技再好,也逃不过落下帷幕。平凡才是人生的真正主题,可以拥有一切,也会转眼都飘散如烟的。
如何认识幼儿园与社区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3-04 06:2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大纳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全文
请问小学课文《初冬》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4-06-13 17:40
正确的答案是 萧红,她的《火烧云》也入选小学课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