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原文及注释

2023-11-30 06:07

1个回答

自相矛盾原文及注释如下:

1、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环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至前233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在狱中自杀。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重要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相关问答
矛与盾的注释
4个回答2023-11-30 22:24
矛和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 ...
全文
矛与盾的故事,要译文和注释。
1个回答2024-03-17 03:08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全文
矛与盾的注释
1个回答2024-02-02 02:11
1、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姿冲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做卖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 2、盾:盾纯册逗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誉:赞誉,夸耀。 4、曰:说,讲。 5、吾:我。...
全文
自相矛盾原文及注释
1个回答2024-02-29 06:12
自相矛盾原文及注释如下: 1、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
全文
古代寓言《矛与盾》的意思及注释
1个回答2024-01-24 12:22
不知道能否帮上你的忙,希望你能够满意。顺祝快乐,平安... 矛和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全文
自相矛盾注释和译文
1个回答2023-12-02 21:47
自相矛盾注释和译文如下: 注释: 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誉:赞誉,夸耀。曰:说,讲。吾:我。陷:...
全文
自相矛盾的注释和译文
1个回答2023-11-30 03:19
《自相矛盾》的注释和译文如下: 注释: 1、鬻:出售。 2、誉之:夸耀(他的盾和矛)。 3、吾盾之坚:我的盾坚固。 4、物莫能陷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我的盾)。 5、吾矛之利:我的矛锋...
全文
自相矛盾文言文注音版
1个回答2024-02-27 07:55
自相矛盾文言文注音版如下: zì xiāng máo dùn : chǔ rén 前帆碧yǒu yù dùn  yǔ máo  zhě,yù zhī yuē:“wú máo zhī jiān,w...
全文
矛盾的名词解释?
1个回答2024-02-29 17:07
矛盾名词解释: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范畴。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握州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一性和斗段段蔽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表明...
全文
矛盾的意思解释
1个回答2023-11-30 09:58
(1) [contradiction] (2) 矛和盾, 比喻 言行自相抵触 矛盾百出 (3) 辩证法上指 客观 事物和人类 思维 内部各个 对立 面 之间 互相 依赖 又互相 排斥 的关系 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