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雀救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3-12-02 22:14

1个回答

二鹊救友译文如下:

在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棵古树,喜鹊在上面筑巢,母鹊马上就要孵出小喜鹊了。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来回地飞,不停地鸣叫。很快,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聚集在树上。忽然有两只喜鹊在树上对叫,好似在对话一样,然后便飞走了。

过了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也跟在它后面。其他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什么事要说。鹳再次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喜鹊的请求。鹳在古树上盘旋三圈,就俯身向喜鹊的窝冲(下来),叼出一条赤蛇并吞了下去。

喜鹊们欢呼飞舞起来,好像在庆祝,并且向鹳致谢。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做援兵的。

拓展知识:

作品原文: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

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启示:

动物世界里的亲情也同样让人感动,本文中喜鹊看到自己同伴的孩子遭到赤蛇的侵犯,从而“悲鸣不已”,招来群鹊,其中两只喜鹊请来一只鹳,也许是群鹊的友爱感动了鹳,鹳勇敢地“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

动物尚能如此讲究情义,连动物都如此,我们人类岂能无情无义。所以我们要助人为乐,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要团结友爱。当问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时,要会动脑筋,就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加以解决,要学会求助。

作者简介:

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居士,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原居婺源(今属江西),,先后自著诗文、词曲、笔记、杂著数十卷,辑成《檀几丛书》(康熙三十四年刊)、《昭代丛书》等中大型丛书。

相关问答
孔雀爱尾的注释
1个回答2024-01-25 18:09
故:本来。 犹:还。 仿佛:类似、相似。 罗者:捕鸟人。 骞(qian)举:飞腾起来。
黄雀衔环注释及解释
1个回答2023-12-12 00:44
黄雀衔环注释及解释如下: 此典故出自《搜神记》卷二十黄雀报恩,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 原文: 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鸮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
全文
道士救虎的翻译与注释
1个回答2024-01-29 23:17
一天晚上,山上发了洪水,水上漂流着房屋,塞满了山溪,滔滔向下流去。很多受灾的人,有的骑在木头上,有的趴在屋顶上,又哭又喊,向周围求救,那求救的声音接连不断。道士便准备了大船,亲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站...
全文
破瓮救友的注释
1个回答2024-02-24 15:51
(1)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2)【销稿喊光生七岁】司马光长到七岁。光,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敬好县(现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3)【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
全文
破瓮救友的注释
1个回答2024-03-08 01:59
(1)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2)【光生七岁】司马光长到七岁。光,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3)【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4)【《左...
全文
破缸救友的注释
1个回答2023-12-19 09:00
1.凛然:严肃 2.之:指代《左氏春秋》 3.为:给 4.既:就 5.了:明白,懂得。 6.其:指《左氏春秋》 7.指:同“旨”,主要意思 8.自是:从此。 9.释:放开。 10.至:甚至 11.于...
全文
小雀儿被救了吗
1个回答2024-02-07 10:08
小雀儿被救了。 电视剧雪中悍刀行目前正在热播当中,在北凉世子徐凤年的第二次游历中,来到了曾经和老黄一起去过的地方,听说小雀儿被青城山抓走了,徐凤年就创了青城山,到山上他才知道。 山的主任是他姑...
全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注释
3个回答2023-12-02 13:32
: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唱着歌饮着露水,高兴得很,哪知背后来了一只螳螂;螳螂弯着身体伸出前臂,要抓住这只蝉来充饥,怎知道它的背后又来了一只黄雀;黄雀伸长颈子,要向螳螂一口啄去,可是黄雀又怎...
全文
急救!!谁能救小麻雀?
1个回答2024-04-30 13:07
前两天,我们这里修缮房屋也抓了几只刚刚长毛的的小麻雀,刚开始它们很怕,也是不吃食,后来就只能掰开它的嘴一点点的喂,应该说是塞进去的。 如果有两只就好了。因为只要有一只像鸟的东西飞进临时的窝里...
全文
被我救回的一只小麻雀!
1个回答2024-02-07 07:19
啊。伤得这么惨。这么小就下此毒手可真够狠的。估计医院是不会收的。你把伤口处理下别感染。慢慢喂喂看有好转么。希望它能好起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