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2023-12-03 05:59

1个回答

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佛学大词典》对“自觉觉他”的解释是:大乘菩萨自己觉悟所修之法,又能令其他有情觉悟之。大意是说,大乘菩萨不仅自己对所修的佛法有所觉悟,而且能使其他众生获得觉悟。

而《佛光大辞典》注释“自利利他”时说: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用通俗的话来理解,自利就是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则是以对他人有利为目的的行为。

由此可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行为是一种大公无私的表现,一种崇高的品行。对此,南怀瑾先生认为,从佛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大公无私,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仔细想来,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岂是轻而易举之事?佛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具有大公无私的博大胸怀和救济苍生的深远目标。

所以南先生说:“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渡一切众生,渡完了,他老人家就说‘再见’,不来了。”

看似南先生只是一味地在赞美佛的无私,羡慕佛的博大胸怀,实际上,南先生是在劝诫我们,人生路上,应该向佛学习,培养自己救济苍生、帮助他人崇高目标和大公无私的博大胸怀,做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据说,有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在诵经。忽然,灯苗攒动,一个蒙面人跳进七里禅师的房间,拿着一柄长剑对着禅师的后背,恐吓说:“把你的钱财都给我,不然我捅死你!”

禅师依然诵着经,不理会强盗,头也不回地说:“不要打扰我诵经。钱财都在壁柜里,你自己去取吧。”

强盗听完,立即把壁柜里的钱财都装进自己的袋子里,匆匆忙忙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禅师镇定地说:“你不要把钱财都拿走,留一点我明天买花果供奉佛祖。”

强盗一听,觉得禅师的要求很在理,于是,就解开袋子留下了些许银两。强盗又担心禅师使诈,于是,急忙系上袋子准备离开。

这时候,禅师又说话了:“你收了别人的钱财,也不说声谢谢吗?”

强盗有些惭愧,于是对着禅师鞠了一躬,郑重地说了一声“谢谢”,便头也不回地去了。

后来,这个强盗又因为盗窃而被捕入狱,在搜查强盗的家时,官府查到禅师的东西,于是派人请禅师去确认并领取失物。结果,在确认的时候,禅师却说:“此人并非强盗,这些钱财是我送他的,他曾诚心地向我表示了谢意。”

听到这话,强盗非常感激。当他刑役期满,重获自由的时候,便遁入佛门,皈依于七里禅师。

这是七里禅师用自己的修行觉悟成功影响强盗的一个真实例子。正是因为七里禅师心胸宽阔,有自觉觉他、自利利人的品行,所以才会说强盗不是强盗。也正是因为禅师能自觉觉他、自利利人,最后强盗才会选择皈依于七里禅师、遁入佛门,而不是皈依于歪门邪道。

由此可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行。

所以,南先生暗示我们,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一个大公无私、心胸宽阔的人。能如此,也便能做一个自觉觉他、自利利人的人了,进而也能与人为善了。对此,南先生本身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南先生初到台湾的时候,日子过得很清贫。尽管如此,他还是时刻想着要帮助别人。当时,台湾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普遍都很拮据。当南先生得之邻居家已经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时,就把自己仅剩的米偷偷地放在了邻居家门口。

后来,每当有人向南先生求助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拿出来,竭尽全力帮助别人。

对学生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也总是建议自己的学生,要乐于助人,并且告诫学生,不要等到发财之后才说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可以从点滴做起,要从现在开始。

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南先生惯常的习惯。南先生不仅将这样的品行付诸实践,也教导自己的学生要做乐于助人的人,这不就是自觉觉他的表现吗?而南先生用自己辛苦赚得的钱帮助别人,不正是自利利他的表现吗?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如南怀瑾先生一样做一个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人,不断培养和铸就自己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博大胸怀和大公无私的品行。如此一来,也便能够成为一个拥有博大胸怀、与人为善的人,也便能与人友好相处。

相关问答
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
1个回答2022-10-25 21:53
君子追求利益,是为了让他人收益。 小人追求利益,是为了让自己获利。
利人利己?损人利己?
1个回答2024-03-04 01:03
利人利己:A有一本好书,B也有一本好书,两人互相交换着看,结果AB二人一起掌握了两本书上的内容。 损人利己:A有一本好书,B也有一本好书。A想将B的好书占为己有,这样自己就有两本好书了,于是他...
全文
什么叫利他即是利己
1个回答2022-12-06 08:07
比如说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也会感到快乐,你在赞美别人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也是很美的。
什么是自利利他
1个回答2022-12-08 01:41
凡夫利益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佛法并没有一来就要求我们舍己利人
人是利己还是利他的
2个回答2023-04-03 15:30
其实人生来就是自私的,即使也在利他,终归还是利已,有一句话叫做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每个人实际上都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动,我们的心理就是如此,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按照这样的方式行动;而利他主义也是人...
全文
利己与利他
1个回答2023-11-30 11:23
每个人都对“自我”产生高度的执着,又因为对“自我”的执着带来了种种烦恼。 按照更容易理解的话来讲,“以自我为中心”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无法避免的执念。 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每一个人的关系都是以自我...
全文
自利利他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0 17:51
问题一:佛经中自利利他什么意思 不但为自己带来好处,还要为其他众生带来好处 问题二:佛教中的自利和他利是什么意思 大乘菩萨在世间行法,与众生接触时会有自利、利他一说。 简单来说,...
全文
自利利他
1个回答2023-11-25 08:59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究竟什么才算成功,如何才能成功?其实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成果才算成功,肯定是因人而异,因为认识的不同而不同。       农民伯伯只要看到庄稼收成好就...
全文
利他与利己
1个回答2023-12-15 00:05
我躺在草地上看着星空,问另一个“我”:“你知道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吗?” “知道啊,利他主义以他人的利益为优先,利己主义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 “但是你发现一个问题没,如果把一个人定义为利他主义者或者...
全文
利人利己
1个回答2024-01-31 03:32
你真是我大哥,跟你混了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