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 告诉孩子一个什么道理

2023-12-03 12:14

3个回答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中杜甫以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原文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关问答
杜甫的登高,告诉孩子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3 09:01
你好 杜甫的登高,可以告诉孩子: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止息
登高 杜甫
1个回答2024-02-24 03:54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意思是: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全文
杜甫的《登高》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30 05:06
《登高》这首诗,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大历二年(767)秋所写。当时诗人病卧夔州,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
全文
登高杜甫翻译
1个回答2023-01-27 12:15
呃,不会……(尴尬)
杜甫的《登高》中,看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18 11:26
我看到一个曾经有着万丈豪情与绝世文才的诗人暮年的悲凉。秋风落叶,孑然一身,穷困潦倒,江畔极目,回首一生困顿失意,心里的苦与恨就像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永无尽时。
杜甫的《登高》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20 01:23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
全文
登高杜甫中“无边”与“不尽”为什么用得好
1个回答2023-10-24 06:00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陆瞎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慎悉举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
全文
杜甫的诗登高小学课本学过吗
1个回答2023-11-19 18:06
好像是没学过
《登楼》杜甫
1个回答2023-10-28 10:08
太难,不会!
杜甫登楼典故?
1个回答2024-03-02 03:12
《登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