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猫文言文道理

2023-12-04 21:28

1个回答

1. 文言文翻译乞猫启示

译文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讨猫。

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鸡。

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

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启示处理事物要抓主要矛盾,用物要看它的主要特长,切不可求全责备,因噎废食。

2. 乞猫 文言文的翻译

译文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注:盍,何不。垣墉,墙壁。病,害处。患:祸患。去,距离)

译文2

赵国有个人(他家)老鼠成灾,(他)到中山国求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全没了。他的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去掉猫?”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我所担心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它)就偷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具,我将会挨饿受冻。不担心没有鸡啊!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如此怎么能驱除猫啊!

3. 文言文“乞猫”的全文解释+每个字的解释

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文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

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

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

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注:盍,何不。垣墉,墙壁。

病,害处。患:祸患。

去,距离) 译文2 赵国有个人(他家)老鼠成灾,(他)到中山国求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

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全没了。他的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去掉猫?”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

我所担心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它)就偷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具,我将会挨饿受冻。

不担心没有鸡啊!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如此怎么能驱除猫啊。

4. 暑假作业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孟 德 传 【宋】苏辙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佑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选自《栾城集》,有删改)译文:孟 德 传 【宋】苏辙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够实现.宋仁宗嘉佑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很多.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儿子也给了人,逃到华山脚下,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个饼,拿着进了山.自己想:“我是禁军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对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呀!”他的饼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食.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满,全都出现了.数月以后,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平安.因此进山二年不饿,然而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说:“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十几步,又停下来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终于俯首贴耳地走了.再试之其它猛兽,前后都一样.”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好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称有病,得以复员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它奇异的本事.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的事仰慕,对有的事畏惧;仰慕畏惧交织心中,虽未必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情绪表现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众人却见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道哉!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译文:子由写的《孟德传》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但我又听说忠、万、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利:通“痢”,腹泻B.逡巡弭耳而去 弭:低垂C.德自分死矣 自分:自己料想D.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 庶几:差不多【答案和解析】D (庶几:希望、企图的意思)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A.既为兵,不获如志 惟山之深者往焉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C.一日十病十愈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答案和解析】C (A.叙述了孟德的内心思乡状况;B.前者是孟德的生活状况艰难,后者是孟德介绍猛兽情况;D.前者介绍孟德的后来境况,后者是作者的评论感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了解到它们大多有能辨识人。

相关问答
赵人乞猫
1个回答2024-01-25 23:11
13患就是闹鼠灾,遭受的意思 予就是给,送 14赵人要解决的就是鼠患,消灭干净老鼠就好。 15其动机就是只要消灭老鼠,即使鸡被抓光也无所谓。 我认为可行,目的明确而且明白需要付出的代价。
赵人乞猫
1个回答2024-02-10 16:41
看问题要用长远眼光,权衡利弊,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赵人乞猫
1个回答2024-02-10 18:36
1.①[患]祸害,灾难,这里用做动词。下文中的“其子患之”的“患”是“忧虑”之意,也用作动词。 ②[予(yǔ)]给。 2. 赵人认为猫可以灭鼠使问题的主要方面,猫吃鸡是问题的次要方面,只要能灭...
全文
《赵人乞猫》的问题
1个回答2024-01-23 02:58
1.中山人(予)之猫 (给 ) (善碧弊)捕鼠及鸡 ( 擅长) 2.赵父认为“吾之患在鼠”的理由是:悔困族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
全文
赵人乞猫
1个回答2024-01-31 02:29
1.①[患]祸害,灾难,这里用做动词。下文中的“其子患之”的“患”是“忧虑”之意,也用作动词。②[予(yǔ)]给。 2.赵人认为猫可以灭鼠使问题的主要方面,猫吃鸡是问题的次要方面,只要能灭鼠吃鸡...
全文
在文言文赵人乞猫中赵人与其子的养猫主张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3:05
赵人认为猫可以灭鼠是问题的主要方面,猫吃鸡是问题的次要方面,只要能灭鼠吃鸡是次要的,所以应该留猫。他的儿子则认为猫也吃鸡应该把猫除去。
赵人乞猫 悟出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5 08:38
看问题要用长远眼光,权衡利弊,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赵人乞猫故事的阅读感想是什么?我不知道?能给我说一下吗?
1个回答2024-04-30 08:21
这篇故事中的父亲是对的,儿子是错的。赵父认为灭鼠是大事,无鸡吃是小事,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掌握了事物发展的主导方面。做事情要分清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可因小失大。
乞猫中用成语概括道理~~~~
1个回答2024-01-14 01:35
利大于弊 得不偿失
赵人患鼠乞猫的原因
1个回答2024-02-06 21:07
赵国有个人(他家)老鼠成灾,(他)到中山国求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全没了。他的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去掉猫?”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