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

2023-12-06 02:13

2个回答
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影响了西方戏剧理论界2500多年。20世纪以前,关于对《诗学》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上;20世纪《诗学》遇到了最强有力的挑战:布莱希特和阿尔托对它进行了根本性的突破——至少在理论上的确如此。
布莱希特明确提出了“非亚里士多德戏剧”。他主要反对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即“怜悯与恐惧说”。
“怜悯与恐惧”也就是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动情产生共鸣;对于布莱希特来说,“亚里士多德式的”或“戏剧的”叙述方式产生了一种强效的高于现实的幻觉,其核心特征是一种演员和观众对戏剧角色过度的移情。布莱希特要求达成“陌生化效果”(或称“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旨在“剥去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它能使人认识对象,但同时又使它产生陌生之感”,使观众能对角色进行理性的批判而不是被动的让戏牵着鼻子跑,从而在角色、演员、观众三者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又彼此间离的辨证关系。
陌生化理论贯穿于布莱希特戏剧理论、戏剧作品和演剧方法。以《四川好人》为例,如果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写,女主人公沈黛将会是个受坏人欺负失去小店因而无法行善的女人,她的命运将会催人泪下——因为观众的情感被卷入了戏剧情境,产生了“怜悯与恐惧”,趋向是使观众适应与迁就戏剧体所表现的社会弊病;但在历史的真实里,布莱希特剥夺了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的魔力,把马克思改造世界的理论在他的戏剧实践中实现了:不再模仿日常生活的现实,而让沈黛和带面具的表兄水大合为一人,这就使得观众哭不出来,间离代替了移情,观众不得不启动大脑调遣理性去深思蕴涵于这个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即人类生存状况的现实种种。布莱希特的最终目的是要观众在思考以后采取行动来改造世界。
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相关问答
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作品都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1-11 10:04
不懂你在说啥
布莱希特的大胆妈妈
1个回答2024-01-28 21:50
  布莱希特明确提出了“非亚里士多德戏剧”。他主要反对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即“怜悯与恐惧说”。   “怜悯与恐惧”也就是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动情产生共鸣;对于布莱希特来说,“亚里士多德式的”或“...
全文
“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3-01-26 03:10
腹痛。妻曰:“必
布莱希特的“第四堵墙”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29 00:06
布莱希特接受了狄德多、科格兰、戈登•克雷和莱茵哈特等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表演理论,其核心就是“间离”的表演,他要求演员在情感上与角色保持距离,观众同角色之间也保持距离。他说:“为了产生间离效果...
全文
西方文学·布莱希特
1个回答2023-12-05 11:55
西方文学·布莱希特 德国戏剧家、理论家、导演和诗人,1898年2月10日生于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他在幕尼黑大学攻读医学时产生了戏剧的兴趣,他先写戏剧评论,然后进行戏剧创作。1923年出任...
全文
费希尔·布莱克的主要荣誉
1个回答2022-12-26 16:35
获得芝加哥大学和MIT的终身教授头衔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子女
1个回答2024-02-23 05:06
  布莱尔家庭   夫人:切丽·布斯·布莱尔(王室法律顾问,伦敦经济学院的法律学优等生,是一名律师、公众和就业法律专家,1980年同布莱尔结婚)。   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尤安·布莱尔(Euan...
全文
绯闻女孩第里布莱尔怀的是谁的孩子?我希望布莱尔和王子在一起,虽然恰克也很爱布莱尔,但他总是
2个回答2022-08-30 08:39
你没看到王子发现B和C在一起的时候,后来他们结婚时王子是怎么对待B的,威胁,勒索。换做C死也不会那么做,你看,C即使有了王子的孩子,又怎样,一如既往对B好。虽然C很挣扎,但是他对B总是这么好,没有猜忌...
全文
法音是喜欢希尔度还是布莱德
2个回答2022-06-28 21:56
之前是布莱德,现在是希尔度。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