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3-12-07 05:04

1个回答

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

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

由荀子的“”性恶论”可以看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也常说教育是强国之本,立本之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无疑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父母,关系和谐,家庭氛围良好,家风向上,模范作用较为明显,孩子通过模仿和内心崇拜,可以端正自己的行为,身心获得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

老师善待学生,知识储备丰富,三观正确学风严谨,学校秩序良好,同学善良有爱,通过教育,学生会培育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新时代好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时候,孩子,又何论懂事与否呢?他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具备成熟的思想观念,独立人格的人。

其实我们所说孩子的懂事是强调在哪些方面呢?无疑是孝顺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尊敬师长,待人接物有尺寸有风度,为人处事圆滑却不世故,这时候我们会说,这个孩子真懂事呀!但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又何尝容易?在无论基因如何优益,在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层面下,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是必然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懂事孩子。

相关问答
荀子《性恶论》
2个回答2022-12-28 07:00
荀子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荀子主张性恶论 认为人本性为恶 和孔子的“人之初 性本善”相反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吗?他的哪些话反映了“性恶论”?
1个回答2024-02-27 04:40
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
全文
荀子是怎么论证”性恶论“的?
1个回答2022-09-26 12:48
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
全文
荀子是怎么论证”性恶论“的?
1个回答2023-01-07 23:41
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
全文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还有什么观点
1个回答2022-11-22 22:04
老子无性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对吗?
1个回答2024-02-24 21:34
对的,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非善,这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形成鲜明的对比。 荀子之所以主张人性本恶,是因为他认为,如果人性本是善的,那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何在,也就是说人无需开展教育,...
全文
关于孟子荀子的善恶之论
1个回答2022-11-18 18:35
一句话,后天决定一切。
荀子的“恶性论”与《劝学》有什么联系
4个回答2023-01-03 02:30
荀子的“恶性论”与《劝学》关系:没有“性恶论”,就不必劝学,也就没有《劝学》。 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回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答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他对“...
全文
用荀子理论教育孩子
1个回答2024-03-11 07:01
答案是A,B错在是孟子提出的,C观点就错了,只要后天不断的培养就会变好,D体现的是利用自然规律是荀子提的,但并不适用于这种孩子犯错,这样未免牵强,或许冠冕堂皇
关于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论点
2个回答2022-09-22 13:37
现在看来,并不正确。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完全是纯洁的,不可以说善与恶。荀子的人性本恶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原则上是正确的,出发点是好的,鼓励人们从善,坚持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利的驱使下,难免失...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