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见鲁哀公文言文翻译

2023-12-10 02:22

1个回答

1. 庄子见鲁哀公

庄子拜见鲁哀公。鲁哀公说:“鲁国多儒士,很少有信仰先生道学的人。”庄子说:“鲁国很少儒士。”鲁哀公说:“全鲁国的人都穿着儒士的服装,怎么说儒士很少呢?”

庄子说:“我听说,儒士戴圆帽的知晓天时;穿着方鞋的,熟悉地形;佩带用五色丝绳系着玉玦的,遇事能决断。君子身怀那种学问和本事的,不一定要穿儒士的服装;穿上儒士服装的人,不一定会具有那种学问和本事。你如果认为一定不是这样,何不在国中号令:‘没有儒士的学问和本事而又穿着儒士服装的人,定处以死罪!’”

于是哀公号令五天,鲁国国中差不多没有敢再穿儒士服装的人,只有一个男子穿着儒士服装站立于朝门之外。鲁哀公立即召他进来以国事征询他的意见,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都能做出回答。庄子说:“鲁国这么大而儒者只有一人呀,怎么能说是很多呢?”

2. 庄子见鲁哀公

庄子拜见鲁哀公。

鲁哀公说:“鲁国多儒士,很少有信仰先生道学的人。”庄子说:“鲁国很少儒士。”

鲁哀公说:“全鲁国的人都穿着儒士的服装,怎么说儒士很少呢?”庄子说:“我听说,儒士戴圆帽的知晓天时;穿着方鞋的,熟悉地形;佩带用五色丝绳系着玉玦的,遇事能决断。君子身怀那种学问和本事的,不一定要穿儒士的服装;穿上儒士服装的人,不一定会具有那种学问和本事。

你如果认为一定不是这样,何不在国中号令:‘没有儒士的学问和本事而又穿着儒士服装的人,定处以死罪!’”于是哀公号令五天,鲁国国中差不多没有敢再穿儒士服装的人,只有一个男子穿着儒士服装站立于朝门之外。鲁哀公立即召他进来以国事征询他的意见,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都能做出回答。

庄子说:“鲁国这么大而儒者只有一人呀,怎么能说是很多呢?”。

3. 儒服与儒士 文言文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圆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僻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选自《庄子·田子方》。

【译文】一天,庄子进见鲁哀公。

哀公说:“鲁国的儒士很多,而崇尚您道家学说的人极少。”

庄子反驳道:“不然,鲁国的儒士很少。”

哀公听了,反诘说:“鲁国上下尽着儒士衣服,怎么能说儒士少呢?”

庄子说:“我听说,头戴圆形帽的儒士,知晓天时;脚穿方形鞋的儒士,通达地理;身佩彩络美玉的儒士,理事决策,当机立断。真正有这种学问的人,不一定穿这种服装。穿这种服装的人,未必懂得这种学问。您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你可以通令全国:‘不通儒学而穿儒服的人,处以死罪。’试看结果如何?”

于是,哀公照此发了一道命令。五天以后,全国居然没有敢穿儒服的人了。唯独一位丈夫,身着儒装,气宇轩昂,站立在宫廷门口。

哀公马上召见,询问国家大事,果然满腹经纶,应对自如。

庄子说:“鲁国作为儒家的故乡,只有一名儒士,能算多吗?”

【题旨】看人看事,不能光看形式,而要看内容。为人也不要只求表面,而要有真才实学。

许多人认为儒家和道家是势同水火,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庄子一日到鲁国见到了鲁国群哀公。鲁国本来就是儒学之国,哀公对庄子说:“我们这里没有人信奉先生你的学说,到处都是儒士,谈的是儒书。”

庄子说:“好呀。不过依我看来,鲁国儒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怎么能说少了呢?”

“名符其实的太少。按理,儒服园冠方殿,园指天、方指地,应当知天文地理,有许多这样的讲究。便如你下一道命令,没有真才实学敢着儒服者死,就可以看到真实情况。”

鲁哀公果然下了一道命令,结果全国只剩下一个人敢着儒服上街。鲁哀公召见他,果然是个奇才。这才知道,世上名不符实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所以,道家论儒家,不是纯粹的攻击,其实就是类似这种情况。

4. 庄子与鲁哀公的故事

庄子去见鲁哀公,鲁哀公说:“我们鲁国儒士多,但学习先生的道家思想的却很少。”

庄子说:“鲁国的儒士也很少的。”鲁哀公说:“我们鲁国遍地都是穿儒服的人,怎么能说儒士少呢?”庄子说:“我庄周听说,儒士戴着圆帽的,懂得天时;穿方口鞋的,知道地理;用五色丝绳系着佩玉的,很会决断。

可是有儒家这些道术的君子,未必就穿着儒服;而穿着儒服的人,未必懂得儒家的这些道术。哀公你如果认为不是这样,何不在国内下一道命令,说没有儒家道术却穿儒家服装的人,一律处死!你就看明白了。”

于是鲁哀公告示五天,整个鲁国竟然没有敢穿着儒服的人了。不对!只有一个男人穿着儒服,站在朝廷的门前。

鲁哀公就召见他,向他请教国事,结果千转万变问了很多问题都答得上来,没有穷尽。庄子说:“整个鲁国只有一个儒者,能说鲁国的儒者多吗?”。

5. 鲁哀公护宅文言文翻译

鲁哀公欲西益宅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原文】

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之,以为西益宅不祥。哀公作色而怒,左右数谏不听,乃以问斯傅宰折睢。曰:“吾欲西益宅,而史以为不祥,子以为何如?”傅宰折睢曰:“天下有三不祥,西益宅不与焉。”哀公大悦而喜。顷之复问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一不祥也;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强谏,三不祥也。”哀公默默深念,愤然自反,遂不西益宅。夫史以争为可以止之,而不知不争而反取之也。

【注释】

①西益宅:向西扩建住宅。

②史:掌史的官,也称太史。

③斯:兼词,相当于“之于”;傅:师傅;老师。宰折睢:是鲁哀公师傅的名字。

④与:参与。这里是“在”、“属于”的意思。

⑤愤然:愤怒的样子。一说通“幡然”,迅速而彻底(改变)。

⑥争:通“诤”,劝止。

【译文】

鲁哀公想要向西边扩建宫室,史官极力劝阻他,认为往西边扩建宫室是不吉利的。哀公气得脸色都变了。他身边的人多次劝谏他都不听。于是哀公就这件事去问他的师傅宰折睢。哀公说:“我打算向西边扩建宫室,但是史官认为不吉利,您认为怎么样?”鲁哀公的师傅宰折睢说:“天下有三种不吉利的事,往西边扩建宫室不在其内。”哀公听了心里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又问:“什么是三件不吉利的事呢?”宰折睢说:“不实行礼义,这是第一件不吉利的事;贪图声 *** 望享受没有止境,这是第二件不吉利的事;不听从大臣严正的劝谏,这是第三件不吉利的事。”哀公听了,默默地深思,生气地自己回去了(一说幡然醒悟,痛自反省),最终没有往西边扩建宫室。史官认为极力反对劝止就可以阻止国君,却不懂得不极力反对劝止反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注:自译。

6. 田晓语讽鲁哀公翻译

鸡与鸿鹄

刘向

选自《汉书》

【原文】

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去君而鸿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日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

哀公曰:“止!吾书子之言也。”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有士不用,何书其言为?”遂去之燕,燕立以为相。三年,燕之政太平,国无盗贼。哀公闻之,慨然太息。

【译文】

田饶(人名)侍奉鲁国的国君哀公,但是不被重视。田饶对哀公说:“我将要离开您而象鸿鹄那样远飞啦。”哀公说:“什么意思啊?”田饶说:“您难道没看见那鸡吗?头上戴冠的是有文采的;脚后面有距的是孔武有力的;敌人在敢前去打斗的是勇敢;看见食物招呼别的鸡是仁;守夜不会忘记报时那是信用。鸡虽然有这五种优点,您还是每天用它煮汤喝,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离得很近啊。而鸿鹄一飞千里远,落到您的园林水池中,吃您的鱼鳖,啄食您的豆粟作物,(也)没有那五种优点,您还是看重它,原因是它来自远方。我请求象鸿鹄那样远飞去了。”

哀公说:“停!让我写下你说的话。”田饶说:“我听说吃了食物的人,不会毁坏食物的容器;在树下庇荫的人,不会折断树的枝条。有学士不用,还写下他的话干什么呢?”于是离去前往燕国了,燕国委任他当宰相。经过三年,燕国国家政局太平,国内没有盗贼。哀公听说后,(只有)惋惜叹气。

相关问答
庄子见鲁哀公
1个回答2024-02-10 17:07
庄子拜见鲁哀公。鲁哀公说:“鲁国多儒士,很少有信仰先生道学的人。”庄子说:“鲁国很少儒士。”鲁哀公说:“全鲁国的人都穿着儒士的服装,怎么说儒士很少呢?” 庄子说:“我听说,儒士戴圆帽的知晓天时;...
全文
庄子见鲁哀公的那个故事有什么寓意
1个回答2024-01-30 08:00
你竟然问这个!!!就是说呢...要谦虚...要有真才实学...纳贤!
庄子与鲁哀公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2-16 00:28
庄子去见鲁哀公,鲁哀公说:“我们鲁国儒士多,但学习先生的道家思想的却很少。”庄子说:“鲁国的儒士也很少的。”鲁哀公说:“我们鲁国遍地都是穿儒服的人,怎么能说儒士少呢?”庄子说:“我庄周听说,儒士戴着圆...
全文
鲁哀公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01 09:02
鲁哀公(?―前468年),姬姓,名将,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他在鲁定公死后即位。在位期间执政为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季孙肥、叔孙舒、仲孙彘。前...
全文
庄子用哀骀公的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9 00:22
惠子相梁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鵷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
全文
鲁庄公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0 19:02
鲁庄公(前706年―前662年),姬姓,名同,为春秋诸侯鲁国第十六任君主。他为鲁桓公的儿子,承袭鲁桓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
请讲讲曹刿与鲁庄公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5 22:50
跟齐国战,三战三败北,最后在结盟的会上劫持了齐国君主,逼他把占领的鲁国的土地都还回来。参见《史记*刺客列传》。不怎么光彩啊
曹刿与鲁庄公
1个回答2024-03-18 16:47
曹刿: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鲁庄公:平庸,目光短浅,急躁,善于用人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应该是这样吧``我也不知道,学完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