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七擒七纵故事讲述的主人公是谁

2023-12-15 01:37

1个回答
七擒七纵
七擒七纵,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巩固蜀汉的后方,出兵南征。南征进行得很顺利,即将大功告成。正当诸葛亮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一些散兵抵抗蜀兵。
诸葛亮探听得知孟获意志坚强,不怕艰苦,待人忠厚,在彝族中很有威望,极得人心。他想把孟获争取过来,作为自己的帮手,认为要擒孟获,让他心服才是最重要的。
孟获虽然勇敢,但缺少智谋。两军第一次交锋,诸葛亮就败下阵来,孟获以为蜀兵不是对手,于是不顾一切,奋勇直追,结果闯进蜀军早已准备好的埋伏圈,孟获被擒。
孟获被押到诸葛亮的丞相大营,猜想自己难逃一死。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傲慢地说:“堂堂七尺男儿,怎能说降就降?”
诸葛亮也不勉强孟获,还让他参观蜀军的军营,故意问他:“你看这军营怎么样?”孟获看后,发现蜀军其实都是一些老弱残兵,没有多少实力,便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的虚实,让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我请求再和你们交战一次,这次我是不会输了。”
诸葛亮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了。他料定孟获当晚会来偷袭军营,马上布置好了埋伏,等待孟获。
孟获回去后,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我还把他们军营的布置看得清清楚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我们偷袭蜀军,一定能逮住诸葛亮,打一个大胜仗。”
当天夜里,孟获带领五百名刀斧手,偷偷摸进蜀军大营,一路上,他们没有遇上任何阻挡。孟获心里非常高兴,暗喜道:“果然是一群老弱残兵,蜀军也不过是一个空架子。”不料,就在这时,蜀军伏兵四起,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把孟获擒住了。
孟获心里还是不服,说诸葛亮是用奸计抓住了他,难以服人。诸葛亮又放了他。
如此反复七次,孟获对诸葛亮心服口服,归降了蜀军。
后来,“七擒七纵”用来比喻正确运用谋略,使对方心悦诚服。
相关问答
七擒七纵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23:18
七擒七纵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孟获的故事,孟获七次被擒七次被放,最终孟获心服口服臣服于诸葛亮。
七擒七纵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7 14:11
问题一:七擒七纵是什么意思? 是一个典故,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七擒孟获,又七次放掉。 问题二:七擒七纵是什么意思 是一个典故,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七擒孟获,又七次放掉。 问题三...
全文
七擒七纵的成语出处
1个回答2024-01-24 16:07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七擒七纵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5 23:23
七擒七纵 [qī qín qī zòng] 基本释义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出 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
全文
七擒七纵的传说发生在什么国
1个回答2024-03-09 11:28
三国时期的蜀国。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为得南蛮之民心,蛮人治蛮为节约朝廷开支,谨防蜀蛮民众矛盾激化。
七擒七纵
1个回答2023-08-30 06:40
七擒七纵,释义衫碰是:诸葛亮出兵南方,把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了七次,放了七次,孟获心服,不再来攻。见慎晌《三国演义》。后用以比喻运用宽塌锋策略,有效地控制对方。擒:捉拿。纵:放。
七擒七纵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4 18:23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成语例句: 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 时...
全文
“七擒七纵”讲的是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23:58
七擒七纵 讲的是诸葛亮和孟获的故事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
全文
七擒七纵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16:10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
全文
七擒七纵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2-17 09:20
七擒七纵讲的是诸葛亮和孟获的故事。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七擒七纵的故事 公...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