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夫明明杀死了人,触了法,姬昌为何对他画地为牢?

2023-12-28 13:59

姬昌为什么不杀他,姬昌真的认为柴夫不会跑?
5个回答
因为柴夫不是故意杀的人,所以姬昌相信他,也是因为姬昌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善心的人,所以不杀柴夫。
当时的西岐追求的是人道主义吧,而且柴夫不是故意杀人,而且姬昌能算到一些事情。

当时这个柴夫,名字为武吉是个大孝子,杀人也是处于无意,而姬昌并非混人,他也知道其事。所以并没有过多为难武吉,从他敢自认抵命的情况来看,姬昌也知道武吉是个善人,所以画地为牢想要考验他一下,如果武吉敢跑,那么也不会同意他归去赡养老人

画地为牢的字面意思就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其实这个典故最早出现于我们家喻户晓的《封神演义》,他向我们展示了武吉的孝心和姬昌的善良。在文献中,有着这一段古文:“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於鲜也。意思就是说,在地上画一个圈,那木棍当牢门,不可以走出这个范围。这样也算是体现了姬昌的早期的人道主义。

但也还有一种说法,周朝时期,巫术盛行。姬昌属于国师也是就是本国的大巫师,他画地为牢其实也是把自己的巫术计入其中,让人以为这个是真的地牢。其实也是人们当时的一种封建思想,同时也是为了巩固当人们对于巫术的畏惧。


在《封神演义》中武吉的母亲让武吉找姜子牙救命,姜子牙收留了武吉并且骗过文王武吉已经自杀,然后姜子牙教武吉兵法。后来文王遇到了姜子牙并且拉车换来800年的昌盛,换来周朝八百年天下,随后武吉和姜子牙投入西岐阵营,为讨伐纣王立下了汗马功劳。

柴夫杀死了人姬昌画地为牢,不是不怕他跑,他是太相信自己,他相信自己的八卦,就算柴夫能跑到哪里去?他都能找得到的,所以就因为有这份自信,就不怕柴夫跑了。
因为他过于相信自己,他觉得他自己的八卦阵很厉害。他将柴夫画地为牢,就一定相信他不会走出去。
相关问答
周文王姬昌简介 周文王姬昌怎么死的 姬昌和周武王姬发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9 08:37
  中文名:姬昌   国籍:中国商朝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岐山   出生日期:前1152年   逝世日期:前1056年   职业:西伯 ...
全文
姬龙是姬昌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3-13 20:58
黑图狼主有一个义子叫姬龙,姬龙不久之前帮助义父黑图狼主打败姜子牙等人,玉妃一脸惊叹夸赞姬龙法力高强。申公豹一脸惊讶发现姬龙长得很像姬昌。  姬昌有一个弟弟,弟弟的儿子叫姬龙,姜子牙向姬昌透露不久之前...
全文
姬发和姬昌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13 00:43
姬发和姬昌是父子关系,姬发是姬昌的次子。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粗隐悄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 西周(前10...
全文
姬发和姬昌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06 16:54
姬发和姬昌是父子关系。 周武王即姬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被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约前1050年文王崩,姬发继位,号为武王...
全文
姬昌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1 16:06
姬昌(前1231年—前1135年),姬姓,名昌,是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1。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全文
易经是姬昌所作吗?里面有什么故事?怎么说他在牢里演易经?
2个回答2022-08-19 18:08
【问】:易经是姬昌所作吗? 【答】:《易经》是很多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的。姬昌所作的,是其中的一部分贡献,这部分也称为《周易》 【问】:里面有什么故事?怎么说他在牢里演易经? 【答...
全文
小柴昌俊的人物生平
1个回答2024-05-26 06:05
小柴昌俊当年读大学时曾是名“差生”,孝巧在校时的物理课理论考试成绩并不佳。一个被认为差生的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在于他对科学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以及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小柴昌俊的...
全文
姬昌封神了吗
1个回答2024-02-26 17:29
姬昌没有封神。 西伯侯姬昌这个人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留下过浓墨重彩乎衡的一笔。他不但是西周末年的一位重要贵族,更因为其在《封神演义》中的形象,成为了广为人知的封神神话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众所...
全文
《封神演义》中的姬昌是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2-09-28 15:54
坏人,不是好人
姬昌什么转世
1个回答2024-04-26 04:18
据《中国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周文王是“五帝中之首上仁”伏羲帝转世,周文王姬昌应了凤鸣岐山的天兆,应劫出治,开创了“礼乐文章八百秋”的周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