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共情能力

2024-01-11 00:22

1个回答
共情是个体对于他人情感状态产生的情绪反应。“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的形象说法。”任何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生命个体,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所谓“共情能力”,是指个体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感受他人、接受他人,并同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它包括“共情识别、共情理解和共情应对等三个维度”。共情能力是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是人们立身处世所必需的技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命个体萌生道德感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不仅是落实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需要,而且也是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健全学生人格的需要。
一、培养学生的共情识别能力
婴儿甲面对婴儿乙的哭泣,产生了同样的哭泣行为,这是婴儿甲具有共情识别能力的具体体现。这种共情识别属于元认知范畴,是对认识的认识,是对思考的思考,是指主体对他人和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识别与判断能力。共情识别是产生共情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识别能力,也就难以共情,因此,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必须从培养学会共情识别能力开始。
1.在聊天中学会共情识别。识别对方的情绪,需要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为识别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笔者借助于一定的话题情境,以民主、自由、宽松的方式进行对话和探究。通过聊天,“可以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各种疑问、障碍和矛盾,可以使教师准确了解到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道德偏差,从而不留痕迹地给予及时矫正”。通过聊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学生的思想闸门充分打开,从而产生了共情识别的强烈动机。
例如,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笔者展示了“港城365”节目上曝光的假冒伪劣商品。启发学生思考:你最痛恨的是哪一种,为什么?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开始在众多的“假冒伪劣商品”中“识别”、“筛选”起来,建构自己的个性化发言提纲,表达了各自的真情实感,使班级同学获得了情感的共鸣,增强了学生的共情识别能力。
2.在辩论中学会共情识别。识别并不是简单的判断是非,并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恰恰相反,学生往往需要在一番思想碰撞之后才能识别出事物的性状与属性,从而形成科学理性的情感,产生较高水平的共情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借助辩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诱发学生的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目标,激发学生在课堂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多维识别能力。
例如,在“杜绝不良嗜好”的教学中,就如何科学恰当地使用手机,正确处理手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笔者设置了一场课堂辩论。正方立场是“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反方立场是“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班级学生分成两组参与辩论。通过辩论,使学生对手机的利与弊产生了一些理性的认知。有的学生还结合自己使用手机的情况和大家共勉,介绍了自己对过量使用手机危害的认识。学生们认识到,同学与生活都是老师,他们从发言同学的自我警示中产生了反思,获得了识别是非的能力,受益匪浅。
二、培养学生的共情理解能力
共情理解能力是指将别人的情感体验内化为主体自身体验的能力。共情理解能力是学生共情能力形成的关键。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必须着力于培养学会对情绪情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共情理解能力,用情感点燃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从而获得更加全面更加牢固的共情理解能力,由此让学生自己悟出做人的道理。
1.在倾听中学会共情理解。倾听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是学生之间心理沟通的桥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更希望得到同年伙伴的理解,共情理解在倾听朋辈群体的诉说中更容易发生。笔者在教学中注重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倾听同年人的诉说中学会共情理解。
例如,在“杜绝不良嗜好”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所列举的素材离学生比较遥远,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不会产生高水平的共情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讲述身边人存在的某些不良嗜好,让他们在学习中交流。由于学生倾听的都是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的事情,杜绝不良嗜好的情感态度油然而生。
2.在体验中感悟共情理解。当学生以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中常见的个人问题时,他们会本能地挖掘成长中积累的体验,从而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伴随体验的学习过程更容易让学生形成刻骨铭心的情感,使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从某种程度上说,体验式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共情理解的过程,“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的本质”。因此,生活经验与共情理解的关系紧密。离开情感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必须让学生体验到真情实感,在心灵颤动中形成共情理解。
例如,在“天下父母心”的教学中,笔者播放了著名歌手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并借助视频给学生讲述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故事讲完以后,学生们的眼眶湿润了。这时,我用幻灯片展示了与学生探讨的几个话题:①听完故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②结合生活中的事情,说说你对父爱母爱是如何理解的?③你准备以哪些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很多学生饱含真情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做法,有的学生含着泪花与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
3.在合作中达成共情理解。合作学习是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使个体行为成为集体智慧的一部分,淡化了个体与群体的对立。在合作中达成学习目标,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在相互理解对方的基础上建设起彼此包容的伙伴关系,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分歧。因此,小组合作是增进学生共情理解的有效方式,其实质是对共情理解的不断强化。
例如,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探究问题,或者是一段材料,或者是一道问题,要求学生在广泛收集资料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对这些探究问题的处理,笔者采取了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网上检索等途径搜集数据资料,再得出结论。让每个小组成员体会到自己在小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获得认同与重视的强烈需求,为达成共情理解创设了有效平台。笔者曾以“超市购物检查方式与消费者人格尊严权的维护”为主题,组织学生去超市进行采访调查。调查中,学生自行分组、分工协作、设计问卷,通过参观、采访、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最后形成了一份研究报告在全班交流。这样的小组活动,既能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又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增进共情理解。
三、培养学生的共情应对能力
思想品德是学生在对生活的识别和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道德实践在本质上是主体对生活的一种共情应对。这里的“共情应对”是指基于自己情感的体验而采取相应的情感表达。比如,识别并理解了他人的善心,从而自发产生了自己的善举。培养学生共情应对能力,现实可行的渠道有:
1.在活动中巩固共情应对。新课程理念认为,思想品德课应该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生活经验,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把严肃的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亲身实践中构建知识,树立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作出恰当的共情应对行为。例如,在“我们都有爱”的教学中,我建议学生放学后做一件关爱他人的事,切实体会关爱他人的感受,并与同学分享“关爱他人幸福自己”的内心愉悦;在进行“热爱公益活动”教学时,恰逢“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在这一天,我校思想品德学科组配合学校组织了一次“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在学校附近的社区进行美化环境活动;在进行“践行核心价值观”教学时,我校思想品德学科组配合学校组织了“美在友善”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提高,共情应对能力得到了强化。
2.在训练中强化共情应对。培养学生共情应对能力,还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必要的共情训练。共情训练就是对个体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进行训练,其基本方式是角色模拟。例如,笔者在进行法律内容的教学时,通过“当事人访谈”、“模拟法庭”、“与法同行”等多种形式的共情训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不同角色的人物心理,形成共情。在模拟法庭上,学生当上了“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或者“法官”,正义得到“伸张”,罪恶得到“惩罚”,逼真的审判程序揭开了诉讼的神秘面纱,使学生真切地领略到法律的尊严。
相关问答
怎么培养共情能力?
1个回答2024-02-23 08:31
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好像你是那个人一般。 但同时,你也时刻记得,你和他还是不同的; 你只是理解了那个人,而不是成为了他。 共情还意味着让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理解了他。
怎样培养共情能力?
1个回答2024-02-11 01:08
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1个回答2024-02-07 06:50
幼儿阶段是培养共情能力的关键期;对于0-3岁的婴儿来说,母亲要保持对儿童身心需要的反应敏感性: 1.对生理需要敏感,例如:当孩子饥饿或想睡觉时,能及时发现并做出恰当反应;当孩子哭闹时,能知道孩...
全文
缺少同理心/很难共情怎么办,成年人还可以培养共情吗
1个回答2024-01-25 01:36
我感觉是没有问题的,今天都问我你确定你可以就可以,你确定也行,你就可以行的,好好的培养一下自己的共情吧。
培养孩子情商的书属于亲子共读书吗
1个回答2024-01-19 04:59
情商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性格、意志、交际等几个方面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品质,它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成才=80%情商+20%智商。情商的高低,可以决定孩子包括智商...
全文
亲子共成长丨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1个回答2024-01-24 12:07
带着孩子体验成功的经历: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情,比如玩一个游戏,一块去攀岩,参加社区比赛等,在活动中努力帮助孩子获得成功避免失败。体验成功的经历是增强自信心的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发挥榜样的作用:模...
全文
公共营养师培训新教材
1个回答2023-01-20 01:12
网购也可以,还便宜
想把孩子培养成「共产主义接班人」该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2-28 22:54
这还需要怎么做 这个社会都在培养啊。 你自管让孩子上好学就好了。
怎样培养一个人的共情能力
4个回答2023-04-01 07:45
想要提高共情能力,你应该有一个比较敏感的心,而且能够对外界发生的事物及时作出反应,想要提高共情能力,自己的性格不能太过于大大咧咧,而是应该多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想要提高共情能力,你可以通过音乐的方...
全文
如何培养共情能力?
1个回答2023-01-20 06:20
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说话的时候也要考虑对方的想法,这样就能培养共情能力。 生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ēng huó,意思有1、生存;2、使活命;3、指恤养活人;4、指为生...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