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轲”的成语有哪些?

2024-01-17 02:55

1个回答

关于“荆轲”的成语有“燕市悲歌”、“荆轲刺秦”、“图穷匕见”、“悲歌击筑”、“切齿拊心”、“发上指冠”、“无可奈何”、“变徵之声”。

1、燕市悲歌【yān shì bēi gē】

解释: 以之表现朋友间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情怀。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造句:燕市悲歌又送君,目随征雁过寒云。

2、荆轲刺秦【jīng kē cì qín】

解释:荆轲刺秦指的是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事败被杀。

出处:《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

3、图穷匕见【tú qióng bǐ xiàn】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比喻形迹败露,事情到最后显露出了真相。

出处: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造句:不意先生乃蓄别抱,图穷匕见,爰有所言。——叶圣陶《一个青年》

4、悲歌击筑【bēi gē jī zhù】

解释: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载: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

5、切齿拊心【qiè chǐ fǔ xīn】

解释:咬牙痛心。极端痛恨的样子。 切齿:牙齿切磨。 拊心:捶胸。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造句:此月五日,被驿使追命骑还朝,切齿拊心,辄已钟疾,虽百口在都,一非所顾。

6、发上指冠【fā shànɡ zhǐ ɡuān】

解释: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极度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造句:湘灵命酒连举十余觞,大醉欢呼,发上指冠,已复悲歌出涕。

7、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

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造句:我对你这样的所作所为真的是无可奈何了。

8、变徵之声【biàn zhǐ zhī shēng】

解释:徵:古代五声之一。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出处: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战国策·燕策三》

造句:《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酒行数巡,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相关问答
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2-09-28 05:13
机智勇敢,文武双全。
荆轲刺秦王的荆轲简介
1个回答2024-02-20 10:02
荆轲(? - 前227),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卫人称他为庆卿,而到燕,燕人称他为荆卿。荆轲喜欢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曾游说...
全文
荆轲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3-02-25 11:20
战国时期人,著名刺客,刺杀秦王嬴政未遂。
荆轲原名叫什么?
1个回答2022-09-06 03:00
就是:“荆轲 ”
荆轲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5 03:28
秦朝时期,有一个秦王,他一心想得到世界就干了一些坏事,南刘艳国的太子
荆轲是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2-10-15 17:48
千古第一刺客,荆轲
与荆轲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0 05:12
关于“荆轲”的成语有“燕市悲歌”、“荆轲刺秦”、“图穷匕见”、“悲歌击筑”、“切齿拊心”、“发上指冠”、“无可奈何”、“变徵之声”。
形容荆轲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9 09:02
图穷匕现 【解释】: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示...
全文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要等的人是谁啊
1个回答2023-01-31 19:50
是盖聂,徐夫人心中最佳人选,荆苛曾与此人发生口角,多亏宋意解围,他也是武平的朋友。
荆轲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06-15 20:27
人是名字,一个刺客 刺杀秦始皇失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