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玉知非的典故

2024-01-20 18:05

1个回答

蘧伯玉是春秋时卫国人。  有一次,蘧伯玉派人到鲁国来看望自己的朋友孔子。孔子请来人坐,问他:“伯玉还好吗?”那人说:“伯玉想减少自己的过错,却做不到。”那人走后。孔子说:“伯玉派了个很称职的人来。”  蘧伯玉谦虚谨慎,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淮南子》上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 伯玉知非”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相关问答
伯玉知非春秋战国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24 20:47
词 目 伯玉知非   发 音 bó yù zhī fēi   释 义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出 处 《淮南子·原道训》:“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
全文
伯玉下马是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21 18:59
当时卫国的君主卫灵公,有一位贤惠的夫人。有一天晚上,卫灵公与夫人坐在屋子里闲聊,忽然听得远处传来车驾的声音,这声音越来越清晰,这马车自然也越来越近,眼看着这车就要从宫门前飞驰而过。可就在这时,马车的声...
全文
伯庸种玉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5 02:12
【典出】:《搜神记》:“公至所种玉田中,得壁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 【典故】:相传,古时候洛阳有个名叫杨伯雍的人,他的父母死后,他把父母埋葬在无终山上,并且在父母的坟前结庐而居。无终...
全文
阿拉伯语翻译马玉花三个字
1个回答2022-07-17 06:02
يو الزهور
高玉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出自哪个典故
1个回答2024-03-15 10:02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 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果树什么了?玉米什么了?小鱼儿什么了?它们都对云伯伯说谢谢
1个回答2024-03-17 09:27
果树抬起了头,玉米挺起了腰,小鱼乐得直摇尾巴。 故事如下 云伯伯披着雪白的外衣,在蓝蓝的天上飘来飘云...... 果园里的果树低下了头,有气无力地说:“我渴!我渴!” 田里的玉米弯下了腰,无精打采...
全文
请问春秋时期的蘧伯玉是谁?
1个回答2024-02-09 07:16
蘧伯玉,名瑗,今长坦县伯玉村人(一说今濮阳县老渠村人)生卒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春秋末卫国大夫。相传他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
全文
伯玉毁琴说明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4 18:05
陈子昂摔琴之举,使得他的才华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为他日后科举成功、仕途顺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不能忽略一点,陈子昂个人具有非常出众的才华,无论在文学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他都有杰出的表现,这是他...
全文
遽伯玉与孔子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07 15:32
蘧伯玉派一位使者访问孔子。孔子给他座位,而后问道:“他老人家干些什么?”使者答道:“他老人家想减少过错却还没能做到。”使者辞了出来。孔子道:“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玉石非石和玉石非玉啥关系啊
1个回答2023-08-06 08:28
石之美者谓之玉,通俗讲,漂亮的石头就叫玉咯。单说玉的话,一般指翡翠、和田玉这些主流的、价值相对高的;说玉石的话,玛瑙、青金、松石之类的都可以包含进去。以上纯属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